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教育:为成就“仁爱之师”
2015-06-19吴颍惠
吴颍惠
在北京市海淀区鹫峰南麓有一座清幽、古朴、宁静的书院——敬德书院,这是北京市海淀区教委设立的一处供教师静心体验自然、调养身心、内仁外礼、温和恭敬地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场所。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在考察书院时总结了敬德书院的四个特点:一是静,书院远离都市喧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天时、地利、人和兼具;二是雅,在清新古朴的中式建筑、姹紫嫣红的大自然中切磋琢磨,教师做人的品位也会更加高雅;三是深,请名家、名人来主讲和做客,发挥种子作用、引领作用,使海淀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四是新,书院是与时俱进的,不与外界隔离而孤芳自赏,关注日新月异的社会,是对活生生的人的尊重。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提出“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再次将“仁心”“仁爱”提到师德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引起了教育系统内外的热议。“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位于儒学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师者仁心”,这本来是“为人之师”的应有之义,但因现代社会世风日下,部分教师缺乏仁爱之心,个人欲念膨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补课收费收礼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师者”的社会形象,所以在现阶段需要重提“仁爱教师”的问题。
“仁”是中国儒学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儒者的为人标准和人格理想。《论语》中“仁”出现过百余次,在不同语言情境中有不同含义:有“仁爱仁德”的意思,如“求仁而得仁”,“人而不仁”,“仁者安仁”;有“仁人、仁政”的意思,如“泛爱众,而亲仁”,“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对“仁”给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关于“仁”的基本特征,孔子在《论语·阳货》分别用“恭﹑宽﹑信﹑敏﹑惠”等五种品德来说明,即只有具备了这五种品质,才可以称为“仁人”。总之,孔子将“仁”看成是君子的理想人格,一个君子士者必须做到“爱人、立人、达人”,这就是“仁”的基本品质。“仁人”君子要追求“仁”,就必须清贫自守、忧道不忧贫、责己宽人、重义轻利。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自觉的人格追求。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民教师,自然要有“仁爱”品质,“仁爱”是当今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大力倡导师德建设的今天,必须对儒家“仁爱”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并加以发扬光大。
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尊师重教,赋予教师许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等。教师作为儒者,作为敬德弘道之“士”,必然需要具备“仁爱之心”。孔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仁”的道德理想在个体精神领域,作为知识精英的新文化人,信奉的则是人伦本位的、以“仁”为基础的传统君子道德。孔子开创了自己的“仁中心主义”思想体系,“仁”成为君子理想的人格德性,构成一个完善的“君子”思想伦理体系。儒家的理想人格,在于不断完善自己。弘扬儒学思想,不仅要有对“仁”学的广泛认同,更要有“知行合一”的力行精神,也就是说,对教师而言,“行仁”比“学仁”更为重要。
师道,在中国语境中就是君子大人之道,要使人彰显出内心深处的光明品德,重新认识自己生存或生命的意义,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这就是《大学》开篇开宗明义强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传统中国,师者何以具有崇高的地位?按中国人的理解,天佑我们,以君、以亲、以师来加持我们。在这中间,师者的心地是最为自由的、光明的、高尚的。尊师重道是我们的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因为“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教师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命运。当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师不一定能够决定学生命运和未来,但是教师毕竟是人类文明的使者,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对学生人格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曰: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因此,炼就仁义之心,对教师人格养成、师德形成就至关重要。人格影响的力量是巨大的,高尚人格与师德的确能够让学生一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那么,如何培养“仁爱之师“?如何培养现代教师的”仁爱之心“?北京市海淀区本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意,在海淀西部风景秀丽的鹫峰地区,仿照中国传统书院的建制模式,着力建设了一所面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书院,命名为“敬德书院”,旨在培养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努力探索一种新型骨干教师培训体系,作为现有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人格成长和修身养性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场所。
敬德书院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以儒学为重点、兼顾道学和佛学的办院思想,引进和实践我国古代书院的成人教育模式,即读经、诵经、学经、研经。本着传授经典与学术创造并重的思想,构建了“读经、会讲、研修和学术”等四类课程体系。
读经课程,以儒学经典《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四书为主,兼顾《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和《春秋》等六经。为了使读经课程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书院与中华书局合作,建立了“中华·敬德读书会”,聘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各大高校优秀国学教师领读、导读经典,定期开展读经、讲经和诵经活动。首期的读书会从读《论语》开始,围绕《论语》20篇,持续开展15次为一个周期的读《论语》活动。“中华·敬德读书会”的建立,为读经课程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制度和机制的保障。
