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藏区水库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布局

2015-06-24王铁虎陈书文

四川水力发电 2015年1期
关键词:藏式居民点藏区

李 明, 王铁虎, 陈书文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水电移民

浅论藏区水库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布局

李 明, 王铁虎, 陈书文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

藏族集聚区是典型的传统乡土社会,在这里血缘、地缘以及宗教关系起着支配作用,水库移民搬迁必然会导致其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破坏与重建,为顺利推进藏区移民安置工作,尽量保持藏区移民原有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至关重要。

藏式民居;水库移民;居民点;规划布局

0 引 言

随着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流域一大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工建设,水利水电开发进入大规模、高强度、全流域密集开发新阶段,并向偏远高山峡谷发展,向江河上游延伸,向少数民族腹心地区尤其是藏族聚居区挺进。受区域地域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难度持续增加;由于藏族聚居区民族特色鲜明,宗教文化浓厚,为在新环境新形势和挑战下顺利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提高移民安置成效,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依据藏区水库移民的风俗习惯和藏式民居特点,对藏族聚居区水库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布局提出了两种思路供探讨。

1 藏式民居的特点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地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根据现场初步调查,藏式民居有如下特点:

(1)区位特点:藏式民居主要位于河谷的两岸阶地及高原草甸,一般具有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地形高差大的特点。

(2)功能分区:传统藏式民居一般3~4层。以三层房屋为例,底层为畜圈或储藏室;二层有主要交通空间、主室、次卧室、厨房等;三层为经堂、卧室。

(3)平面布局:纯居住型住宅可分为“L”型、“U”型、“回”字型以及矩形传统老式住屋,其中“L”型住屋为基本型,其他所有类型住屋都包含“L”型;“U”型为完备型,是住宅建筑的最完整形态;“回”字型是扩展型,是房屋在扩建过程中形成的最终极住屋形态;矩形老式住屋是从古流传下来的住屋,详见图1。

图1 藏式房屋的平面布局示意图

(4)房屋的竖向布置:建筑沿等高线横向展开空间布局,其形态结合地形,自由伸展。单栋建筑充分利用屋顶平台,建筑呈阶梯状和退台式。

(5)由于藏区居民居住一般在海拔较高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因此藏式居民房屋一般均朝南。

2 藏区水库移民集中居民点规划布局

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以移民迁建为主题,将居民点建设与移民迁建发展充分结合,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着力打造舒适优美的宜居环境,力争取得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1)遵循安全第一,规划应避开滑坡、塌岸等不良地质地段;

(2)集约化利用可建设用地,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大填大挖,以节约投资。

(3)坚持经济建设、村庄建设、环境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处理好人、建筑、环境的关系。

(4)考虑对当地传统院落和建筑空间尺度、建筑风格、色彩等因素予以延续,强化和突出亲切感和藏式民居特色,增强识别性和时代特征。

(5)道路系统以“便捷、安全”为原则,充分依托现有交通网络设置对外连接道路,交通组织要利于村民生活,方便与外界联系。

(6)充分考虑新址现状地形地貌条件,合理布置各项用地,优化配置道路、给排水、供电、电信及有线电视、环卫等基础工程设施,合理制定移民迁建规划方案。

(7)对现状地形利用自然高差加以改造,建筑依山就势,平行等高线布置,高低错落有致,具有鲜明丰富的空间立体层次感,充分体现藏族聚集区风貌和空间特色。

3 藏区居民点规划布局

由于藏区水库移民集中居名点复建新址大多位于地形条件相对较差、坡度相对较陡区域,规划布局如何尽可能凸显民族特色,达到规划总体思路及目标要求,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两种布局思路进行对比探讨。

3.1 布局思路

3.1.1 自然布局

(1)本思路规划核心就是“因山就势、自然布局、错落有致”。

(2)根据藏族民居房屋的特点,房屋依据地形错落式布局,彰显藏族特色;通过房屋基础及功能分区尽量消化房建场地地形高差,减少开挖。

(3)依据房屋布局及地形特点设置居民点内部主干道;根据每栋房屋与主干道的高程差异及实际地形地质条件,每栋房屋通过设置梯步或人行道等方式与居民点内部主干道相连,有条件区域可采用巷道与主干道相连。

图2

3.1.2 分区块整体场平

(1)本规划思路核心思想“场地台阶式、房屋并排式布置”

(2)场地内的路网布置与地形线尽量平行,道路节点高程综合道路坡度的要求及自然地面的高程而确定,尽量减少路基的开挖回填量,并连接至各个分区地块,确保户户通车。

(3)房屋沿道路呈条带状布置,房屋建基面高程较道路高约30cm;依据地形条件及安置容量,分台式布置,尽量减少台地间竖向高差。

3.2 布局思路优缺点对比

自然布局和分区块整体场平布局优缺点对比见表1:

4 结论

根据调研,影响移民搬迁意愿排名前三位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藏族集 聚区是典型的传统乡土社会,在这里血缘、地缘以及宗教关系起着支配作用,水库移民搬迁必然会导致其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破坏与重建,为顺利推进藏区移民安置工作,尽量保持藏区移民原有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至关重要,故从彰显藏区特色及维系移民原有生活习惯等方面综合考虑,推荐藏区水库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布局方案为自然布局思路。但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及房建范围内场地平整投资计算等方面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表1 自然布局和分区块整体场平布局优缺点对比

图3

[1] 李孝陶,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拉萨城市住居现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2] GB50188-2007,镇规划标准[S].

[3] GB50180-93-200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责任编辑:卓政昌)

P343.3;D632.4;F110

B

1001-2184(2015)01-0134-02

李 明(1975-),男,汉族,四川眉山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

王铁虎(198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

陈书文(1984-),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

2015-01-08

猜你喜欢

藏式居民点藏区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藏式”年味:“洛萨扎西德勒!”
基于GIS的宜兴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藏式碉房建筑形态与装饰色彩研究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浅析藏式家具装饰纹样的艺术特点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
藏式古建筑木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模拟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