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抚顺市将军橡胶坝船闸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

2015-06-23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堰体橡胶坝围堰

宁 浩

(辽宁江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沈阳 110003)

抚顺市将军橡胶坝船闸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

宁 浩

(辽宁江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沈阳 110003)

施工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本工程位于大伙房水库下游,河道流量受水库的控制,除汛期及灌溉期水库放水外,平水期河道流量约为150~388 m3/s,如橡胶坝塌坝,主河道内水位仅能达到0.5 m左右。文章提出了将军橡胶坝船闸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的标准。

橡胶坝;施工导流;水流控制;围堰施工

1 概 述

浑河为辽宁省东部地区的一条大河,发源于抚顺市清源县长白山支脉的滚马岭,在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汇入大辽河,河道总长415 km,流域面积11 481 km2。

流域地处 E112°20′~125°15′,N41°00′~42° 15′。流域上游为山区,高程在400m~800m,中游至抚顺附近地形较缓,为丘陵地区,在抚顺与沈阳两市接壤地带便进入下游平原区。全流域 61%为山区,平原区占37%,丘陵区仅为2%左右[1]。

本工程位于大伙房水库下游,河道流量受水库的控制,除汛期及灌溉期水库放水外,平水期河道流量约为150~388 m3/s,如橡胶坝塌坝,主河道内水位仅能达到0.5 m左右。

2 施工导流

2.1 导流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04)的规定,本工程船闸等级 3级,3级永久建筑物对应的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相应的洪水标准,土石结构为 5~10 a,混凝土、浆砌石结构为5~3 a[2]。

经分析本工程采用土石围堰,土石围堰洪水标准采用5 a洪水重现期。5 a洪水重现期浑河河道流量约为1 449 m3/s,经计算主河道内水深约为2.0 m。

2.2 导流建筑物布置

本工程项目较为单一,施工工作面较小,本次采用束窄河床,原河床过流,一次形成基坑的导流方式。

施工围堰分为纵向围堰和上、下游横向围堰。纵向围堰距船闸边墙10.0 m布置,上、下游横向围堰距永建筑物10.0 m布置[3]。

围堰顶高程按5 a重现期洪水加1.0 m安全超高考虑,最大堰高为3.0 m,围堰顶高程为74.90 m,考虑利用围堰作为施工道路的需要,围堰顶宽4.0 m,上游边坡坡比为1∶2.5,下游边坡坡比为1∶2.0。

围堰采用土工膜防渗的结构形式,土工膜防沿围堰外侧铺设,河床部位水平延伸2.0 m以增加渗径。填筑总量为7 300 m3,复合土工膜1 700 m2。堰体填筑直接利用闸室及引航道开挖料[4]。

2.3 围堰施工

2.3.1 填筑施工程序

围堰施工按照先上游横向围堰、下游横向围堰跟进,最后从上游向下游进行纵向围堰施工的次序进 行[5]。

每道围堰具体施工程序为:水面以下部分堰体填筑——水面以上部分堰体填筑——防渗体施工。

2.3.2 填筑施工方法

采用1 m3挖掘机就近开采,较远部位土料采用自卸汽车结合推土机运土,进占法卸料。水下部分填料的填筑应采用自卸汽车端抛,推土机平料压实。在完成水下堰体填筑并经监理人和发包人验收合格后,填筑水上堰体[6]。

水上部分每单元内的堰面填筑施工主要有卸料→摊铺→洒水→碾压 4道工序。采用 59kw推土机分层推平铺料,13~14 t震动碾碾压。边角部位

2.8 kW蛙夯补夯,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每层铺料时厚度比压实厚度多填20 cm左右,经碾压后达到技术要求层厚。最终压实和超铺厚度参数将通过试验来确 定[7]。

边坡采用人工配合反铲修整,具体施工时由测量按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定出围堰轴线,控制边线和高程。

防渗土工膜在土石围堰形成后人工铺设,土工膜设在围堰迎水面,施工中沿库底向前延伸2 m,上部回填沙砾石压重闭气。土工膜分幅间连(黏)接牢固,每间隔20 m(纵横向)预留0.3 m皱状伸缩节,以防施工拉裂。同时施工中注意保证填料不破坏土工 膜[8]。

由于围堰工程跨越橡胶坝,为防填筑损坏橡胶坝,填筑前首先在橡胶坝袋上铺设一层编制袋土,而后在填筑正常料。

2.3.3 围堰拆除

围堰挖除程序与填筑相反,倒退法施工。围堰拆除利用1.2 m3反铲挖掘机直接挖装8t自卸汽车运输到弃土场堆存。

2.4 子围堰修建

由于上游引航道较长,全部修建围堰工程量大,且堰内汇水面积太大,雨季将给施工带来很大影响。这个问题采用修筑子围堰的方式予以解决。即在汛中枯时段对施工部位分段修建临时子围堰挡水,分段施工。临时子围堰的高程视现场施工情况随机确 定[9]。

3 基坑排水

3.1 基坑排水组成

基坑排水主要为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其中初期排水包括:基坑形成时积水、天然降水、岸坡、围堰堰体及基础渗水;经常性排水包括:天然降水、岸坡、围堰堰体及基坑渗水、施工废水等。

3.2 排水泵站布置

3.2.1 初期排水泵站布置

初期排水采用固定式抽水泵站,泵站按照扬程低、管路短、少迁移、施工干扰小的原则于围堰内坡适当位置设置。

3.2.2 经常性排水系统布置

1)按照“高水高走”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截断基坑周边地表或山体水源,防止其流入基坑。

