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领舞“双创”潮

2015-06-24

中关村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关村双创

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熟悉的面孔和陌生的主题。当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再次启动的时候,我们又充满无限期待。对于已经成功举办过十八届的科博会来说,她的影响力无需多言。虽然主题每年都会有所变化,但始终延续“创新”的精髓。

借助科博会的平台,各种论坛粉墨登场,有些如昙花一现,有些则经典流传,像中关村杂志社承办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论坛”和“中关村创新论坛”,就伴随科博会走过了10个年头,可以说成功塑造了自身的品牌形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中关村创新论坛”也与时俱进,更名为“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并以“创新驱动——创业新常态从这里起航!”为主题。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张景安、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际祥、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汝芳、以色列大使馆经济商务事务参赞高飞、巴西大使馆科技一等秘书何麦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北大科技园总裁陈庚、盛景网联咨询培训集团合伙人陈勇、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北京释码大华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晓鹏、北京万若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五矿观山营销总监龚正强、和创知识产权董事长陈辉等近20位演讲嘉宾围绕“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趋势”和“如何架设有效的创新服务平台”议题展开讨论。中央、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的领导和全国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文化界、企业界的领导、企业家、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等500余人出席。

海淀区的书画名家杜希贤、毛水仙、郭文松、周持、田添、苏海河、吴占春、范国荣、刘宝柱、赵琪、孟希全、张金龙、李洋、马秀改、闫荣、徐志存等还为此次论坛创作了作品,为中关村的创新创业者们增光添彩。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科技决定各国的竞争力。回顾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的历程,在全世界来说算是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而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发展需要集智,经验需要交流,当长袖善舞者领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搭建平台。除了每年科博会期间中关村杂志社承办的“中关村创新论坛”之外,还有中关村管委会主办的“中关村论坛”,……所有这些论坛,都为传承中关村的创新精神,引领创新成为一种信仰!

引领创新创业生态趋势

在今年1月9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让一切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全国的“创业”热潮刚刚掀起,中关村怎么就提“新常态”了?关于中关村,无需赘述,有两个数字足以说明,光去年就有超过1.3万家科技型企业在中关村创办并实际经营,另有近万名天使投资人聚集中关村,更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家精神文化氛围。市场、政策、人才各要素汇聚中关村,使中关村站在了“互联网+”风口上,不断诠释创新创业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以海淀区为例,目前海淀区境外上市企业已达63家,占全国的20%。取得快速成长的创业企业都已获得了一批具有国际背景的投资机构的投资。目前海淀区股权投资机构超过800家,管理资本达到2200多亿,其中2014年就有近360家企业获得了投资,获投金额达400多亿。

截止2014年底,海淀园共拥有科技型企业1.2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00家,高科技总收入1.4万亿,发明专利授权量1.1万件,上市挂牌公司总数达到37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1367亿。经过30年的发展,海淀园已经完成了从封闭的区域体系向开放的全球系统的转变,从区域创新的服务者变成连接全球创新资源要素舞台的转变。

中关村不仅是科技创新中心,更是最具吸引力的科技创业中心。创新是要通过创业来实现的。中关村在持续构建一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自我进化功能。比如很多公司流失的人才,又成为中关村新的创业者。

中关村近30年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创新创业,可以说中关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中关村成为创新创业聚集区的根本原因,就是持续不断地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比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前沿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创业空前活跃,高校已经成为青年创业者的大本营,个人创业者成为创业的主体,创新效率显著提升,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中关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出现了新特征,很明显的标志就是创新生态圈取代产业链。

架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趋势便在全国迅速蔓延,几乎每个地方政府都在着力打造各自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但是要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并非易事,它必须要有大平台建设、新兴产业选择、创业人才汇聚、资本市场活跃、创新文化营造等要素的支撑。只有当各类创新创业要素共生互助、聚合裂变的时候,才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在中关村尤其是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我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能量的释放。

在这条长度不超过200米的大街上,目前已经吸引聚集车库咖啡、3W咖啡、36氪、联想之星、黑马会等2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入孵创业团队达400多个,其中60多个是海归团队。有230多个创业项目获得融资。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这条大街上已成功举办了500多场与创业相关的各种活动,形成了创业聚集效应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难怪连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时候都惊叹:“这里精彩纷呈,什么想法都有!真正知道社会需求的是大众,这正是大众创业的精髓所在。”

中关村创业大街只是中关村示范区的一个剪影,更多的创业者分散在中关村示范区的一区十六园。

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需要软硬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软环境的提升需要实现由区域创新系统向全球创新系统的转变;由实体服务平台向系列化、专业化、智慧化结合的平台服务转变;由经济实物的资产建设向网络建设资产转变。另外,也需要制度的保障。比如要发挥知识产权在创新转型中的“顶梁柱”作用。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张景安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潮流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辟新的空间。过去我们主要以学习为主,外国做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未来要以引领为主,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要颠覆式创新、原始创新。因此服务也要随着创新而创新,在相互创新中创造量身定制、随需应变的个性化现代服务。”

创新型的企业需要超前服务,在企业还没有出问题之前,服务平台就要做到未雨绸缪。因此服务要能够预见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用新的思路、新的模式与创业家同行,开辟服务创新的新环境,为中国梦服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已兴起,领舞者已甩起了长袖,我们要跟着音乐的节奏给舞者以掌声、欢呼声、呐喊声!

