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方式老年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分析

2015-06-21兰志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全麻感染率硬膜外

张 莉,兰志勋

(1.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 62801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通讯作者

不同麻醉方式老年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分析

张 莉1,兰志勋2△

(1.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广元 62801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老年良性肿瘤术后肺部感染影响,为临床选择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上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良性肿瘤患者84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吸入麻醉组(B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 C组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减少了丙泊酚与芬太尼的用量,在药物消除代谢加快的情况下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较快(易苏醒)有利于早期拔管,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率。

麻醉方式;老年良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伴随老年患者的呼吸系统发生退行性改变且机体免疫防御功能降低,肺部感染成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并发症中最为常见一种,可随机引发患者机体多脏器功能的损伤,严重时导致死亡[1]。本文分析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临床选择最优麻醉方式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患者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60~78岁。排除明显心肺肝肾疾病与麻醉禁忌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配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吸入麻醉组(B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C组)各28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全身状况、基础疾病、肿瘤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术前均禁食禁水,无术前用药。入室后立即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连接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MAP、HR、SpO2、PETCO2)[2]。3组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通过面罩以6 L/min速度吸氧3 min去氮将SpO2稳定达到98%以上。静脉注射2 mg/kg丙泊酚、3 μg/kg芬太尼、0.05 mg/kg咪唑安定、0.1 mg/kg顺式阿曲库铵。在麻醉诱导充分时置入气管插管,定位无误后行间歇机械正压通气(IPPV),实施麻醉维持。术中当HR<50次/分钟则单次注射阿托品0.5 mg;当MBP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20%则单次静脉注射麻黄碱10 mg。待患者完全清醒、自主呼吸良好后,清除口腔分泌物,进行气囊放气拔除气管导管。1.3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3]①术后1~3 d咳嗽咳痰(痰量增加)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体温>38 ℃;②听诊肺部呈现病理性呼吸音改变,有啰音(干、湿性);③辅助检查白细胞数量>11.0×109/L,嗜中性粒细胞增加,痰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X射线胸片显示肺部出现炎性浸润性病变(双肺广泛点片状阴影)。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 C组老年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三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术后肺部感染A组6例(21%);B组7例(25%);C组2例(7%)。C组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三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 (min)

*与A组比较,P< 0.05;a与B组比较,P< 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作为“机体活力弱、功能储备低”等生理功能逐渐发生着退行行改变的特殊群体,极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这一并发症[4]。在传统上腹部开放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因“操作困难、呼吸管理风险高、内脏神经抑制较弱”等劣势逐步被气管插管全麻所替代[5]。但国内外相关文献指出,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远高于非插管患者,这是由于鼻道与口咽在气管导管的作用下丧失了人体防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全麻机械通气过程中存在的“反常气道压力、高浓度吸氧”均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无菌操作、机械通气时间、气管黏膜损伤”等均与术后肺部感染有着密切相关性[6]。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减少了丙泊酚与芬太尼的用量,在药物消除代谢加快的情况下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较快(易苏醒)有利于早期拔管,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率[7]。而且我们的数据显示,全凭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的全身状况、基础疾病、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及肿瘤类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因此,几乎可以排除麻醉方式以外的干扰因素的影响。对此,笔者认为临床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并通过严格的术前“麻醉机、麻醉器械”的消毒工作防范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问题的发生。

[1] 万福红,张玮,梁宁.麻醉机通气系统污染与全麻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J].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66-168.

[2] 魏利娟,许波,贾可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与麻醉相关肺部感染病原学分析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4:187-189.

[3] 辛学东,于建设.全凭静脉麻醉和复合硬膜外阻滞全麻对术后肺部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4:345-347.

[4] 邓锐.老年人肺部感染诱发多器官功能不全35例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3):131-132.

[5] 张华.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67-169.

[6] 孟旭.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108-110.

[7] 吕红杰,董丽娟,吴亚辉.全麻患者术后感染与麻醉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6:200-20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nesthesia methods on the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ZHANG Li,LAN Zhi-xun

R614

B

1672-6170(2015)05-0221-02

2014-10-27;

2015-06-13)

猜你喜欢

全麻感染率硬膜外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