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孩打闹该阻止吗?

2015-06-24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5年6期
关键词:打人攻击性动手

儿子5岁,最近总和同学发生争执,说急了还动手推打对方。都说男孩小时候没有不打架的,感觉若只是玩闹,家长似乎不用太过刻意地制止,可又担心他会变得爱用武力解决问题,请问该如何处理呢?

解答一:

5岁的男孩爱打人,是一种攻击性的表现。其实,攻击性是人天生具备的一种特质,比如,几个月或者一两岁的婴儿发脾气时,会将手中的玩具扔到地上。比较好的情况是,随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及教育的参与引导,一个人可以学会控制自己,他的攻击性会转化成一种内在的品质,比如积极向上的竞争力或者坚韧、忍耐、不服输的精神。只是在自我保护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攻击性。

对5岁的孩子来说,他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同时,如果他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需求和情感时,也会表现出爱动手打人的攻击性。当孩子打人的时候,家长要坚定地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对方会因此受伤,但千万不要通过打骂孩子来以暴制暴,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模仿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者因此变得怯懦。

另外,家长还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形成与孩子心平气和沟通的习惯。孩子会从家长的行为中,慢慢学会与别人相处的技巧。他才会渐渐明白,动手打人不是表达情感的正确方式,也不是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解答二:

还记得动物世界,几个幼狮在玩耍打斗,打急了,就会似真似假地相互“攻击”吗?其实,它们是在游戏中尝试自己的力量、锻炼生存能力、增进对团队成员的了解和感情。人类也不例外。当然,由于初次进入社会缺乏经验或者由于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对肢体的支配控制能力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在互动中孩子们的动作不可避免地有轻有重。男孩尤其喜欢身体游戏,在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兴奋的、快乐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至于有些孩子在争抢玩具时会出手打人或推倒对方的现象,也是儿童自我中心性的一种表现。这个时期,他还没有养成同理心,不能体会他人被攻击后的痛苦。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这方面的能力会逐步增强。但由于每个家庭生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的不同,同龄孩子之间还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家长适时地引导,比如教会他如何用语言解决问题、如何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并让他尝试不同力度的推搡、拳脚带给别人的不同感觉,使他在玩耍中不至于出手太重等。

猜你喜欢

打人攻击性动手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谁是谁的镜子?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打人的年纪
各有解释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