从总理扶持创客说起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高潮。之后总理多次到各地发表这方面的演讲,并且到深圳和中关村亲自调研和推动。前不久刘延东副总理专门就这个问题到中关村调研,并且听取了十几个企业的汇报,也发表了很多推动的言论。

中关村园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共同的口号,创新创业是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重要的把手,也是现在实现创新强国梦重要的战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当今世界创新科技决定各国的竞争力,回顾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的历程,在全世界来说我们是创新创业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

创客的发展推动了以人为本的大众创新,引领着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许多创客把所谓的山寨企业提升成为了创新型的企业,促进了企业素质的提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创客作为新生的群体和新型的创业生态,已经在国内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的创客如火如荼,新创意、新创新,层出不穷,许多创客幼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中关村是世界著名创新中心,也是创新集群的圣地。中关村现在率先创新,推动全国创新,既是中关村的使命,也为国家做出了榜样。

但是创新需要更加开放才能实现,目前我们在整合全球最高端人才资源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创新是永无止境寂寞的长跑,多数失败,少数成功,我们要有一个持续的创新先进文化,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第一,转变观念。创业难,创新更难。我们由学习模仿阶段走向颠覆式创业阶段和注重原创阶段,这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真正树立创新的先进和先进文化。

第二,创业、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富国强民之策。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当今世界发展非常迅速,如果我们没有很多人创业,没有很多的创新作为新的增长点,就可能掉队落伍,因此对于创新的微小企业,对于创新的幼苗要扶持,使它们尽快长成参天大树。作为制造业大国,我们从制造业中低端提高到中端和高端,需要从这些微小企业中借他们的力进行创新。使中国制造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迈进,成为世界先进的制造大国。无论是从新的经济形态还是从新的产业创新来说都需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实现,因此我们要掀起全民创业的高潮。

第三,年轻人的培养。年轻人思想活跃,对于新产业接触灵敏,头脑里缺少框框。但是我们对于现在大学里面身无分文、胸怀天下能够做事的年轻人的支持还缺乏实际的手段。

第四,树立良好的创新氛围。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关键。我们还要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动员成千上万的人投入到创新的行流之中,才能显英雄的本色。我们只有形成大的队伍,形成一种气氛,才能带动更多的人不留死角,使所有的人能够发挥他的潜能和潜力,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开辟新经济、新财富,开辟新的境界和灿烂的明天。

第五,弘扬创新文化树立引领意识和试错、超越意识。创新创业,我们现在到了什么样的阶段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30年改革开放之前都是学习先进经验,现在这次创业到了引领为主,要做世界上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产品。别人做一个产品,不是学它,而是考虑怎么样颠覆它,做得更好,你做苹果,我做桔子、西瓜,比你强,把你颠覆掉。我们要用更新的技术,开辟新的市场。能够在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等新概念和别人做的新产品之上进行创新,在巨人之上进行创新,而且完全是市场导向,具备人性化、个性化的特色。

随需应变,精彩未来。相信我们中国能够出现成千上万的世界上没有的事情,能够引领未来的消费市场,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增光添彩。创新创业是时代的精神,也是中关村的精神,是中国之需,希望创新创业者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创业潮

5月7日,李克强总理来到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调研,为创业者加油鼓气!在本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深化行政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李克强总理又将创业街作为案例做了重点介绍。这条大街,通过近一年多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了知名的创业要素集聚中心和创业圣地。越来越多的“创客”被这里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环境所吸引,期待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在这条长不过200米的大街上,目前已经吸引汇聚了车库咖啡、3W咖啡、36氪、联想之星、创业家等2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入孵创业团队达400个,其中超过60个是海归团队;超过230个创业项目已获得融资。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成功举行了近500场与创业有关的活动,形成了创业集聚效应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这是中关村核心区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中关村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中关村海淀园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也是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在这里,高等学府、科研院所、产业联盟、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要素的加速聚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这里爆发勃勃生机,柳传志、邓中翰、李彦宏、张朝阳、俞敏洪、雷军等一大批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已经在这里实现梦想,联想、百度、搜狐、新浪、新东方、小米等一大批知名科技企业从这里走向了世界舞台。

在这里,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登陆纳斯达克和纽交所进行融资。目前海淀区境外上市企业已达63家,占全国20%左右;许多快速成长的创业企业都已获得了IDG等一批具有国际背景天使投资机构的投资。目前,海淀区股权投资机构超过800家,管理资本量达到2200多亿元。其中2014年近360家企业获得注资,获投金额400多亿。

截至2014年底,海淀区共拥有科技型企业1.2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200家,占全国10%;高科技企业总收入1.4万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1.1万件,占全市50%;上市、挂牌公司总数达370家;技术合同交易额1367亿元,其中80%辐射到全国其他地区。

经过30年的发展,海淀园已完成了从封闭的区域体系向开放的全球系统的转变,从区域创新的服务者变成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要素舞台的转变。以智能硬件领域为例,3月18日,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政府联合出台了《中关村促进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伴随它的出台,一个由创意、人才、技术、平台、政策共同组成的生态体系已然形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硬件产业集群正在中关村核心区崛起。众所周知,互联网和软件产业是中关村核心区的优势所在,智能硬件的崛起,让中关村核心区形成了软硬结合、全面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接下来,海淀区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大综合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区域创新创业优势,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创业人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们坚信,在创新创业的浪潮当中,海淀区必将会再涌现出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驱动第四波创新创业浪潮的着力点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一共有4次创新创业浪潮,第一次就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因农村年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民和土地的生产关系而掀起的创新创业的潮流;第二次是1984年,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引领,乡镇企业和国营企业承包经营兴起带动创新创业;第三次以小平同志92年南巡讲话为先导的“下海”创新创业、创办规范的企业的浪潮;第四次就是这次浪潮,这次浪潮以年轻人为主,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模式的变革为引领的这样一次创新创业潮流。

第四次创新创业的浪潮成因和条件是以下几个方面:1.从成因看,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和动力转变的新常态,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多数行业竞争加剧,形成了倒逼机制。2.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果为大众创新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和条件。3. 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技术革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选择的方向。“互联网+” 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将对传统产业带来深刻变革,颠覆一些传统模式。4.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商注册改革等新政,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克强总理在经济工作会议,在达沃斯论坛,在今年人大会议上,都是多次强调和讲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四波创新创业浪潮的特点是: 年轻人将成为这次创新创业的主体。他们最有可能创造新的理论、技术和模式;互联网技术将使创新创业覆盖全国甚至形成全球互动。第四次创新创业浪潮的意义是:就业方式的转变,将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带来新的机遇;进一步放大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成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跨界融合,围绕着高新技术领域的创业将培育出众多的初创企业,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促进传统的产业、传统的商业的变革和颠覆。