2)靠近围堰内坡坡脚处设置一排水干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1.0m,沟深1.0m,沟底纵坡 0.2%,将水直接排至相应泵坑内。

3)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排水沟根据开挖分层高度,于开挖坡脚处层层领先设置,将水引至相应高程临时泵坑内,降低地下水位,以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最后一层(开挖建基面)排水沟后期回填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与相应部位混凝土标号相同[10]。

4)排水泵站布置尽量做到扬程低、基础牢固、不防碍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及其它工序施工。另根据施工实际需要配备足够的潜水泵(Q=20 m3/h,P=2.2 kW)作为排除局部积水之用。

5)排水泵坑随开挖、混凝土浇筑施工进度,结合基坑高程情况,分别于相应部位设置。泵坑尺寸按排水强度设计,水泵停机15 min水不至于溢出泵坑,泵坑底部高程低于排水沟底1.5~2.0m。

3.3 基坑排水

3.3.1 初期排水

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和围堰设置情况,基坑初期排水时,严格控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防止因为围堰内外水头差突然增大而出现的管涌、流土等破坏现象,一旦出现上述现象,立即停止抽水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具体施工中,采用试抽法确定具体投入的设备组合容量。

3.3.2 经常性排水

基坑强排后,首先在基坑中部开挖排水主沟和支沟,随着基坑开挖工作的进展,逐渐加深主排水沟和支沟,并保持主排水沟深度为1.0 m,支沟深度为0.5 m。

集水坑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分别布置在围堰内侧的适当位置。集水坑内布置相应水泵,负责将主沟和支沟内的积水排出基坑。

施工排降水必须保证在整个施工工期内连续稳定地抽水,必须配备充分的机械、设备、工具和材料,尤其要确保双电源的连续供电和备用水泵。

4 安全渡汛

4.1 渡汛指导原则

1)加快关键部位施工速度,利用关键部位的施工速度减轻洪水威胁。

2)加快主体部位的施工进度。

3)加固现有防洪设施,消除隐患。

4)在组织上、机制上强化水情因素对施工生产的指导和管理作用,确保洪水到来前,抗洪工作时间超前、组织到位、措施有效、管理运行高效有序。

5)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和当地气象局联系,获取最新的天气预报及水情资料。

4.2 防汛抢险措施

本工程施工跨越汛期,为保证工程在汛期的正常施工,特制定如下防汛抢险措施:

1)为了减少汛期对施工的影响,在溢洪道引渠进口部位修筑临时施工围堰,并预先准备一定数量袋装土,以便汛期发生超标洪水时加高围堰。

2)加快主体工程的施工进度,为汛期施工争取主动。

3)汛期应根据气象预报及水情预报情况,及时做好防汛抢险工作。

4)汛期前施工过程中,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水情资料等水文信息,如有汛情,停止一切作业,迅速通知施工队及现场施工人员撤出施工现场,将推土机、反铲、自卸车、水泵等设备撤出施工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做好施工现场的防洪工作。

5)汛前对生产、生活区供电线路、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对房屋进行加固、疏通排水沟渠。

6)防汛材料准备齐全,如:防雨篷、水泵、排水管、编制织袋等。生活区要保证排水沟通畅。具体见表1。

表1 渡汛材料计划表

4.3 防汛组织安排

为了作好防汛和抢险的组织和调度工作,在汛期来临时能有条不紊的工作。项目部建立防汛指挥部,并与业主及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建立联系。

落实防洪渡汛责任制到施工厂队,抽调精干人员组成防洪抢险突击队,并组织汛前防洪预演,确保随时排除可能的险情。

各施工队及时做好防洪渡汛的准备工作,根据气象资料及水情预报来安排、指导施工。一旦发生洪水,各部门互相配合,共同防汛、渡汛,把损失降低到最低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

1)防汛抢险期间,统一安排、协调各项抢险工作。

2)各抢险队员必须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3)各种抢险机械、设备及材料、物资必须保持完好,随时听从调动。

4)对抢险过程中不听指挥、贻误战机者,予以严肃处理。

5)各抢险队在防汛期间,主要人员电话必须24 h开机。

[1]毛寨汉.施工导流方案决策原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2]李军.株洲航电枢纽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J].水运工程,2007(06):56-61.

[3]陈国剑.草土围堰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运用[J].水路运输,2011(01):84-87.

[4]王卓甫.考虑洪水过程不确定的施工导流风险计算[J].水力学报,1998(04):33-37.

[5]中等化,黄伟,张发瑜.基于系统仿真的施工导流不确定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6,39(12):1441-14445.

[6]陈述,胡志根,刘全.基于上游水电站控泄的施工导流风险分配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4,33(02):65-72.

[7]刘晓平,田辉,蒋明峰,任启明,等.长沙综合枢纽施工倒流方案优化[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3(04):91-94.

[8]刘莹莹.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方案设计[J].中国水运,2009,9(10):185-186.

[9]钟登华,刘东海 .基于 GIS的施工导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J].水力发电,2001(01):56-59.

[10]杜卫.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倒流方案决策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0):79-80.

TV64

B

1007-7596(2015)03-0072-03

2014-12-26

宁浩(1982-),男,辽宁抚顺人,工程师。

猜你喜欢

堰体橡胶坝围堰
人工岛内部基坑开挖过程围堰岛壁稳定性分析
涞源县滨湖新区梯级橡胶坝塌坝泄流过程分析
双壁钢围堰水上拼装与打捞复位技术研究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高低异型刃脚钢围堰设计、侧卧组拼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橡胶坝调度与洪水利用
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溢流堰堰体悬臂混凝土施工
临沂滨河景区橡胶坝群的调度运行管理探讨
深淤泥围堰的变形与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