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之比较
2015-06-25党莉
党莉
图书馆与档案馆同宗同源,收藏的都是文献,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内容是文献信息服务,在人类社会大系统中被称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在学科体系中属于信息管理类学科,这是从事业发展的源头和科学宏观体系分类中归纳出的相同。实际上,档案馆与图书馆源同流异,二者的不同也越来越突出。
1 服务内容上的不同
图书馆所藏文献资源是图书,记录着人类一切知识的总和,馆藏内容涵盖社会各个方面,涉及 22大类,是人类知识的宝藏,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提高图书馆馆藏的利用率,发挥文献在传递知识、交流情报中的价值,必须有一种读者服务的新观念,以读者需要为第一,以服务读者为至上,并且讲究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读者需求,图书馆就没有了运行的动力,也就没有了发展的理由,围绕读者服务,图书馆优化馆内各项资源,图书馆显示出勃勃生机。
档案馆的馆藏基本都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文书档案,造成“公务档案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反映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的档案材料和私人档案却很少受到关注。这些档案虽然对机关工作查考和编史修志有较大的参考和凭证作用,却很难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档案馆的服务项目主要有:查、借阅档案服务,出具档案证明服务、档案咨询服务,函电代查、代抄代复制服务,档案代管服务、档案整理服务、档案整理技术培训服务、档案用品服务。档案馆远离社会现实需求,不像图书馆的图书门类齐全、丰富新颖,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普遍需求。而且,档案馆由于其馆藏内容不能普遍开放,决定了档案馆服务形式的单一,档案馆重藏轻用,使其不能充分挖掘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对社会大众来说比较陌生。
2 服务理念上的差异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是以书为本,以藏为主,其本质功能是保存人类文化典籍,辅助功能是为特定读者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把传统图书馆推向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境界,传统的管理理念已不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代图书馆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一切从读者出发,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读者是否满意是衡量图书馆服务最终标准。
档案馆服务工作伴随着档案馆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为适应和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更好地为知识经济时代服务,档案馆必须树立适应信息化运作新观念,要进行服务观念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从以档案馆为中心到以利用者为中心,从以纸质文件为中心到以电子文件为中心,从强调拥有馆藏量到注重存取利用便利,探索档案馆服务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3 服务对象上的差异
图书馆面向社会各阶层服务,无障碍,零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到图书馆享受文献信息服务,馆内的一切馆藏全都无条件对读者开放,读者可以在图书馆内查阅自己想看的任何馆藏资料。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延伸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大众性与普适性,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成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档案馆的服务仍停留在“学术利用”与“实际利用”的传统利用模式上,加之长期以来服务形式的单调性,使得档案馆用户主要还是学术研究人员和机关单位在职人员,一般人群对档案馆还是比较陌生的。
4 服务方式上的不同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呈现出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的趋势,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目的。档案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包括设立档案查阅室,为用户提供档案查询及利用服务外,还开设有电话咨询服务、邮件服务、传真服务等。
5 图书馆与档案馆在开放程度上不同
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这些文献信息是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档案馆是提供历史记录,供人们查询过往,求证史实。
在图书馆内翻阅图书资料,会有一种精神的愉悦、身心的放松,读者完全依照个人意愿,可以有目的或无目的地随手翻阅,自己决定在图书馆的阅读时间与内容,是一种休闲的状态。
档案馆相对开放,档案开放的前提是处理好开放和保密的关系,因为有些档案在一定的时限内秘密程度较高,直到这些档案得到降密和解密后,才会向社会公众开放。
图书馆与档案馆作为两个独立的信息资源系统,应当认清自身优势,合理定位,突出自身特色,不断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单位:漯河市图书馆 来稿日期: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