中关村近30年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创新创业,中关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我们分析中关村成为创新创业聚集区的根本原因,就是持续不断地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这里面包括硬件环境,即基础设施和环境,包括专业园区的孵化器和开放实验室等。还有不断完善的软环境,包括政策、人才、企业家和领军企业、中介服务体系、产业联盟等,也包括不断壮大的天使投资等各位金融资本,以及敢于创新、宽容失败的中关村文化。中关村正是基于持续不断打造生态环境,今天已经成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聚集区。

发展集团成立5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支持和关心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发展:创新国有资本投资方式,通过委托贷款附认股权、知识产权共享、联投联贷、产业链及集群投资等多种模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推出了创新社区等科技园区新理念,打造一批新型孵化器和加速器。下一步,发展集团将通过“领创金融”、“领创空间”两条主线,多维度、全方位助力创新创业。“领创金融”是借助大数据,引入微贷手段,采取专业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手段,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50万元以下创新创业提供在七天内能够拿到贷款的金融支持。“领创空间”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概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产品链延伸、业务分包、线上培训等方式形成开放创新创业生态圈。

中关村引领中国创新创业进入新时代

2013年9月30号,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中关村举行,对中关村的发展给予高度肯定,也对中关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去年2月26号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系列的部署,中关村积极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积极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新常态”和新特征。

“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促进各行业特别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沿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新的价值。包括移动医疗、职能家居、智能环境、互联网金融……;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以小米为代表;创业空前活跃,高校成为青年创业者的大本营;个人创业者成为创业的主体,包括90后的创业者,连续创业者和领军企业的骨干创业人;创业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涌现了36氪的刘成城、猛犸浏览器的季逸超、量化健康的赵柏闻等80后甚至90后创业精英;天使投资人、创新型孵化器及创客组织形成创业新生态。

此外,创新效率显著提升,2014年在全国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中关村增速保持17.2%,从业人员增幅同比下降了15%。面向市场的重大产业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如:百度的机器深度学习,格灵深瞳的计算机视觉,中芯国际的28nm集成电路成套制造工艺,百济神州的靶向型小分子抗癌药等。

中关村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中关村企业积极融入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在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继续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201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3100多亿,同比增长10%,占全国的40%,80%输出到北京以外的地区,企业在京外设立分支机构的超过一万家,上市公司收入的四分之三贡献给了京外地区(1.33万亿,1万亿),这也是中关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的贡献。30余家产业联盟和社会组织与津冀地区对接合作,河北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000家,天津设立分支机构超过500家。目前已经形成了自主创新在中关村开花,产业结果在全国的局面。

现在,中关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出现新的特征,一个很明显的标志是,创新生态圈取代产业链,乐视、小米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圈,而不是产业链。

目前,创新社区和创新社群正在兴起,产业基地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You+青年创业社区的面积有1.2万平米,公寓有400间,工位300个,第一天开放申请入住就有超过1500人报名,其中大约65%的人是优秀的创业者,其他35%是优秀的创业者服务优秀专业人才。回龙观、天通苑等社区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创新社群正在兴起。天使投资+合伙人制+股权众筹成为主流的创业模式,这是极大的制度创新,承认智力资本的价值,企业内部构造创业微生态已经兴起,软通动力准备把很多员工“遣送”回老家创业。

中关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们以改革创新求发展,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做好政府改革大文章,更多释放市场的活力。方法有三类:第一类是要简政放权,壮大市场机构的力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第二类是要改革创新,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不断释放创新创业的活力。第三是要做好服务,中关村文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好说不好做。必须要做制度性的设计,包括我们所做的引导和风险补贴。

以色列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

以色列有很多高科技创新。联想、百度、华为在以色列都有研发中心,这些研究机构增强了以色列的研发能力,以色列也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比如在北京、广州、上海、香港、大连等。在成都马上也要建立一些代表处。

以色列是很小的国家,我们有800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915亿美元,增长率为3.3%,比欧洲国家稍微高一点。

以色列是一个创新的国度。在世界范围内以色列是科研总投入占GDP是第一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和应用也都是第一的。以色列的科技研发占了GDP的4.38%,主要是投入到工业领域,这是在世界上最高的比例。

我们有4000家新创企业,这是2011年前的数据,我们现在可能有5000家。在以色列,大学毕业之后,最成功的学生就是想开创自己的企业。

我们只有800万人,却有292家跨国技术研发中心。在北部海法地区,我们有通用、Google,在特拉维夫有华为、思科、甲骨文,在耶路撒冷有英特尔、西门子,在南部有惠普等,这些公司来以色列建研发中心,对他们来说是更高效的。

以色列有很好创新的体制,有很多的跨国公司进行并购活动,并购的数额是非常大的,比如Google、惠普、英特尔,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公司(如复星公司、中国化工等)参加了以色列的活动,我们鼓励创新,还可以买到可用的技术。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并购活动呢?主要还是我们有很好的创新。首先有科技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教育,同时还有很好的金融环境。我们有7所世界一流的大学,12所技术转移组织,能很好地将学术转化为生产,我们还有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文学、化学方面都很强。

美国经济大亨沃伦?巴菲特是犹太人,他说过:“有些美国人来以色列是为了寻找石油,所以他们没有在以色列停下脚步。”“我们为找寻智慧而来,因此我们就在以色列驻足。”

目前,中国公司在以色列经济中扮演越来越大的角色,有的中国公司投资了以色列公司,还和以色列公司合作研发,借此,以色列公司也可以获得中国的市场和技术,这种交流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近些年很多的中国人,是在以色列建立研发中心,比如小米、百度等,我们也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身影。

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学术投资及合作的案例。比如李嘉诚捐资1.3亿美元,协助全球知名的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中国。以色列理工学院是全球领先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相信以色列理工学院帮助中国的学术界和大学生在服务创新和科技领域走得更远。当然以色列的公司和学术机构也可以学到中国公司和学术界一些经验。此外,特拉维夫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合作开办了纳米技术中心。

还有一些基金投资的案例。联想、光大、百度、平安、奇虎360等参与其中。我认为投资和并购对两国都是有利的。

我们注重的并不是最大金额的投资,而是那些有着充分创新的公司,比如百度和阿里巴巴,希望在创新这条路走得更远。同时我们有政府激励的投资项目,帮助中国投资者和创新企业来到以色列寻找机会。中以两国可以通过机构等方面带来持续性的增长,创造更加健康和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