会讲课程,则采用中国传统书院教学、科研、交流、对话的方式与方法。中国的私学传统从老子,一直到墨子,都沿袭“会讲”的传统。学术同仁们聚在书院,谁的学问好,大家就来向他学习,这就是“会讲”。今天看来,“会讲”是书院一种独具特色的讲学活动,它往往是由不同学派或持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在书院内展开讨论,辨析异同,使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敬德书院先后聘请国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举办会讲,比如“儒学的复兴”“儒学与和谐社会”“儒学的义利之辩”“儒学仁与礼”等。在不同学术立场学者的讨论过程中,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条目得以辨析、揭示,书院“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育思想也得以实践。
研修课程,是敬德书院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实际,结合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根据各个中小学的实际需求,为学校教师量身打造的短期课程。这种针对学校实际需求的研修课程一般至少需要持续一天,由两个课程单元构成。第一个单元以名家讲授儒学经典为主,一般要持续三个多小时;第二单元以教师的自主体验、研修为主。儒学讲究一个“修”字,修炼心性,修身养性。敬德书院远离闹市,环境优雅,四合院的古式建筑幽静庄严,院内布置有藏书阁、读经房、古琴室、书画室、茶艺室、棋艺馆等,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琴棋书画的传统文化技艺训练提供了场所,也成为中小学教师修炼学问、提升国学素养的实践基地。
学术课程,是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国学教育研究提供服务。古代书院相当于中国最早的大学教育,不仅是讲学论道的地方,更是仁人君子钻研学问,形成学术流派的地方,历史上东林书院就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著名,形成了在儒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东林学派”。学术研究是古代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敬德书院的学术课程重在国学教育,注重学术研究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比如,中国古典诗词、礼乐文化等,都是书院开设的学术类课程之一。学员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接受、认同一种学术观点,进而对这种学术思想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研发中小学古典诗词课程和礼乐文化课程体系,建设各自的校本教材,服务于中小学古典诗词和礼乐文化教育的开展与推广。这样,就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教师独有的国学教育学术思想体系。
以上四类课程均为敬德书院开设的常规教学课程,除了常规教学和学术类课程以外,我国传统书院还更加重视“自修、修身”类课程,强调学员在书院里自修、研修活动。孔子所讲的“仁义道德”都是从自身做起,强调自我修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强调道德修养,要求从自我修身做起,自我修为好了,才能以己达人,以己立人。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不好,别说治国平天下,治理家庭、敬养父母都成问题。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表明儒者是为了造就自我,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而活。“自修、自得”是儒家的内核文化。这个“自得”,是以得天道成圣为儒家最高理想。因此,敬德书院不仅是一个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基地,而且更是一个中小学教师“养德、修德”的场所,是教师“师德”训练基地,强调学员在书院里的自修活动。当然,教师的“养德、修德”不仅是为“己”,更加是为“人”,为学生、为教育。教师的工作终始是面对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而且要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要给予学生以道德影响力,以人格的力量来影响、促进学生的道德形成与发展。这就是说,敬德书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师德修养与训练”的基地。
当然,应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确有“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之争,教师的为学显然既是“为己之学”,也是“为人之学”。梁启超先生早年在《新民说》一书中就大力提倡公德。他认为私德是个人的品德修养,而公德是指有益于国家、社会的德行,并认为“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他认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文献所倡导的德行,如忠信笃敬、温良恭俭让等,大体都是私德;所教人的修养方法,如知止慎独、存心养性等,都是增进私德的方法。梁先生所理解和大力提倡的公德主要是爱国、利群,他把个人对群体的自觉义务看成公德的核心,这是同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大势密切相关的。
如果人的道德可以分为公德与私德的话,那么,书院所提供的教育既是对教师私德的培养,更是对教师公德的培养,私德与公德的统一是教师职业道德实现的基础。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道德有私德与公德,私德即自我修养,是个性化的东西,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他在《教育改进》一文中指出:“所谓健全人格须包含: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不难看出,陶行知的私德指向人的个性化品质,公德指向人的社会化品质。而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培育真人的理想是私德与公德的统一。
总之,对教师而言,私德、公德都很重要。中华文化重视个人道德品质,注重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在这方面有着丰厚资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既是私德也是公德,在师德建设的问题上,我们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核心,又要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孔子就曾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要达成这三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自修、不断自得。敬德书院自建立之日起,就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完整、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搭建通往“智者、仁者、勇者”的道路,为基础教育发展培养一批“公德、私德”兼备的“仁爱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