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联制”催生“挑灯夜访”
2015-06-25陈标华
本刊记者 陈标华
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这个曾炙手可热的历史名词正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东镇街道旺同村农民苏伯一到汛期就开始发愁——道路、农田一片水淹,望着从鱼塘里逃走的鱼,他束手无策,百感交集。今年4月初,他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的联系卡上写上一段话:由于此前工程施工导致村组排水系统堵塞,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请求解决。
苏伯心里也没底,跟驻点干部提提建议就能解决问题?很快相关的干部到他家里核实情况,最后查明排水系统堵塞是因为当地村民滥倒建筑废料所致,随后该干部与镇上水利部门协调修缮事宜。两天后,问题解决。
用苏伯自己的话说,“做梦也没想到现在的干部做事会那么快!”
这是广东省“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成为新常态的一个缩影。2014年10月16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驻点普遍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意见》,对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画下了“硬杠杠”。而实际上,这种“硬杠杠”在《意见》印发前已在全广东省铺开。
当改革进入深水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原有的干群关系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转型”势在必行。有学者表示,如果干部主动解决老百姓最切实的问题,这是干群关系走向和谐的重要一步。
干群关系从“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全省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荔枝、香蕉、龙眼、三华李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由于此地盛产罗非鱼,也被誉为“中国罗非鱼之都”。
作为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茂名由于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原来的一些村庄成为了“小孤岛”,一些自然村的村道、路灯、用水、垃圾处理等成为广大群众对建设新农村最关心的问题。
自去年8月份推进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以来,信宜市委副书记吴再铭最大的感受是:老百姓的问题都在第一时间内化解掉了,干群关系变得更和谐。
家住在赤坎村的朱健强最近很高兴,辛劳大半辈子,终于住上了小洋楼。而在此前,他居住的是泥砖房,不挡风不遮雨。据儿子朱小文描述,每次刮大风都有瓦片从屋顶吹落到家里,有时甚至直接掉在正在煮菜的锅里。
朱健强之所以顺利住上梦寐以求的新房,与当地驻点干部的帮助不无关系。驻点干部经过实地了解,朱健强的家庭情况符合领取信宜市15000元住房补助资金的条件,于是就争取帮他申请。尽管朱健强不善言辞,在采访中他还是不断地给驻点干部竖起了大拇指。
“他们(驻点干部)不是说空话、假话敷衍我们,而是切切实实地做事,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赤坎村书记苏秀茂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无法回避一个现实问题:群众白天外出工作,晚上空闲,这刚好与驻点干部的工作时间错开。为此,信宜市创新性地打破8小时工作制。信宜市东镇街道党委书记谭罡表示,这直接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将“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谭罡指出,这样的模式可以让群众卸下戒心,彼此畅所欲言,工作效率高。
据了解,去年11月份以来,信宜市将“集中夜学、挑灯夜访”活动和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有机衔接,不到半年时间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记者从信宜市委组织部了解到,截止到4月15日,该市走访群众近12万户,57万余人,收集意见1730条,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603宗,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转变了干部作风,还提高了信宜党委政府的公信力。
干部驻点“直联”解民忧
两次督查不到岗就地免职
“现在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翻看群众的联系卡,有时看不到联系卡觉得有点不习惯。”谭罡向记者袒露心声。
吴再铭表示,每一位干部的心态变化非常具有代表性。以往,由于没有有效的制度,职能部门对老百姓的诉求很难及时了解,在办理老百姓诉求的过程中也很难做到全程跟踪,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工作责任心不强,甚至有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会让本来一个很小的事可能演变成大事!”吴再铭表示。
吴再铭坦言,刚开始推行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时候,有些驻点干部由于情绪的抵触,做得确实不够到位。“所以,我们一直给驻点干部灌输一种思想,不要把联系群众工作当成一种工作,一种负担,而应把其看作推进基层工作、融洽干群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
“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最大的特点是责任到人,对责任人实时追究,如果督查两次不在岗,就地免职。”吴再铭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倒逼驻点干部及时为群众解决问题,扎扎实实地为群众服务。信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晓坚介绍说,过去半年里,共开展各类督查活动15次,发出督查通报3期,约谈驻点干部12人次。
“让老百姓躺在被窝里也能上访,同时又能让相关的驻点干部没有回避问题的余地。”吴再铭说,“倒逼”机制下,最基层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全市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经济建设工作上去。
据悉,信宜将继续努力做好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一方面优化提升工作本身,另一方面把探索到的经验广泛运用到社会治理各个领域。
“信宜模式”的启示
几个月前,在水口镇一个叫“街心公园”的地方,原本是一片废弃竹林,地势低洼,杂草丛生。在驻点干部的推动之下,街心公园立刻成了镇上许多群众尤其是老年人休闲健身好去处。
在赤坎村,还有一个2000平方米的大广场,有100米长的宣传长廊,有灯光篮球场,有健身器材,广场边还有一个漂亮的候车亭。该村主干道两侧和东江河赤坎段河堤铺设了300米绿道砖,铺了2000平方米地砖草,还环村栽植银杏、桂花等风景树……
信宜市能够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做得不俗,其总结的经验为: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明确责任;抓落实机制;建立问题收集办理机制;建立接访、走访、约访“三访”模式;开启“白加黑”工作模式;创立“一周一主题”活动载体模式;严格督查;宣传到位。
茂名市普遍直接联系群众的经验得到了广东省层面的关注。3月2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作出了重要批示,对“茂名经验”给予了高度肯定。胡春华表示,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贵在坚持、常态化。
从去年开始的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开展以后,“信宜模式”显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信宜市首创“集中夜学,挑灯夜访”模式后,来自地方政府乃至广东省层面的“学习效仿”就没有间断。信宜市有关领导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希望能把信宜模式推广到全茂名甚至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