巴西政府科技创新新政策解读

巴西和中国在高科技方面有着很好的关系。不久以后中国总理要到巴西访问,会签很多的协议。6月中国的科技部长也要到巴西访问,他也要签订加深巴西和中国的科技方面的合作的协议。

巴西面临如何加速创新的挑战。我们面临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方面的差别。这不仅是学术理论上的,而且是对于经济和人民生活有影响的差别。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化妆品,发达国家生产制造的化妆品,可能不适用于巴西。他们可能是在北部很冷的国家,而巴西是在南方,80%都在热带地区,巴西妇女需要防晒霜。这样很小的一个例子,说明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开发。这些情况在巴西和中国都是相似的。

巴西和中国都是很大的国家,有丰富的资源,巴西的科学家意识到巴西创新必须聚焦于自然科学,比如农业资源、生物以及采矿。在中国有巴西中国生物中心,我们共同合作研究,还有纳米技术研究中心。我们已经在合作中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两个国家都有巨大的领土,我们还面临着环保的任务。我们还发现发展可持续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和中国也有合作。清华大学和里约大学开发新的技术策略研发可循环的材料,这同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都是息息相关的,涉及到最重要的利益,也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在这两个国家,创新体系应聚焦于如何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们了解了种种挑战之后,大学和科学家们建议政府采取策略,建立创新体系的法律框架。巴西有一些支持科技创新的法律,比如对于创新的公司的优惠政策。政府还有很多的财政补贴支持。另外还有政策支持科技方面的人才,我们有一些项目会派学生到中国学习。在科技方面,派到中国的大约有5000巴西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国学成后能够返回巴西创业。而这些活动能够打造更好的巴西和中国的关系。这也是我们鼓励科技创新的一些实际的解决方式。

今天有位发言人提到了中国需要在创新担当领军者,巴西非常同意。巴西和中国应该作为发展中国家共同担当领导者。巴西希望有机会与中国科学家以及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新的产品。

我们的一些中国同事发现,巴西的科学家和在巴西的创业公司非常愿意和中国共同合作,找到一些解决方法,创造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科技创新的第二个合作的方式是通过金融进行合作。巴西和中国不同的是,中国已经发展很多私营经济的经验,而巴西只有45%是在私营机构中的投资,而55%是来自于国家投资。我们想加强私人投资。巴西政府如何建立同私营机构的联系呢?我们提高预算,增强对私营公司的投资。联邦政府对科技进行投资。我们创造了特殊的银行,那就是政府银行。我的中国同事意识到,巴西充满了机遇。中关村的科技园区正在走向国际化。巴西科技园也在和中国的科技园进行联系。我们相信中国和巴西的高科技合作会帮助这两个国家发现解决方法,开发新的产品,领导世界的科技和创新。

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机遇和举措

五一之前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社会盼望很长时间的规划最近就要向社会发布了。这个规划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启动,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要以问题为导向,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面临最突出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北京的城市病,北京由于功能过多,布局不合理,造成人口集聚、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非常严重。二是站在大区域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使得整个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在天津和河北,传统工业占主导的地位,第二产业占到了GDP的50%以上,特别是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80%左右,这种产业结构决定了我们这个地区能源消耗大,环境压力大,大家看到雾霾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区域创新合作,打造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形成大区域的创新功能分工和创新的产业分工。

过去京津冀在区域创新合作方面的障碍多,合作条件不甚具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体系的不尽合理,使得北京“城市病”过早爆发,也制约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二是区域内部发展落差过大,产业对接合作存在困难。2014年北京、天津人均GDP分别是河北的2.5倍和2.6倍。北京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而天津、河北仍处于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加速时期。区域内部产业对接困难,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突出。另外,京津冀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较大,北京对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非常明显,周边地区吸引人才困难;三是合作机制不完善。缺乏顶层设计,北京并不能统筹和调配中央资源,所以小北京大首都、小财政大服务是北京的城市特点,我们做的事情很多,能调控的资源很有限。

不过,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正面临机遇。中央顶层设计,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书记亲任协同发展小组的组长,使得京津冀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到议事日程。

未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有几个着力点:一是选择几个区域重点示范。我们应综合考虑北京现有城市规模、高铁技术以及周边城市空间区位、资源条件、城市配套等因素,同时考虑到北京西北环山的自然条件,可以在北京周边50-90公里范围内,特别是沿着铁路干线,选择基础较好的几个区域重点示范。二是发挥中关村引领示范作用。应积极推动中关村丰富的项目资源、创新资源、平台资源及品牌资源向津冀辐射。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突出的区域,共同打造一批创新为特色的科技园区、创新社区,实现中关村创新生态环境、创新服务体系向共建园区(基地)无缝植入,完善共建园区创新生态体系。目前,中关村已在打造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好。三是打造以特色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目前,廊坊的电子信息、保定的新能源汽车、正定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都有很好的基础。四是重点整合一批创新合作平台、载体。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市场化开发建设机制,引入专业的园区、创新平台建设主体,比如中关村发展集团等。重点建设一批孵化器、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区域创新合作平台、载体,引导首都创新资源向津冀范地区辐射拓展。五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解决现在面临的问题,比如利益共享、共建园区、共建基地、重大项目联合投资等。

众创空间进一步引发思想解放

“大繁荣”被认为是最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经济才能大繁荣呢?不是因为对高科技的研发投入高,而是因为创业很有活力。

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出现活力经济是其最重要的方面。活力经济可以说是一代一代创业者努力的结果。改革至今,中国出现过五轮创业:第一轮是乡镇企业,第二轮是城市个体户,第三轮是知识分子下海创业,第四轮是90年代开始的留学生创业,今天进入第五轮,是全民创业。全民创业因为面广了,因此出现了一些改变世界的创业者,这是过去没有的。而且国家也是第一次把全民创业当作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是最大的事。前四次全是经济发展的补充、完善,不是主体。

