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2015-06-18郑金贺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破解第三方物流管理创新

郑金贺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活跃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的物流产业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期,发端于欧美国家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概念也被引入到我国的物流管理体系当中,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还相对弱小,信息化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滞后,运营成本管控不善,因而在面对国外跨国物流企业时显得缺乏竞争力,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决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相关概念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将管理创新的概念引入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之中,提出了管理创新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破解;管理创新

物流一直被称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它最早出现在美国阿奇·箫所写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15年)一书中,最初的表述为“实物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1935年由美国销售协会正式命名为“物流”。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使得物流业与物流管理模式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而作为现代物流全新形态的第三方物流也随之而来,并成为物流理念和实践的宠儿。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市场发育也趋于成熟。而反观我国便会发现,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走出困境促进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得到健康发展,如何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物流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定参考,笔者试图将管理领域的管理创新的概念引入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模式构建之中,希望以此来构建一种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范式,以促使企业运行效率提升、管理模式优化,从而最终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一词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管理形态,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同时受到了产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被广泛使用和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至今在其定义上未形成一个明确的、能够被普遍认同的认识。我国在2001年发布的《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本文也认同这一定义,在这一定义中将商品交易作为界定第三方物流的参照,即第一方是商品的卖方、供应方或发货方;第二方是商品的买方、需求方和收货方;而第三方是指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企业。因此第三方物流是有别于“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的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其本身并不拥有商品,也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第一方或第二方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盟约为基础的系统化、差异化的高效物流代理服务,而且其提供的物流服务既可以是物流系统设计、信息管理等高层次物流服务,也可以是运输、餐厨等基础性物流服务,因而又将第三方物流称作“合同契约物流Contract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物流领域最为常见的运行模式,也是近几年来供应链管理最常用的一种物流形式。

2.管理创新理论概述

管理创新的概念最早发端于国外,但在国外却未能像技术创新一样引起学者的重视,相关研究也较少。而在我国最早由荷明杰和常修泽教授提出并明确了管理创新这一概念,他们认为“管理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常修泽则指出:“管理创新指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企业采用的新的管理方式或方法的引入,它是组织创新在企业经营层次上的福射。”此后国内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归纳,认为管理创新就是在应用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或工具,对生产和服务系统进行重构或整合,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效益与竞争力创新活动,管理创新在内容上主要包含了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思想层面体现为管理理念的创新,而实践层面则体现为战略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等的创新。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信息化管理滞后

一是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重视硬件系统投入而忽视软件,没有认识到软件在提高物流效率上的关键作用,同时很多企业在信息化上存在急切的心理,要求信息化的实施立即就能产生效益,否则就减少后停止投入,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二是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没有总体规划,在面临信息化需求时,只注重眼前或局部的问题,而缺少整体的规划布局,导致整个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及各个节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三是物流信息管理还处于安全威胁之中。物流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及防范机制严重缺位,物流信息的操作缺乏规范性,导致物流信息安全事件频发。

2.人力资源管理滞后

一是未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规划机制,缺乏完善的用人计划、培训计划以及相关预算机制,导致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二是尚未形成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由于受物流企业网络化、分散化的组织结构限制,使得物流企业员工的培训实施不到位,且培训方式、内容的适宜性不好。三是未形成合理的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制度。在绩效考核时忽视对员工的激励,未能发挥出员工创新争优的积极性,并且在很多企业内部还存在应酬等级论资排辈的现象,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

3.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一是未形成明确的营销策略。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还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生存是这些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又加上整个物流行业还未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致使这些物流企业出于生存动因而走价格策略,没有将客户营销作为开拓市场的竞争策略。二是未建立健全的营销组织机构。没有明确的营销策略导致了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忽视了专职的市场营销部门的重要性,大多数只是通过客户服务部门来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部门职限不明,导致企业的整体营销能力薄弱。

4.运营成本管控不善

一是成本管控意识淡薄。大多数物流企业没有把成本管控作为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之中,因而很少有物流企业制定了和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战略,只将关注点放在了会计成本上面,而忽视了企业资源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导致物流企业的固定成本居高不下。二是企业内部运作成本高。由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及内部管理不科学、运作不规范及资源利用率不高,引发了资源浪费和资源闲置并存的现象。

