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异洞穴

2015-06-19陈育和

奥秘 2015年6期
关键词:水晶洞穴溶洞

陈育和

世界最大的水晶洞

墨西哥北部小镇奈卡是矿藏丰富的地方,人们为采矿打了很多矿洞,而一些特别的矿洞成了游客和探险家观光探险的胜地。世界最大水晶洞——墨西哥巨型水晶洞就位于这里。

这个洞穴看上去就像一个冰封的寒冷世界。但是这个洞穴热气逼人。这个洞穴的温度可达50摄氏度,100%的湿度,这个巨大的水晶洞穴是2000年由矿工发现的。

该水晶洞穴位于地下300米的深处。当研究人员探访这个洞穴时,他们都必须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和头盔。服装内带有制冷和风扇系统,以便产生冷空气在服装内循环保持身体凉爽。

另外,由于这里极端的热度和湿度,即使穿着防护服和面具头盔也不能在洞中超过半个小时。新墨西哥理工大学的洞穴学家派尼罗普·波士顿说,他曾经在该洞穴中呆了55分钟,差点儿丧命。他的体内温度达到了39摄氏度造成了他的血压极度升高。

这个洞穴内之所以这么热,是由于地壳下岩浆造成的。大约2000万年前岩浆从地壳下向上涌,地壳开裂。酸性的火山液体渗入了裂缝,慢慢吞食掉地壳上的石灰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洞穴,并且充满了酸性的火山液体。这些液体被溶解的岩石中的矿物质所浸透。这个洞穴没有天然的洞口。因此那些被火山液体浸透的矿物质在相对恒温的条件下保存了下来。波士顿说,这正好是水晶形成的良好条件。

经过了1万到50万年的时间,石膏水晶慢慢形成。目前,这个洞穴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能天然生成水晶矿的洞,其中有的水晶长达12米。这些水晶锋利无比,如果不戴手套去触摸它,就会割破你的皮肤。

波士顿说,最让人兴奋的发现是,这种水晶中带有细小的“容器”,可以存储下来自1万年到50万年前的含有休眠的微生物液体。了解这些很独特的细小生物,或许能让我们知道生命在其它环境,就像外太空一样极端的环境下是能否存活。

世界上最大的溶洞

在我国南部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有一个巨大的熔岩洞室,因为当地居住的基本都是苗族人,故而人称“苗厅”。近来经科学家测量证明,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洞穴室。其面积为11.6万平方米,容积为1987万立方米,相当于12个足球场。而且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洞室。

溶洞多形成于喀斯特地貌区,因为这样的地方水相对容易分解岩石,特别是石灰岩,美国弗罗里达环境保护署的地质学家哈雷·敏思说。而中国的大多数基岩位于土壤下的坚硬岩石层是石灰岩,因此更容易被水分解。

每当下雨时,水中带有的一些二氧化碳产生微弱的碳酸。当这些弱酸雨水渗到基岩中,构成基岩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就被分解。经过数百万年的侵蚀,最终形成了巨大的溶洞,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去年,国际探险人员利用激光扫描仪测量了中国的苗厅。经过数百万次的测量最终绘制成一幅该溶洞的三维图。领导这次探险的是来自英格兰的一位探险家安迪·伊维斯,他说,现在我们在计算机上就能在这个溶洞中“旅游”,而且非常逼真。

灿若星光的山洞

新西兰的威托莫岩洞,是许多旅游者想去参观的地方,之所以这么吸引人,是因为里面生活着一种特殊的动物,是地球上最不寻常的动物之一—— 一种会发光的虫子小真菌蚋。小真菌蚋的体型与蚊子差不多,是新西兰的特有物种,其身体会发光,萤火虫洞也因此得名。

这种昆虫在幼虫阶段是一种发光的蠕虫,最终发育成成虫。这种昆虫无论是幼虫还是成虫阶段都能够发光,新西兰的昆虫学家鲁迪·施尼策勒说。

这种昆虫腹部有化学物质发光器官。这一发光器官可以释放出一些酶,这种酶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时,则会产生生物化学光,而同时分解排泄物。分解排泄物时所用的氧越多,其身体的光亮就越亮。

在幼虫阶段就发光的蠕虫靠自身产生的一种粘稠的丝线,粘结并悬挂于岩洞壁或顶部,远处看去就如同闪闪发光的华丽吊灯。洞内的昆虫一旦被这些幼虫发出的光所吸引就会被牢牢地黏在上面,这样就成了小真菌蚋幼虫的腹中餐。

小真菌蚋的幼虫大概要维持一年,长到4厘米长,此时就会变成蛹。在此阶段发光蠕虫用茧包裹住自己,两周后蛹就羽化成成虫,会飞的小真菌蚋。成虫的寿命很短,仅有几天的时间,也不吃不喝,紧靠身体的发光来吸引配偶繁殖下一代。

施尼策勒说,有趣的是这种发光的虫子并不喜欢人造光。一旦人们用光照它们时,这些虫子就会停止闪亮。所以说要去此洞穴观光游览,就不能带照明物,否则就不能看到那些虫发光的华丽景象。

猜你喜欢

水晶洞穴溶洞
勇闯地球最深洞穴
一张水晶卡告诉你浪漫都在哪
出发吧,去溶洞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少年洞穴救援记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蓝水晶般的大眼睛
神秘的溶洞
隧道特大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现代洞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