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创新源于穷人的任性?
2015-06-19杨柏
茅台创新源于穷人的任性?
在一个人均GDP至今排名也还在全国最后的不发达省区,坚持在传统里发现并肯定创新,慢工出细活,茅台如此“独一不二”做法的不容易。品质的最高目标是对人负责,这是茅台宪章的终极人文归依!
杨柏
资深报人,曾任中国青年报贵州记者站站长、香港经济导报执行总编辑。现为深圳商报前沿观察(周刊)总监。辟有杨柏工作室,从事深度报道文化出版等。
新年伊始,写一篇这样的文字,不是有广告嫌疑,就是有点自作多情。鉴于其中的道德风险,我犹豫与纠结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确定了这个选题。原因有二:一是我在贵州生活工作33年,放弃有割袍断义的嫌疑;二是我的两位亦师亦友的智库好友,跨年之际,写了一部严肃的科学与经济学新著《茅台密钥》,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接纳出版。
回想18年前《茅台密钥》两位作者龙隆、冯苏宝联袂用笔名“龙马”,与我所在的《经济瞭望》精诚合作,是那么天衣无缝。1997年7月,亚洲自泰国肇始爆发金融危机。很快香港遭遇偷袭者狙击,金管当局不得不打响港币保卫战。那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战况空前惨烈。索罗斯后来虽知难而退,但东方之子还是被人扒了一层皮。仅一周后,《经济瞭望》就刊发了署名“龙马”的《香港打响港币保卫战》文章,搞得从南方日报开始往北,一路都有报刊引用转载。两人索性乘兴编撰了《金融风暴》、《第二冲击波》,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就忝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那段时间,“龙马”四处演讲,入镜凤凰卫视,俨然成了危机明星。我原本想,他们会不会就此切入金融圈?没曾想他们不仅意识到酝酿金融风暴的技术平台存在,也观察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创新的千般揪扯,却一转身,下功夫十年磨一剑,研究起了山沟里的茅台。
孙浩教授以“净手焚香”之心,读了这本新著。信手写了《知识大咖的跨界探胜》一文,对“龙马”二人建构新著的方法给予了高度概括。得益于从事经济研究前的理工科教育背景和对当代人类知识前沿学科的关注与追踪,此间“龙马”以“国酒”为眼,在人类与古国文明的科学技术文化历史,包括哲学方法论中进行了探索建构,成为了一次上天入地、翻山越岭的“跨界”之旅。他们从二千多年前的《水经注》和现代地球化学物理、生态学中,考察出一杯“土酒”其实是上帝所赐的天地间、山之谷孕育的大山之子,从李约瑟那里考据了“中国四大发明外第五大发明”“酱”的物种光谱,找到了茅台独步天下的香型“酱香”与中国文化的承脉渊源,同时借用基因测序,从生物分子学角度求证了传说中的茅台河谷微观世界里的微生物种群,开创性地建构了茅台“微生物宪章”,是为名实相副纵横中西、惯达古今,勾连过去与现代、宏观与微观全景式的“揽胜”。新著以第三方委托方式,进行了一次对一个火热商品的“为什么”与“是什么”的探问,摆脱了时弊下所谓的商业研究,切割了或帮闲或无病呻吟的广告宣传,揭示了茅台酒是个对的时间(漫长岁月)、对的地点(独特的山地生态河谷)、对的文化历史(中国文明与外来蒸馏酒工艺合璧)、对的原生态植物果实与摸索出的流程规律发酵蒸馏,去粗取精实现的有微生物种群生命活力支撑的对的产品。茅台这滴“水”,看似大量经验主义的东西中居然也积淀聚集着科学理性,是一个来自特定文化背景的天地与人创造的尤物。面对玉树临风、一泓秋水的“她”,你说声不爱该有多难。这打破了我们对创新只是一种新潮形而上的理解。
茅台当家人袁仁国说茅台是“文化酒”。但文化是活的,衍生的,从时事评论角度观察,茅台还是个时代焦点上的“政治酒”。不说当年长征四渡赤水中有人用茅台洗“草鞋脚”的逸事和周恩来1972年宴尼克松的中美破冰,前一段在香港上班时,读到胡锦涛设家宴,宴请到访的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喝了茅台。一杯茅台微缩了多少国共恩怨与台海风云?2012年十八大后,习大大整风反腐,敏感的茅台酒价格从曾经一路上涨超100%到迅速回落不只100%,茅台与改革,茅台与反腐败,真所谓故事多多,不胜枚举。说它是政治与世风气象学的晴雨表也并不为过。
改革开放初期振兴茅台,对于贵州的发展战略而言,更多的是源于“摆脱贫困”的思考,而今中国的发展阶段是考虑尽快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龙马”新著还有一个贡献是揭示了几代茅台人在酿造上回到传统方法流程工艺的顽强坚持。茅台酒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从生理到心理均为饮者供应一种愉悦纵情极致的美学体验中,更追求确保生命健康,这或许是个天下酒业的难逃悖论。可以想象,在一个人均GDP至今排名也还在全国最后的不发达省区,坚持在传统里发现并肯定创新,慢工出细活,如此“独一不二”做法的不容易。谁说穷人就没有任性?品质的最高目标是对人负责,这是茅台宪章的终极人文归依!(责任编辑/吴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