APP下载

多维交互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探微

2015-06-25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主客体受教育者视域

朱 林

(金陵科技学院,南京 211169)

网络化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勃兴的时代生存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多维交互网络在改变教育活动的生存环境、拓展教育的空间和渠道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教育主客体及其关系在网络条件下呈现出新的转向,形成了网络多维交互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范式。

一、从主体性到主体性间性: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网络是时代的生存方式,它在改变和重塑人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产生强大冲击,并呈现出新的动向。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消解

从一般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品德矛盾运动,以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1]在这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其主客体关系是明确的。它体现这样一种模式,即“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在这种模式里,教师居于主动、主导地位,能始终控制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进程和方向,掌握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权和支配权,而学生作为客体,则处于被塑造的从属地位,受到主体的主导、支配和调控。

在今天网络化社会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则逐渐地被消解。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网络改变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传统的关系,即教师不再是当然的主体,学生也不再是应然的客体[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已越来越“扁平化”、“去中心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绝对主客体之间的模式已经发生变化,这就使得以“师传生受”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多维交互网络空间已经无法独占教育的话语权,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导弱化的状况。另一方面,教育者的主体性在减弱的同时,受教育者作为客体的主体性却日益凸显。因此,在一个高度依存化、日益复杂化、越来越符号化的数字时代里,人与自然、物、他者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甚至在消失。更进一步,独立的、均质化的、干净透亮的主体已经(或者早已)被机器的齿轮、编码的程式、虚拟的空间,撕裂得七零八落。在网络社会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已经遭到了摧毁。

(二)多维交互网络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生成

所谓主体间性,一般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一致性的内在关联性表现。它超越了以往哲学的“主体—客体”的关系模式,把哲学带进了“主体—主体”的关系模式,将关注点落在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上,强调多极主体、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和谐共存等特点。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这样一种主体间性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尤其在当下网络化条件下,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在网络环境下向主体间性转向,即由原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客”对象关系向“主—客—主”关系转向。在这样的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就具有了客观存在性、情境依赖性和动态建构性,它表征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共同建构的交互性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生的主动—被动、能动—受动之关系,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动态结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实现着互动作用,形成了具体的而并非抽象的、运动的并非静止的主客体交替重叠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教育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客体,受教育者在一定条件下则可以成为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每个人作为现实的存在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体的二重性。

毫无疑问,多维交互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变化,给了人们一个新的视角。对受教育者的地位及其与教育者关系的重新定义,已超出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理解,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甚至是新范式,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则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二、多维交互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范式

基于上述分析,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带来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理解,形成了多维交互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范式。

(一)作为逻辑起点的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机互动关系

人机互动是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基础议题。在今天,网络的不断发展,它的现代意义不仅在于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对传统传播工具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由它所构筑的网络社会及其在此基础上衍生的网络文化与技术理性,对人的存在方式、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的改变与重塑。因此,要研究人的思想、行为等,首先就要研究人与网络之间的内在关系。但就本质而言,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关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研究网络人机互动关系的实质就是在于准确把握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所处的真实的现实存在条件,这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3]。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网络人机互动关系是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逻辑起点。

(二)成为关键钥匙的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际互动关系

在确定人机互动关系基础上,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更需要思考网络人际互动的关系。无论是实现社会中的人还是网络社会中的人,人际互动关系构成一切社会关系(现实的还是虚拟的)的基点。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已经涵盖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离开了主体之间的交往,就不可能对客体的积极改造;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中已经预设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总是处在以客体为中介的交往活动之中[4]。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联系的纽带。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人类进入到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人与人直接在网络空间里进行对话与交流[3]。

因此,当前时代境遇下,只有深入考察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互动关系,并在网络人机互动关系中人自身存在方式演变中重新诠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是重新确认,也是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性的关键钥匙。

(三)处于核心位置的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我互动关系

如上文所述,人机互动是解决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人际互动是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社会里,网络人我互动关系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核心。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们很容易就找到了主体,因为只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教育者,人们就可以把他视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但在网络空间,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人们在网络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就很难再找到谁是传播者,谁是教育者。因此,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不能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问题,因为人人在网络中都是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在网络中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他进入到网络的空间里面都会接受一些新的信息,同时也发出一些信息[3]。

三、多维交互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实现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分已经不存在。考察网络多维交互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就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实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有效性。

(一)构建新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互动模式

主体间性的生成依赖交往实践的存在。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摆脱传统单向性的教育传播模式,“点击率”和“互动性”双低的现状,使得网络教育者传递的主流声音常常呈现“独白”的尴尬局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依赖于网民交往互动的结果。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消除单向线性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制约,构建新平台,建立符合主体间性双向互动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和传播模式,使网络的优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

(二)提升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往绩效

在多维交互的网络条件下,作为一方主体的教师,其主体地位被弱化,主体性的发挥受到制约。因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实现,对教育者而言,首先要转变独白式教育思维,建立互动对话式教育方式,并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建立共同体。其次掌握并合理运用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话语模式,减少由于语言不当或语言差异所产生的隔阂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消极影响;增加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发挥自我建构的主体能动性,自觉养成具有独立思维、批判精神的理性的人,实现教育者的价值导向与受教育者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2]。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8.

[2]郭莉,黄柯.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2,(7):241.

[3]丁科.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1,(6):125-126.

[4]宋义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7,(1):137.

猜你喜欢

主客体受教育者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生活教育”
浅析“物我本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