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新华 以国家担当完成“成人礼”
2015-06-22余玮
余玮
当年青年喊出的口号成为时代强音,他们展现的风采标志着时代精神,激励当代青年有理想、有担当
青年是一个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马克思有句名言:“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眼前的老者倪新华,年华已漂白了他的鬓发,身形开始佝偻,声音也不再洪亮。言及激荡青春的岁月,倪新华仍然激动,菊瓣似的笑容从他那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虽然已经双目混浊,但是年轻时难忘的回忆依然能自那眼神里找到兴奋光彩的流转。
透过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记者似乎看到了一张张青春的面孔,那就是当年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的身影,感受着那些垦荒志愿者的自强与担当。他们用实际行动宣告自己是有担当的一代,以责任与担当完成“成人礼”。正是当年那一个个“倪新华”创造了今天的共青城,实现了共青的华丽转身。
一场运动一群人
当年上海青年到江西垦荒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在倪新华脑海里不停地浮现。“我家住在上海闸北区安庆路,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我自闸北区中华中小学中学部初中毕业后就没有继续上学了,在居委会担任文教委员。不到半年,我被提为文教主任,到区里开会也多了,工作也忙了,接触社会就更多了。就在这个时候,我自《解放日报》头版上看到垦荒的消息,于是报了名。”
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上海青年到江西垦荒的决策后,在江西垦荒的选址工作也随之展开。上海市副市长宋日昌带队,到江西与时任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商量,邵式平的意见是去井冈山,认为那里田多人少,上海市便派考察组前往井冈山进行考察,发现井冈山不通公路,都是羊肠小道,交通很不方便。考察组回到南昌后,向邵式平汇报了考察情况,提出了不同意见,邵式平思索良久说:“那就到九江德安县吧,那里通火车,又靠九江,通长江水路,交通要方便一些。”这样,最后确定垦荒地点放在德安县(当年共青城属德安管辖)。
为了进一步了解江西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也为了防止上海青年到了江西垦荒后,因生活不习惯而做逃兵,上海市民政局、团市委、劳动局联合派人,由上海市民政局局长徐心葆带队,带着倪新华和沈仁昌、陆士达等5个人,先到江西体验生活、考察垦荒点。据倪新华回忆:“我们分别到了德安县的城郊八里乡、河东乡、宝塔乡、聂桥乡、狮子乡、磨溪乡等地,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当时,晚上睡在当地一个老表家里,搭的地铺,夜里能听到老虎叫、野狼嚎,早上起来还有野鸡叫。江西老表们主食是红薯煮稀饭,难得吃一次干饭,也是糙米煮的,下饭菜是辣椒、腌盐菜、霉豆腐,再就是青菜、萝卜等。气候虽然和上海相差不大,但早晚温度较低。大概过了个把星期,我们回到上海,向正在华东团校培训学习的青年人汇报了考察情况。”
正因为倪新华年轻,只有16岁,于是挑选他为5个代表之一先行到江西德安考察,以便作为典型来现身教育大家。“我年纪小,领导就以我为例问在团校学习的青年,人家倪新华这么小年纪都能适应,你们年纪比他大的还适应不了吗?汇报结束后,主持人潘学锦当场强调:‘你们听了情况介绍后还怕不怕?如果怕,生活上吃不了苦的、吃不惯辣椒的就不要去,但是,一旦决定去了,就要一榔头打到底,不能做逃兵,要为上海青年增光,不能给上海人民丢脸……’”
“我当时一个团员,团员在那个年代政治地位很高,我还是闸北区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代表。许多人生怕组织上不批准自己去,就写血书申请给陈毅市长表决心,大家都有爱国热情。”倪新华说,我们来江西垦荒,完全出于自愿,没有强制性,而且安置工作做得很周到。“每人每月发生活补贴费8元,当年肉6毛4分一斤,做的工分自己得,医疗全报销,三年回上海一次报销路费。为了在江西成家立业,男女人数各一半,我们的户口都迁过来了。政府向我们交代得这么清楚,考虑得这么周到,我们决心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改变当地的贫穷落后面貌。”
垦荒队员共挑选近2000人,考虑到江西德安当地政府同时接收这么多人有些困难,于是上海市确定分三批下去。“1955年10月15日,第一批打头阵的98名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员从上海出发,来到了德安县垦荒。第二批是12月4日和15日乘江新轮出发的,包船送到九江港,共有700多人。过了1956年元旦,15日和29日第三批900多人分别乘坐江华轮来到九江。我因为在居委会当文教主任,有一些公务无法及时移交,于是组织上安排我在第二批。”
“苦中作乐”的峥嵘岁月
在江西德安垦荒最初的日子里,没有房子住,垦荒队员们就自己上山砍树、割茅草、搭茅棚。倪新华接受采访时说:“我出生在农村,从小生活在农村,好些苦在上海见过,到了德安我并不觉得有多苦,基本能适应当时的劳动与生活。粮食不够吃,我们挖荒山、开湖田,将上海团市委赠送给的‘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红旗,插向一座座荒山、一片片湖滩。没有菜吃,我们一天三顿辣椒炒萝卜干、萝卜干炒辣椒……”
尽管在华东团校学习时,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们经常吃辣椒、萝卜干,以适应当地生活习惯,也都了解当地山上经常有虎豹豺狼出没,江西老表中很多人长瘌痢头,沿湖地区的老百姓因血吸虫传染得大肚子病等等,但之后所遇到的生产生活困难等难题,还是大大超出他们的想象。据倪新华讲,大多数人初到江西农村,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农具,女同志怕牛,耕田时老表一个人扶犁、三个人牵牛,老表就手把手教。
在垦荒创业初期,垦荒队员历经不少困难,但始终坚守为国分忧、艰苦创业的信念,积极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经过1956年一年的奋斗,垦荒队开垦荒地1700亩,“共青社”取得了粮食生产和其他农产品的双丰收,迎来了到江西垦荒的第一个丰收年。
倪新华说,垦荒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后来,垦荒队要办畜牧场,我被选派到南昌县莲塘江西农学院学了一个多月的兽医知识,当上了兽医。之后,由于养猪业不景气,我又被调到总场试验队种田,在抗旱时开过抽水机,还操作过煤气机、柴油机,农闲时曾被调到机米厂工作,白天为群众机米,晚上发电。”