为什么现在要搞全民创业呢?因为创业更加便利,新技术为创业开辟了空间,全球化消费为创业提供了新的可能。90后越来越具个性化的需求,也为创业提供了机遇。

全民创业热潮催生了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从根本上理解,是全球化进入开放式创新阶段的产物。前些年,全国各地盖了很多孵化器,孵化器是干什么用的呢?就是为创业团队服务的。现在,为创业团队服务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像中关村创业大街上聚集的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创业博客、创业社区、天使投资联盟、创业实验室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都是为创业服务的全新形式。在这里,创业者能与天使接触,想法会获得充分的沟通,这就是开放创新。

众创空间这么热闹,实际上它源自中关村。“十二五”期间,中关村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创业服务业空前发展,完全市场化的新型孵化器大量出现。其实中关村的各种创业服务,比中关村创业大街要多得多。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众创空间呢?它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众创空间的第一个含义是服务于全民创业。创业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生存性创业,一类是发展性创业,一类是变革式创业。像改革开放早期出现的乡镇企业、城镇个体户,以及现在的打工者创业都是生存性创业;留学生创业大多是发展性创业;小米、百度等都是改变世界的变革式创业。全国众创空间出现了很多生存性创业。但重点应该发展发展性创业服务,尤其要重视变革式创业。这个阶段的创业出现了多样性特点,比如跨区域的创业者和系列创业者。

众创空间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经济发展模式变了。中关村的发展理论是创新集群,最近三五年又有新的变化,要往创新生态方向发展,并呈现四大特征:新产业引领、多技术方向创业试错、产业化跨界、爆发式增长。

众创空间是干什么的呢?多技术方向创业试错的创业服务平台。中关村要搞创新生态,众创空间很重要,如果不搞众创空间,就不能出现爆发式增长。小米用五年时间做到500亿美金,这就是典型的爆发式增长。现在中关村的爆发式增长比硅谷还厉害,而且在多个领域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众创空间也是把伟大的想法变成伟大的公司的助推器。尽管全民创业很多人,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有颠覆式想法的人,把他的想法在众创空间里孕育成为改变世界的伟大的公司,这对中关村来说是最重要的任务。

众创空间需要创业者多,创业者多的结果是什么?出现瞪羚企业多。颠覆式的瞪羚企业多了,就容易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经济需要的就是爆发式增长。

这轮众创空间引发的是思想解放。所谓创新创业生态的能量就是来自创业者的思想。众创空间也会持续带来创业服务业多样化发展。

众创空间也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现在很多政策都是借改革开放的名义出台的。这些政策能否引发创业呢?这是改革政策还是非改革政策的试金石。中国教育、医疗、养老等很多领域的政策都阻碍着创业者,将来一定会大量释放创业空间。

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双创潮

人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要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把最活跃的要素激发和调动起来,投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去。所以我们在打造一个简明扼要、一以贯之的全产业链服务系统的过程当中,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着人的需求和创业的需求做相关的服务产品。

比如我们创办的“北大创业孵化营”是全免费的创业营。创业者进了我们这个创业营,除了不给配女朋友和媳妇以外,其他都配齐了。在创业营的基础上,我们又做了创客空间,可以为初创型企业在前三年提供完整的孵化服务。去年12月底,第一期孵化营开营,选了36个项目,结束的时候有超过50%的项目已经拿到了投资。

去年我们还做了首届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是面向节能减排领域的,这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专注于这个领域,是因为这个领域不被资本市场所关注。今年的大赛从4月24日开始,一直到11月底结束,历时8个月,总共有十场分赛,在美国硅谷依然有一场分赛,选择的是波士顿。这次我们聚焦大健康和医疗医药行业。大赛本身就是孵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服务于创业企业发展的过程。

我们还成立了“北大创业家俱乐部”,开展“企业百家行”活动。和“北大企业家俱乐部”不同,“北大创业家俱乐部”面向的是25—35岁的早期创业者。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会开展“企业百家行”活动,组织俱乐部创业者们到相关企业进行参观、走访、交流和沟通。

你会做人,会做事,但不代表你会做企业。在这个世界上,我认为做企业是最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在很多的众创空间里面开设“创业大学堂”,为创业者提供一些培训和辅导。北大孵化器背靠北京大学,有这样的资源。比如联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创业魔法学院,专门围绕着创业者提供辅导和培训。其中理论的辅导和培训占了不到30%,更多来自于案例教学和动手实践培养和培训。比如首期请了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相关的导师也到美国学习,美国如何给创业者提供培训,方式是什么,内容是方式,方向是什么。这样的辅导和培训,在北大孵化器一周最少一次,有的时候是两次,报名踊跃程度不可想象。

北大孵化器特别讲究开放性,即“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早期的服务对象是面向在校学生,后来放宽了,来自于整个社会大众,只要是青年才俊从事创新创业,我们都给提供相关的服务。现在,我们已经拿出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国际上的创新创业。

我们现在做的是平台服务,所以在提供高端产品方面跟很多机构有合作。比如我们与清华TMT协会和北大TMT协会联手成立了北大清华TMT创投联盟,因为在TMT领域,清华和北大的校友做投资成功的比较多,现在需要寻找下一步的产业发展方向。这就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面。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目的都是帮企业发展壮大,最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校地合作,协同创新”。

北大科技园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分布很广,各地园区的运营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地方政府在各个方面做贡献。比如在深圳前海,北大科技园今年下半年要开通。另外南京、杭州、青岛等地都在做相关的沟通。波士顿北大科技园今年底也会挂牌成立。

围绕创新创业,北大科技园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北大孵化器作为国家级孵化器,我们要打造服务产业链,并做深做透。

怎样看待现在的创新创业?我认为它就是现代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上山”创新,“下乡”创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万众创新让新三板有望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回望发达国家经历的类似转型过程,资本市场均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两次经济转型中,资本市场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发达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危机复苏和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在经济“新常态”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中国资本市场有哪些作为呢?

