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大世界
2015-06-18黎爱珠
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教育者应该对儿童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获得的知识与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儿童从真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获得成长。“从做中学”的理论是体验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中山市高家基小学(以下简称“高小”)构建的乒乓球文化育人模式就是以学生的直接感性经验为依托,使学生在与乒乓球亲密接触的同时,吸取育人的营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价值观的和谐共进,达成以文化人、以文化德的目标。
以球辅德,体验升华
在开展乒乓球文化育人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乒乓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对乒乓球运动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体”的层面,其育“德”的作用也被充分挖掘出来。
在练习乒乓球技的过程中,学生们在一次次汗流浃背地面对失败中,学会了沉着冷静、勤奋刻苦;在机械的反复训练中,感悟了坚忍不拔、执着追求;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敌时,领悟了勇于拼搏、坚持到底;在双打训练、乒乓游园活动中,感受到了团结互助、合作共赢;在颁奖台上展露胜利笑脸的同时,立志成才、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也在心中扎根。学校文化就是写在师生脸上的表情,“小校大教育”“小我大志气”“小球大世界”,学校对乒乓球文化育人模式的研究,通过反复实践、多次体验、逐步内化,将乒乓精神深深融入到每一个高小人的血液中。
以球促智,感悟明理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在乒乓球文化育人模式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乒乓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乒乓球运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启迪人的心智,挖掘人的潜能。
通过了解乒乓运动发展史、乒乓名将成长史,参加我心中的乒乓明星征集活动,学生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中山市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拟计划、做方案、沟通协调、有效合作等生活的智慧,为他们适应社会、立足社会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在乒乓球手工制作活动中,一件件构思精妙、手工精良的作品融入了学生与家长的携手合作,促进了亲子间的和谐关系。乒乓球时装SHOW中,孩子们大胆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精彩大方的表演,不仅是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还是提升智力、锻炼勇气的过程。通过乒乓球科学小报告、小发明、乒乓球创新玩法、“我为世乒赛设计赛程”、球台的测量与计算、与乒乓球有关的数学题征集活动,引导孩子们探秘于知识的海洋,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在班歌班徽的创作、乒乓球小品、舞蹈创作与表演中,学生的创造灵感得到升华,一个个故事情节,对学生就是一种规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首首激昂向上的班歌就是师生精神的升华。在中山市第四届体育节上,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乒乓球操舞,就是高小师生智慧的结晶,是学校精神的凝练。
以球怡情,超越自我
通过开展乒乓球文化拓展与德育的有效整合的研究,学校充分挖掘百年老校的内涵,围绕明显优于同类学校的乒乓球特色项目,通过具有个性化的外显环境、校本化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让全校师生在与乒乓球的亲密接触中,在实实在在的文化拓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感悟乒乓文化并受其滋养,在春风化雨中拓宽师生的文化视野,陶冶师生的情操、启迪师生的心灵,实现自我超越。
首先,熏陶环境。在学校操场最显眼的位置,悬挂校友江嘉良载誉归来的巨幅宣传画,上书“世界冠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拼搏才有希望”;在学校橱窗、各楼层走廊、文化走廊、课室门前等处,悬挂乒坛健将的雄姿,介绍他们成长、成功的艰辛历程。其次,引领行为。学校要求师生要深刻领会乒乓球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形成团结进取、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以乒乓精神引领教育教学行为。再次,提振精神。学校要求师生在国球精神的感召下,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高小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与提升,个性得到张扬,在历次举行的全校性文艺、学科竞赛、社会公益等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自主性很强,能自发组织并编排节目,他们的表现出乎老师们的意料。与此同时,学校的校风、学风得到改善,教学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高小学生的健康、喜悦和幸福,从他们朝气蓬勃的笑脸上可以感受得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进步,正是乒乓球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推广在高小开出的绚烂花朵。
【黎爱珠,广东省中山市高家基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