三、破解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问题的管理创新模式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想破解这些问题,必须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中引入管理创新模式,从而促使物流企业提高物流生存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1.灵活采用管理创新措施

(1)管理理念创新

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摒弃传统的以运输、仓储为主的落后观念,树立现代化物流理念,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理念创新。一是要创新物流服务理念,着力树立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观念。一体化物流服务是站在系统化的高度,对物流活动中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统筹协调,而摒弃过去的仅对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单纯的汇总。二是要创新人力资本观念。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要树立人本理念,加强员工培训,改善培训形式与内容,不断提高和激发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动力。三是要创新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要和客户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摒弃将客户视为对手的“零和博弈”式思维方式,树立“双赢”和“多赢”的经营理念。

(2)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结构创新,首先,要通过并购整合来实现资源和资金的集合、人力资源、客户资源和市场资源的全面优化以及技术进步。其次,要强化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和力度,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为主的传统服务基础上,提供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等服务;最后,针对物流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有必要成专职的部门,分别负责信息化及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而且最为迫切的是物流企业需要成立市场营销机构,以打破目前市场营销能力薄弱的局面。

(3)技术手段创新

首先,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运输和仓储设备,通过引进射频自动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设备等,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并逐步建立无线仓储管理、货物自动分拣、货物跟踪等自动化系统,提高物流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高效的物流服务。其次,要加大软件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起物流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及时收集和发布买卖双方的供需信息,促成网上交易和互动,充分实现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完美结合。

(4)市场创新

首先,要制定清晰的市场营销战略,重视顾客导向,加强顾客服务,并在战略的指导下,拓展服务区域,建立物流服务网络,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并建立适合的集中控制物流服务网络,也可以通过区域合作,与其它地区的优秀物流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等方式建立一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物流服务网络。其次,物流服务的核心就是合作,合作的前提就是诚信,物流企业应增加品牌建设投入,重视企业形象树造,通过良好的企业形象消除客户疑虑、增强信任,实现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从而不断开拓市场,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2.合理选择管理创新模式

管理创新主要有引进型、集成型、原创型等三类模式,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从中选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其中,引进型管理创新模式是根据自身实际引入一个已经成熟的管理体系技术,由于我国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在解决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在低投入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成效。集成型管理创新模式是将各种有益的管理方法、手段进行集成,并对各个管理创新的要素和管理创新的内容进行优选,这一模式成本较高,因此比较适合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最后,原创型管理创新是指物流企业提出前所未有的管理理念、方法或技术,这种模式通常由少数企业率先进行实践,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对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而言并不适合。

3.加强管理创新过程管理

一个先进的或成熟的管理体系的引进或集成,要想成功必须在实践过程中对其及时调整和管控才能使其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并收到预期的效果。物流企业在管理创新中需要强化的过程管控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要通过宣传、激励等措施,确保管理创新创意不断涌现,从而企业员工积极的参与到管理创新之中,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克服管理难题,完善自我。二是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创新决策机制,避免为创新而创新,要确保创新的针对性和效益性,并通过建立创新创意的评审机制,避免管理创新的盲目性。三是要建立管理创新试实施、发现问题、反馈、修正、完善和正式实施的闭环管控机制,确保管理创新活动真正产生效益,也为后续的管理创新活动提供经验和教训,最终达到真正解决企业面临的各类管理问题的目的。

四、结束语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刚刚起步,市场规模还不大,但发展速度快,企业数量、规模扩张快,在各方面基础都比较薄弱,各种物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认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有必要大力提倡和推动管理创新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对策,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和物流企业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三方物流也将会更加完善,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冰洁.当代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2]刘玉莹.客户导向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定位研究[J].物流科技,2011(04).

[3]李严锋.国外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及经验借鉴[J].物资流通研究,2010(11).

[4]崔淼.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的生成机理研究大连[D].大连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破解第三方物流管理创新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公司僵局的破解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如何破解县域中小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国外第三方物流行业现状分析
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信任障碍和破解思路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破解”八项规定,民间“智慧”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