以盛景网联为例,我们是做中小成长企业创新创业服务的平台型公司。我们在帮助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创业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创新一定要赚钱,才会有更多的人创新。创新和研发的区别在于,研发是把钱变成知识,而创新是把知识变成钱。创新如果不赚钱,就不会有前赴后继的创新了。

我们在帮助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创业的时候也发现,创新是一万小时定律的事情,再好的想法,再好的模式,也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一万小时定律也需要资本的支持。在创新资金支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的是来自于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准确来讲,银行间接融资的渠道,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没有太大的战略性意义。因为银行的根本使命在于确保资金的安全。要想真正实现对创业,特别是万众创新创业的支持,一定要突破单纯从银行融资,打开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是新三板市场。

新三板之于中国,就像纳斯达克之于美国,这是改革至今面临的巨大机会。新三板有更少的管制,更少的干预,更多的符合创新企业的需求。如果上主板,企业的盈利情况、主营业务、未来是否有盈利空间、发行公众股份的数量、交易情况等都会受到太多的约束。而新三板愿意开放和包容。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我们认为新三板潜藏了巨大的机会,一定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怎样推动新三板巨大的机会?关键看怎样服务好创新创业。盛景网联是以培训和咨询为入口的,在过去8年,为超过128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教育和咨询服务,引导学员企业更多上新三板,包括做市和并购。学员企业中有230家在新三板挂牌,占到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的10%,到今年年底,我们预计会有超过450家学员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盛景网联除了培训和咨询之外,还针对新三板发起两支重要的母基金,一支是20亿规模的人民币基金,我们愿意投资有长期价值的新三板公司。另一支是龙腾回归母基金。在美国市场排队的中国拟上市科技公司有1000多家,这些企业都是非常优质的存量创新公司。但是美国市场对中国创新公司的友好程度并不高。能否把这1000多家等待上市的优质存量上市公司接回国内,在新三板挂牌?这是我们发布龙腾回归基金的举措。这1000多家公司在未来三年有相当一部分会回归中国,它们每年有相当的收益和利润,而且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新三板母基金和龙腾回归母基金开拓不一样的母基金的投资行为。去年,我们用母基金的方式惠及投资17亿人民币,今年原本预计是36亿,现在看来突破50亿是很有可能的。我们也在跟各个地方政府进行创新合作,包括资本和创新中心方面的合作。比如与苏州市地方政府达成了一项战略性协议,苏州高铁新城和投资母体对盛景母基金出资3亿人民币,将把出资的基金和后续的基金注册放到苏州,形成基金之城,引导投资基金。它们所投的项目惠及高铁新城,用资本撬动产业的方式促进创新元素的集聚。

我们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资本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元素,怎样把资本和创新方法、创新的市场、创新技术转让进行连接,形成具有全球连接能力的创新孵化平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万物互联下的金融生态系统

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从面向个人的理财、贷款、投资,到针对企业的融资服务,股权服务。越来越丰富多彩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在互联网端实现了交融,交融又吸引了更多用户来到互联网、拥抱互联网,使得他们远离银行、金融机构,这种化学反应将会带来更大的变化,传统金融体系不得不在服务端、技术端、产品体验端、金融资产端进行大量的变革,向互联网全面拥抱。这是万物生长的时代,每一家传统金融机构以及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产品、互联网的营销理念,互联网的资产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年代,这个时代其实是具备想象力的时代,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度降低,每个人享受到更加便利和便捷、价格更便宜的金融服务。

未来十年黄金发展期会遇到千载难逢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机会成为引领者,成为颠覆者,成为弯道超车的制造者,这是因为中国拥有这么广袤的人口和互联网人群,接近6亿互联网的网民,5.8亿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这样的用户基数和行为,通过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在互联网上进行累积,这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或者数据金融最大的财富,对金融市场的变革带来非常积极有效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建设。

这种机遇所带来的创新,一定不是单一的品种,而是以生态化的方式,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也迎来了春天。过去几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这样的名词不断演化,行业阵容也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从事互联网金融领域,看到很多不同的金融产品,通过电视、广告、媒体的报道,行业的分析,看到大量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品,这样产品的出现加速现有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效果越来越明显。

中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服务,对用户的满足度越来越低,所以被倒逼创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银行越来越多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用互联网营销思维接触用户。创新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和主题词,延续过去几十年封闭式倒金字塔的运营体系将会遇到很大的瓶颈,基于互联网自由、开放、民主、平等、创新方式成为主流。

在过去十年里面,中国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财富,因为互联网金融出现,使得这些财富逐步通过互联网释放出来,滋补实体经济。互联网信息对称具有先天性优势,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会越来越高,相应会促进实体经济有效循环。通过互联网基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达,使得个人征信远远超过过去30年传统央行体系所积累的数据。因为平台的作用,使得中国人金融消费的需求会被细分,平台将用户的需求细分化,定制化的需求,使得金融资产和金融配置更加有效率。

风险资产定价和管理能力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里面全新尝试方式,银行是否有抵押,是否有抵押物、征信情况对企业做判断,数据和信用情况越来越明显,对于风险资产定价,以及风险匹配有一个全新的参考模型。

一是建设能够容纳上万亿实时金融资产的交易系统,匹配给这么大体量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参与者。

二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所形成的数据征信系统,是否能有效形成数据资产进行交易和安全转移,同时能有效反哺金融机构进行相应的金融产品的设计,用户风控以及进入企业贷款服务。

三是是否有一个庞大的有效率的支付结算系统,区别于现有央行体系的支付结算系统,完全依附在现有互联网端支付结算,帮助B端消费金融商提供支付的结算,基于结算服务创造更多的数据以及在数据之上建立更多的附加价值,帮助这些企业和个人以及金融机构实现效率的提升和交易效率的提高。

四是基于互联网端和数据端IT系统的安全,是否发现和发明伟大的公司,帮助金融实现更安全的运作和运转。

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和监管层的宽容,可能在某一层面上,没有办法能够在意识上超越现在的形态,所以基于其空间发展,未来全新的局面和业务形态,值得思考和重视。

当虹膜识别遇上移动互联网

我们在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记住各种各样的密码,带着钥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的虹膜技术将成为在解决密码关键性的技术。释码大华掌握四项核心的虹膜识别技术,用来干什么呢?比如个人文件加密设备,取代密码的支付设备的移动金融,在购物的时候,可以直接把选择要买的东西,加入到购物车,人后通过眼睛识别来支付,而不需要输入很复杂的密码。

