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姓名协会”吗
2015-06-18林思奇
林思奇
尽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会以貌取人,但实际上,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行为。对某些人来说,外表还是他们评价他人的唯一标准,品德、性格等等这些完全不入他们的法眼。现在,我们统称这群人为“外貌协会”。其实,像“外貌协会”这类的“协会”,社会中还有很多,“姓名协会”便是其中一个。
“姓名协会”顾名思义,是指根据姓名来判断一个人。仅仅凭姓名来评价一个人,这听起来挺夸张,可是它却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真实存在。我们在人群中要挑出“外貌协会”的人很容易,在聚会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很大方地告诉你,自己是此协会的“骨灰级”成员,只喜欢帅哥美女。但是,要挑选出“姓名协会”的人就不大容易了,因为即使是“姓名协会”的资深成员,他或她也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还有个“看名字下菜碟儿”的习惯。
受欢迎的“柱子”
如果老师告诉你,不久后将有一名叫柱子的同学转到你们班上来,听到这个名字后,你会对新来的转校生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好吧,这个名字是挺土,但除此之外,你会不会觉得这个柱子同学将会很受大家欢迎,而且,还隐隐觉得他应该是个既亲切又老实的好人呢?十之八九你可能会这么想。
这仅仅是一种错误的直觉吗?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实“柱子”受欢迎是有点儿依据的,因为一个人的名字越简单、越好读,就越可能被人喜欢。为什么这样的名字会惹人喜欢呢?这与大脑的倾向有关。研究者发现,比起复杂难懂的东西,大脑更容易对简单易懂的东西产生好感,并且,这种感觉似乎是天生的。
一个人的名字好不好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实验发现,大约每100个人中,就会有40个人仅仅因为“柱子”的名字好读而对其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40%可是个不小的比例。
若是同学对转校生“柱子”产生好印象,那么将有助于柱子快速融入新的校园生活;而老板若是对柱子产生了好印象,那么柱子就将很快拥有一份好待遇。所以,姓名还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尽快找到一份新工作,而这一点对移居到国外的人来说尤其重要。20世纪早期,大批劳工移居到了美国。到美国之后,这些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自己取个新名字。德国研究人员对这批移民做了统计后发现,那些把自己名字简单化、本土化的移民在劳工市场上更受欢迎。
事实上,名字简单与否,好不好读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评价,还影响着我们对其他有名字的东西,比如公司及产品的评价。一个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名字也会给一家公司或者一件产品带来好运,比如谷歌搜索就是一个靠简洁取胜的好例子。
姓名是一种文化信号
那么,对于同样简洁易读的名字,比如柱子和艾米丽,我们会产生怎样的不同印象呢?这就与姓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相关了。
其实,除了喜欢简洁易读的名字,我们还喜欢与自己的文化相贴近的东西,这与大脑与生俱来的喜好无关,而与我们本身的喜好有关。如果你是一个英国人或者美国人,那么,在“柱子”和“艾米丽”之间,你可能更喜欢“艾米丽”,而且,你也会觉得“艾米丽”比“柱子”更亲切些。相反,如果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那么,你更可能对“柱子”情有独钟。这就是姓名的文化信号在起作用。
事实上,姓名作为一种文化信号,它显示了我们的种族、宗教、社会圈和社会经济背景。一个人的名字越有特色,其他人就越有可能从他的名字当中获得有关他的文化信息。比如在美国,那些听起来更有特色的黑人名字,逐渐成为了经济水平低的标志。
2004年,美国经济学家曾针对信息专栏的招聘广告制作了5 000多份简历。他们把这些简历依照种族分了两类,一类用“白人化”的名字,比如迈克、皮特、玛丽,而另一类采用“黑人化”的名字,比如玛莎、琼斯。之后,他们把这些虚拟的简历投给了雇主。结果,他们发现,大部分白人雇主都更偏好那些“白人化”的求职者。在资质相差无几的条件下,拥有“白人化”名字的求职者与那些“黑人化”名字的求职者相比,收到了更多雇主的回复。而另一项关于移民的研究也发现,相比没改过名字的移民,将自己名字本土化的移民从雇主那里拿到了更高的薪水。一个名字成为了一个孩子有别于他人的标志,然后,这种标志又通过姓名反过来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人生。这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经常自诩为理性的生物,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依靠更多的却是直觉。虽然因姓名所产生的直觉不可能像能力那样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到可以左右我们的人生,但是,姓名也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或者为我们的人生之旅添点麻烦。一个人的名字很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几个字,更是一种“你是谁”的信号。
编辑/王一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