当年,倪新华有时到九仙岭山上的丛林中去砍柴、挑木炭,山上经常有老虎出没。有一回,一只老虎正撕咬着鸡,正在插秧的倪新华注意到了,立刻去喊王姓的打猎师傅。“一枪打过去,老虎中弹了,王师傅叫我们等一会儿,怕老虎没死。有的人提前跑过去,用棍子打,结果把昏死过去的老虎打醒了。老虎翻过身来把一个人的手咬伤了,王师傅当即补上一枪。老虎88斤,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当时,打老虎有奖,奖了5元给王师傅,我们混肉吃——现在当然不能打老虎了。”
早年到江西垦荒的趣事,倪新华记得特别清楚。“当年有文艺队,拉拉唱唱。每礼拜放一次电影。生活很丰富,苦中作乐。”那个时候,他干完农活后喜欢打乒乓球和篮球,练得一副好身手,以至于他1984年到邮政部门工作后不经意地捧回了九江市邮政系统乒乓球赛单打第一名的金杯。
“南腔北调”话精神
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民政部批复江西省设立县级共青城市。2014年7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确共青城市为省直管市,被赋予部分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16岁就来到共青城扎根,倪新华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他说,今天的共青城,来之不易,通过几代创业者的努力,已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自然候鸟保护区、中国绿色名区、全国青年创业基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导区。不仅如此,作为政治名城、生态美城的共青城,还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第一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第二批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等。
“忆垦荒故事,传共青精神”成为倪新华晚年生活的主旋律。在宣讲时,他反复强调共青城市创业艰难,多少老知青从年少变成白头,要铭记历史,牢记传统,思今日之不易,奋发图强。倪新华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只要有人愿意听,他就愿意宣讲下去。共青城市委副书记杨业功对记者说,垦荒史是中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段历史,老垦荒队员“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精神值得敬佩,没有老垦荒队员就没有共青城,他们为共青城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贡献了力量和智慧。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代代共青人历经艰难坎坷的垦荒创业征程,却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一代代共青人不仅铸就了“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而且还使共青城成为江西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青年人的一面旗帜,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共青城已成为中国青年人创新创业的一个平台。总结共青的发展,倪新华认为是,共青发展遇到不少困难,但在困难中崛起,在崛起中发展。“共青城史,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创业史、奋斗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
2000年11月,倪新华自九江市邮政局共青分局退休,后又被单位返聘13年,负责机要文件的保管,每天蹬一辆前面有杠的凤凰牌自行车去上班。他的4个子女也都在共青城成家立业,一家人和和睦睦,让人羡慕。“(20世纪)90年代,给我们老垦每家一个回上海的指标,我家没一个孩子愿意回去。我们子孙三代在江西都20多人了,现在我们每三四年回上海探亲一次。”
“垦荒队员最后留下来的有150多人,其中留在共青城的有18个。”倪新华对1955年上海籍垦友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笑称自己现在说的是“南腔北调”,上海话已经很少说了,但见着上海籍垦友,大家还是会很自然地用上海话聊天。留在共青城,对他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什么伟大的誓言,他只觉得在共青城呆得惯,日子也越来越好。
闲赋在家的倪新华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我没当逃兵!还有不少当年的垦荒队员,没有做逃兵!就像是大浪淘沙,久经考验,虽然历经无数坎坷与曲折、艰难与险阻,但是我们兑现了当年扎根垦荒、一榔头打到底、开花结果的承诺。不仅如此,当年的垦荒队员中不少人,不仅自己扎根于共青城了,而且他们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也都放弃了回上海和进大城市的机会,留在了共青城这片热土之上。”
倪新华说,尤其值得怀念的是,当年的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员中,已经有好几位都因垦荒时感染了血吸虫而被病魔夺去生命,有的在1958年因粮食紧张而吃了过多白果丧命。“他们都已长眠在了共青城的青山绿水中,他们建设好共青的美好心愿在一代代共青人的接力下完成了。”
胡耀邦曾三次为共青题名(共青社、共青垦殖场、共青城)、两次踏上这片垦荒创业的热土,直至他的英魂长眠于共青城的青山绿水之中,永远深情地呵护着这方水土和人民。每年清明节,倪新华就会与其他老垦一同来到富华山的耀邦陵园瞻仰,面对墓碑深深地鞠躬致敬。
“你要我说垦荒精神,我看就是奉献、爱国、为国分忧,这不是大话,是我们青年的责任。我们那个年代考虑的是国家的困难、青年的责任,从来没有想过什么金钱。后来,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四川等省的青年受到我们的影响也到共青来工作、扎根。”青春多梦,青春不可无梦。当年,16岁的倪新华告别家乡,告别大上海,来到荒僻的德安。自此,他与其他垦荒志愿者们一样从未成年人向成人跨越,告别稚气走向成熟,克服依赖走向独立,以特别的方式完成“成人礼”。共青城的变迁,就是他们成人礼的见证。
责任编辑 董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