虹膜是非常安全的,比人脸识别要安全,比指纹要便捷。很多人认为虹膜技术是高大上的技术,离生活比较远,实际上,如今将底层的技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我们产品形态的表征。通过使用虹膜门锁,我已经有六个月没有随身带钥匙。

秘密盒子是个人文件加密器,为什么做这个产品呢?我在两年前,找我的博士论文,当时是使用密码加密的,因为不记得密码,这个文件就废掉了。用了虹膜以后,眼睛随身携带,不需要记忆,而且是不会改变,通过这样的小设备,插到电脑上面,对所有的文件进行加密。

儿童拐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于所有的家长来说,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虹膜的特征从小孩18个月开始就很稳定,而且不会像指纹一样,指纹有的时候滑不出来,特征会改变,当时我们和同仁医院共同建立公益性项目,从底层技术到上层提供应用,受到很多幼儿园的认可。现在北京的红黄蓝幼儿园已经开使用虹膜信息技术进行儿童家长接送、认可和识别。

虹膜识别的手机,也是一个完整产业链的环境,基于虹膜识别的传感器技术,能够让你的手机更加安全、便捷和实用。对于现有的产业链进行打破,比如说传统的支付基于密码的形态,可以通过虹膜的方式进行,像征信业务,有了虹膜的数据库,业务很容易开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环境下面,随着监管体系变革,虹膜技术也将大有可为。

重构绿色循环,助力生态文明

我们现在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吃的东西不只含化肥,还有其他的养素,吃完以后没有还给土地,只有生产化肥回馈土地,植物用得化肥太单一,就长得很弱,就发明农药,抗病虫害,周而复始,食品在某种意义上不安全,也与生态链断裂有非常大的关系。

在高速城镇化的时候,不只是我们,所有亚洲国家、印度,都毫无例外复制两年前英国、欧洲或者北美的发展模式,首先是随着自来水改善,人们开始用冲水马桶了,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重大的发明和进步。吃了拉、拉了种地长庄稼就实现不了,原来粪捧着走,还包括洗澡,修下水道,修完下水道之后,将粪尿联合排走。一百年前人类突然觉得污染,发生了很多死人事件,饮用水油污染,说要有污水处理厂。30、40年前,人类发现污水处理厂还不行,还有磷和氮,这是富营养化的问题,这样一个漫长的链。

后发展国家都是在复制,天经地义的模式在人类历史长河当中,前面人干得事,基础设施有承接性,后面的人接着干,不能推倒重来。最近我也在呼吁,一开始我们不知道要做环保,复制欧美的模式,还不够解决问题,比如环境容量和人口,比如说有限资源,中国在单位空间里制造的污染物排放或者污染物发生已经超过人类历史上曾经两个国度出现最高的两倍,也就是德国和日本。北京和天津已经建了非常完善西方甚至超过了欧盟的标准,突然发现没水,还得再生水,中水回用,这就是典型的没资源复制过来不行,前面的链是照着人家模子扣的。

我们老说后发优势,我们没有后发优势,全球的资源被破坏了,全球能干的事都干了,我们有什么后发优势?他们后悔的事情,我们可以走另外一条路,说起来简单,但是证明这条路也是我们创业的动机。

国务院参事不断提出来再生水,不钻地下,在马路边和池塘里流,北京有回到地表水非常丰富的环境,地表水丰富或者给河北人民,这是第一个想法。第二个想法,就是让水往地下渗,地下水不下沉了,我们就可以打井,上来又是饮用水,南水北调就不用弄了,出来都是原料,农民老大哥把大白菜送进去,有机肥弄成水装桶那样的包装,物流能耗一点没增加,没有垃圾处理厂矛盾。

人类的废物系统是高耗能的系统,以后不再有高额耗能处理废物的系统,而是废物就是产生能量的系统,不再有化肥,持续永久的循环,全是吃有机食品。这些梦怎么样解决呢?我是一个工匠,不能弄出天价来,费用算下来要远远比现在城市基础设施要便宜,这是十年前的梦。

中关村山后产业与现代办公

对于任何准备创业的企业而言,选址是其战略性的第一步;对于任何准备创新的企业而言,新的办公模式是其创新行为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尽管首都大量低端的产业相继退出城市,但能够为创业者提供的办公、研发、会议、展示的空间依旧紧张而稀缺。一是由于多点支撑的城市功能布局,改变了原来行业间的空间关系;二是这些多点地区所形成的特色产业板块提高并形成了新的创业门槛和条件。

首先,从地理空间上,我们能够看到北京四大功能区的差别。由东城(包括现属东城的崇文)、西城(包括现属西城的宣武),构成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由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构成了“首都功能拓展区”;由顺义、通州、大兴、昌平、房山、亦庄开发区,构成了首都发展新区;由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门头沟,构成了首都生态涵养区。首都城市的规划由中心向外延展的功能空间可以概括为“政治—产业—宜居—生态”的新兴城市布局。依照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将来我从家里出门,“向左去上班,向右去休闲”。

其次,我们在这里所谈论的创业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业创新,而是服务于首都经济特色的创业创新,即以服务经济为特色,总部经济为特征,知识经济为核心,绿色经济为目标,具有中关村精神的智慧创业和科学创新。

这就是我们今天谈论“山后产业园与现代办公”的背景和条件。

因此,“山后产业园”的发展就离不开践行首都特色经济的使命和责任。从发展趋势看,在“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目标引领下,山后产业园的创业对象也就变得更为具体而明确,创新的氛围也就更为突出和重要,求同存异的问题是每一个参与者的时代命题。

从创新的条件上看,山后地区的基础竞争力就是创业者或者就业人口中大学生数量居多,他们文化素质高,而且创业和职业的年龄较低,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敏捷的思维。山后的地区所提供的办公环境也更为生态环保和科学合理。有山有水有湿地,地铁建设,京藏、京新高速贯穿,五环、六环平行环绕。商住休闲一应俱全。这是山后地区的独有的环境竞争力。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要得益于海淀区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集中;地理位置上南联金融街,北接城市发展新区;大企业集中,为科技、金融的度高高度结合提供了必要条件。

由此可见,山后产业园之间,项目之间,企业之间,政企之间、银企之间、校企之间有着协作和共赢的关系。新型的办公组织形式也将活跃于山后地区,如虚拟办公、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社会化网络等。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对山后产业园与现代办公的趋势判断:

