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败家”是一种病,得治!

2015-06-19候丽君

奥秘 2015年6期
关键词:购物狂败家强迫性

候丽君

随处可见的便利店、超市,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商场,还有“万恶”的网络购物,无一不是狂喊着“来吧!来吧!”的鬼魅,让我们的购物行为变得愈加疯狂,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购物狂”。购物狂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强迫性购物行为”,指的是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疯狂消费,完全不假思索地购买各种生活所需的物品。

这种现象,毫无悬念地经常出现于女性。女人们三天两头逛超市、商场,一天不买几样东西,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小区门口的保安老远见到她们就打招呼:喂,来取包裹!

那么,女人为什么这么爱买?引起强迫性购物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购物狂”和暴食症、偷窃癖相似,都属于冲动控制疾病的范畴。

“冲动是魔鬼,可我管不住我的灵魂。”疯狂购物的内在原因,来自于自身对商品的病态占有欲。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就会激发内心特别的购买冲动,哪怕该商品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者自己已经拥有,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不信?打开你家的储物间看看,是不是光卷筒纸就有好几大包。没办法,看到超市打折,不买过不去这个坎,需不需要又再说。看见了不买,心里会慌上好几天呢。

具有病态购物欲的人,往往有点自卑,情感有点脆弱,缺乏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不少人在工作中被埋没,在生活中被身不由己的事牵绊,自尊和自信逐渐缺失,使得内心极其渴望能控制和把握一些东西,而购物很好地契合了这一心理需求。在购物过程中,商场提供的自我展示的舞台,服务员的关注和重视,买单时的自我控制快感,这一切对自我存在感的肯定,加剧了购物的冲动。

获得别人的赞美和肯定,在很多人看来是人生中值得为之努力的事。被赞美和肯定,往往让人兴奋指数升高,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因此,当顾客对某件商品稍有好感,同时又得到了销售人员不余遗力的肯定和夸赞,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顾客的心理需要,考虑的防线就被彻底瓦解。而别人的夸赞是否真诚、夸赞对自己到底有什么作用,则并不多想。如果这种赞美来自你熟悉的同事、你的朋友圈,那就更完美更令人亢奋,仿佛穿上了水晶鞋的灰姑娘,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购物时,买的不单纯是一件衣服、一个包,同时把“时尚”“奢侈”“名牌”“魅力”一块打包买回了家,处处彰显着“你能有的,我也能拥有;你没有的,我照样有”的无形气场。一对比,优越感来了,满足感来了,幸福感也来了。

有些人情绪不好时购物,情绪好时也购物,人多时爱购物,感到空虚时也购物。一般说来,他们生活中缺少爱好,社交活动也不多,购物往往成为他们的一种追求。通过购物行为,填补心理上的空虚,并逐渐对其产生依赖,如同与“购物”成为了好朋友。过程结束了,通常追求也就停止了,成堆的商品却很少是真正适用的。

东西买回来了,信用卡刷爆了,可是终究幸福了吗?购物的时候,感到“购物确实能带来快乐”,可是随之而来的经济上的压力,并不能让人把这种快乐维持得更久。所以,无论是释放压力、消磨时间还是排遣寂寞,消费购物都不是根本办法,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培养更多的爱好,将不必要的消费转为公益性的投入,例如参与慈善捐助、公益活动等,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将更加积极和长久。

猜你喜欢

购物狂败家强迫性
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关系:基于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
购物狂妈妈
神回复
我的妈妈是个购物狂
无敌上上签
虐恋为何总是如影随形
Discussion of the Translation Session in Shanghai Gaokao English Examination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近六成港人强迫性囤货
败家娘们等
支付方式对于有强迫性购买倾向消费者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