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蟋蟀出世记

2015-06-24[法国]法布尔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5年43期
关键词:螽斯卵壳垫圈

[法国]法布尔

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很多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的品质,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以一雌一雄的形式单独地关在盛有泥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金属笼里的情况,将在后面予以介绍。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蟋蟀的产卵良机。

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地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了,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是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能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幼虫完成卵孵化时,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的,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从视觉点稍稍向上,恰好在圆柱体顶端,此刻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在上午。

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情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有改动)

赏析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的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本文与《绿色蝈蝈》皆出自此书。这两篇文章在内容上都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在结构上,二文都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但《绿色蝈蝈》主要描绘了蝈蝈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以逻辑顺序贯串行文;本文则主要从蟋蟀出世的过程下笔构思,按照时间顺序行文。

思考

1.结合上下文语境,你认为文中的黑体词语“监视”可否换成“察看”,为什么?

2.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与《绿色蝈蝈》中相同的说明方法,这种方法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猜你喜欢

螽斯卵壳垫圈
不理想软管分离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办法
观察鸟卵结构的拓展实验
压力容器中八角垫密封设计的研究
探究鸟卵外部结构与功能及其在进化中的地位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敲生鸡蛋前有必要先清洗吗?
夜半虫鸣
一种新型圆螺母用止动垫圈
我和白额螽斯的故事
螽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