一是中关村北扩将大幅提高企业对商务办公硬件设施和软环境的要求;

二是能否提供更好的会展、会务服务和城市体育(徒步、登山)等人文交流需求将成为企业的普遍选址要求;

三是房地产的平台作用得以强化,地区性租售价格将趋于稳定,地产开发销售和企业投资使用更为默契和融合;

四是虚拟办公、跨地区产业联盟等新型办公理念将大幅提高办公空间使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周边商业环境、休闲品味和居住品质;

五是“政策、金融、信息、人才”等知识型服务将成为区别于地区商业写字楼项目的重要服务特色;

六是海淀区商务客户现存量大,尚未得到有效释放,校企联合的创业创新模式将为地区主流。

知识产权处于创新创业核心地位

今年两会过后,创新创业变成了一件非常热的事情,媒体报道,各地政府的支持,资本的涌动,我曾经在一天之内收到了五个创业大赛评委邀请,这是历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家都在说,这是创业最好的时期,这句话不假,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现在既是创业最好的时期,也是创业最坏的时期。

创业最好的时期是因为政府重视、扶持,各种资本开始进场,社会形成了共识,资本充裕,各种各样的项目都在涌现,为什么又是创业最坏的时期呢?作为创业者来说,虽然市场里的资金更充裕了,但是面临的竞争也更激烈了。

如果一个企业能做到上市,或者能做到行业的前几名,就已经证明这是一个好企业,如果判断一个早期的项目,我拿什么判断呢?行业前景好,是所有从业企业都好,我就判断从业人员的履历、学历和工作经历,那是招聘职业经理人,跟创业搭不上边。经历了很多的投资失败之后,我们总结出了一个经验,那是什么呢?就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让你这个项目区别于其他的创业项目的最本质的要素。

在中国的投资机构,包括创业者对这块认识还是不足的。未来创新创业,需要什么要素聚合起来,还有商业模式,知识产权是处于核心地位。现在的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着产品的技术,更是保护着我们的商业模式,中国近几年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几年前一直由国家电网公司排在前十名,没有互联网企业。这几年腾讯、百度都已经进了前十名,在2014年连奇虎360也进去了,说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已经扩大了,而且企业对知识产权运用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仅仅保护硬件产品,包括商业模式、所涉及到的技术,整个思维都可以用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包括像微信、滴滴打车背后都有大量的专利存在。

我们提出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创业的新模式,能够让传统的技术创业摆脱技术研发、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这样一个大循环,融资是干什么的呢?研发人员,脑子里有一个梦想,把脑子的梦想设计出来、研发出来,销售出去,实现我们的理想,这个过程非常漫长。技术人员创业对市场是不理解的,失败机率非常高,不能因为一个项目失败了,我们就认为他的出发点不对,或者技术没有价值,我们应该真正发挥技术人员思想的价值,把这些思想变成知识产权,变成能够影响和控制市场的知识产权。

中国能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做,中国有中科院,一百多个研究所,有很多行业研究所,有很多大学,他们拿着国家的经费就在干着五年以后,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他们也想把成果转化,但是怎么样转化呢?创办公司吗?让老师下海吗?我个人认为,这种方式我是不认同的,他们在干他们不擅长的事情,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能把他们的技术思想变成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并且帮他们经营出去,把他们的技术语言翻译成市场和金融资本能听得懂钱的语言,这是市场上需要的。我们现在跟很多国家院所开展合作的,帮助他们把知识产权变成现实的收益。

中国的企业现在走不出去最大的问题就是海外知识产权问题,当我们如果说能够拥有国际知识产权的时候,中国的低成本再结合国外的技术和知识产权,我们将获得全球的竞争力。

为中关村创新创业擂鼓助阵

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今年已经是第十八届了。

中关村杂志社从2006年开始,连续主办或承办“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论坛”和“中关村创新论坛”,整整10个年头。十年来,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办一个论坛不容易,办好一个论坛更不易。

今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了一个新的时代潮流,“中关村创新论坛”也与时俱进,更名为“中关村创新创业论坛”,并以“创新驱动 — 创业新常态从这里起航”为主题。

很多同行问我,你们做这个论坛赚钱吗?不赚钱的话,到底图什么呢?我对他们说,如果图赚钱的话,我们的运作方式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我们不收报名费,而且还提供免费的餐饮。大家知道,搞一个论坛,花销是很大的,包括方方面面都是需要经费的。所以我们能十年坚持下来,每次论坛五六百到一千多人参加,不收取任何费用,显然不是图赚钱。

从2006年到现在,我们举办的论坛,我们没有向北京科博会组委会,以及中关村管委会申请过经费。在没有多少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我们靠什么支撑呢?就是靠一种理念支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中关村》杂志创刊时定下的宗旨:为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服务!这个办刊宗旨一直没有变过。

创刊12年来,我们一直为中关村为代表的中国高新企业鸣锣开道,擂鼓助阵。中关村过去是模仿学习别人,现在是开拓进取引领创新。我们见证了中关村的发展,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关村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共同献计献策,助推中关村早日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我们的论坛得到了很多领导嘉宾的鼎力支持,像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张景安,北京市原副市长、中关村科技园区第一位主任胡昭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王汝芳,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中发展集团总经理许强等等都是我们论坛的老朋友,每次都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尤其是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他身患中风今天还坚持来给我们做演讲,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正是有这些嘉宾的精彩分享,我们的论坛才有如此高的关注度,我们也才得以为中关村和中国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我们被这些演讲嘉宾的精神所感动,更被中关村的创新精神所感动,这才是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持续不断办论坛的真正动力支撑!

此外,我们的论坛也得到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智力支持,我觉得这是比金钱层面更可贵、更难得的支持!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考察中关村创业大街时所强调的,要让创新创业成为时代潮流,让一代创客的奋斗形象成为创新中国智慧经济的重要标识。

《中关村》杂志将一如既往追赶时代潮流,为时代弄潮儿谱写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文化擂鼓助阵!

猜你喜欢

中关村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硅谷与中关村自主创新政策的比较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