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引领中国知识产权建设
2015-06-24习牧歌
习牧歌
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还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促进由大到强的转变。
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一种“显学”和产业。在今年四、五月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管委会等举办的知识产权系列活动中,记者发现,在全国上下,尤其是在北京和中关村,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和竞争的热潮正在兴起。
作为人们对其从事智力活动而产生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目前我国已立法保护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
对于广大社会公众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鼓励和促进创新,加速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会推动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创造出更多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光辉灿烂的智力成果,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所以,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和现代化的科技圣地,中国和中关村都不能缺席知识产权的盛宴。
“知识产权大国”的好形势
2015年4月16日上午,作为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重要活动之一,“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了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申长雨介绍,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建设正稳步推进。新修改的《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专利法》、《著作权法》、《专利代理条例》修订审查工作正积极推进。其他的法案、条例也正在陆续出台中。
2014年知识产权数量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2014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92.8万件,同比增长12.5%,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共授权发明专利23.3万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缩短至21.8个月。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2.6万件,同比增长14.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受理商标注册申请228.5万件,同比增长21.5%,平均审查周期控制在9个月以内。商标有效注册量839万件,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作品登记量99.2万件,同比增长17.3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21.9万件,同比增长33.12%。农业植物新品种全年申请量1772件,同比增长32.9%,初审时间缩短到2个月。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累计达1515件。
随着知识产权数量的增加,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也随之加强。2014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24479件,同比增长50.9%。全国工商系统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6.74万件,案值9.98亿元。全国版权系统立案查处侵权盗版案件2600余件,收缴侵权盗版制品1200余万件。全国海关共扣留侵权货物2.3万批,新核准知识产权海关备案5306件,同比增长11%。全国22个省(区、市)建成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政府机关和中央企业三级以上企业、大中型金融机构已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多部门加强配合,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2014专项行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领域专项整治、“绿茵”专项执法行动等,取得明显成效。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数量进一步增加。全国地方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95522件,同比增长7.83%;新收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9918件,同比增长243.7%。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2.8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万人,涉案总价值177.9亿元。
申长雨还指出,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原动力”所在。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同时,知识产权还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与纽带。
但就中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状况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在几方面得以加强。比如,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但还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促进由大到强的转变。无论是从知识产权发展到现阶段的需要来讲,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讲,都需要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中关村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区”
早在2003年,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就已成立,根据国家和北京市重点战略任务,在知识产权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运营机制创新等开展了先行先试的实践。
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中关村的知识产权工作肩负了更大的使命。2009年4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知识产权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园区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推动园区知识产权资源支撑首都经济发展”。
2010年3月3日,作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联合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工作,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工作方案》,启动为期三年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知识产权推进工程”。
2011年4月25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中关村知识产权行动宣言”。市知识产权局与中关村管委会通力合作,从知识产权制度机制创新入手,强化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
2011年5月5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2011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提出2011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工程的具体目标,并从创新中关村知识产权制度机制、开展中关村知识产权先行先试工作、深化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工作三个方面,明确了制定《关于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创造的意见》、开通中关村企业知识产权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等共28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中关村知识产权工作,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十二五”开局以来,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工程”。2011年和2012年共提出了18项任务目标和66项重点举措。2013年,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管委会又联合印发了《2013-2015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明确提出未来三年中关村知识产权工作的8大目标和18项具体举措。
《推进计划》明确从“实施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导航计划”、“推进中关村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大力发展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打造一批中关村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加快中关村知识产权国际化进程”五个方面开展18项具体工作。
2014年4月,中关村开始建设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近两年海淀区吸引了大批知识产权代理、信息服务、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资本运营以及跨国技术转移机构入驻中关村西区。中关村拟在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的基础上,在中关村西区建设知识产权和标准一条街,作为试验区探索高端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的又一尝试。除了围绕中关村西区这一地理位置进行集聚,这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还将在产业链上形成集聚效应。
知识产权硕果闪耀中关村
2015年4月23日,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5年中关村知识产权工作推动暨高端培训会在中关村举行。会上发布了《2015年中关村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全面部署了2015年中关村知识产权重点工作。提出2015年中关村要以深入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为主线,着力加强中关村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通过多项创新试点工作推动中关村知识产权产业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助推中关村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中关村企业专利意识的不断提升,中关村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大幅攀升。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4万件,达到4379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6413件;专利授权量为2296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716件,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均创历史新高。截至2014年底,中关村企业累计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20万件,累计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10万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483件,占北京市企业同期有效发明专利量的65%,成为北京市专利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先行先试工作,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许多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模式。特别是“十二五”开局以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手中关村管委会实施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陆续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率先开展了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全国知识产权评议试点,中关村的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显著成就。
在中关村知识产权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批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2014年,联想、京东方、北汽福田、奇虎、小米和百度等6家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量突破千件,与2013年度相比增加2家。联想和京东方集团专利申请量超过2000件。专利申请量过百件的企业数量达到55家,比2013年度增加9家,再创新高。为了打造一批“专利过千、质量过硬、管理规范、运用科学”的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进一步带动和提升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和中关村管委会在2014年联合发布了《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育方案》,从开辟专利加快审查绿色通道、对接知识产权高端服务资源等6个方面开展培育工作,指导企业从制定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探索多种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运营等6个方面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中关村示范区是全国首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提出了“二维一体”的建设目标,即依托核心区的知识产权和标准化一条街,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业态的物理聚集;率先成立的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依托联盟,通过整合知识产权服务业上中下游的资源,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业态的功能聚集。目前联盟已汇聚了73家涵盖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和培训六大类的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有效整合了首都优势知识产权服务资源。通过开展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绩效考核工作,引导首都优秀的知识产权服务资源聚焦中关村,服务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