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被遗忘之后还剩什么

2015-06-17阎文媛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刘老师王老师新课程

阎文媛

2014年4月17日下午,在我校进行了高效课堂生物学科的观摩课活动,我组王老师与51中刘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展示。

此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生长素的发现”,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本节内容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课后授课教师、听课教师与市教科所专家一起进行了评课。笔者将评课意见综合整理,同时进行了反思。

一、评课意见

1.两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共同优点

(1)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了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探究思路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均达成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都能够对教材进行适度地挖掘,依照科学探究的原则和方法,层层递进式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授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的环节设计各有特色,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4)都精心设计了课堂练习,体现了学中练的教学意识。

(5)都利用了多媒体课件,通过辅助教学,为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较熟练。

2.对两位教师有如下的具体评课意见

(1)27中王老师的优点: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精练;提前引导学生进行小麦种子的萌发实验,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让学生直接体验生命的过程,渗透了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建立科学探究的思路。充分利用学案进行预习,并在课堂中进行了检查纠错;在达尔文实验中循循善诱,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缺点:在整节课中,学生活动的时间较少,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讨论,因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课堂练习占用时间稍长。

(2)51中刘老师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年轻教师的优势,授课富有激情,课堂较为活跃;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努力地设法使学生融入,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应变能力很强,语言幽默;对某些细节的处理深入浅出;留给学生较多的自主思考和活动时间。缺点:板书条理不清晰,个别语言不够准确,学生活动前紧后松。

二、评课反思

1.教学理念决定教学层次

新课程倡导“提高生物学素养”“探究性学习”。本节课是体现这种理念的最佳载体。面对这样一节课,如果仅仅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那就是低层次知识传授。而两位教师显然都侧重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方法的介绍、生物科学发展史的追溯,体现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执行,属于更高层次的教学。

这样的教法,回答了一个问题:当学生遗忘了知识点之后,我们的教学,还能够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恐怕这个时候留给学生的才是我们真正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在这节课中,应该就是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方法以及探究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方面,两位教师各显神通。

27中的王老师提前买种,教学生萌发小麦种子并进行观察,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王老师的这一做法很好地诠释了杜威的建构主义理论——“做中学”。51中的刘老师利用动画进行模拟,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再现了植物向光生长的过程。在富有激情的讲解过程中,对学生循循善诱,组织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两位教师均达成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教学模式”的引领作用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是基于两校的两种教学模式下展开的。27中的是“6531”模式,51中的是“121”模式。两校教学模式同被市教育局选中为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在笔者看来,27中的模式更加侧重于理念和环节,留给教师个人更广阔的操作空间和发挥余地。而51中的模式明确了课型及要求,对具体的操作更加严格和细化。两者最根本的目的都是打造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为了学生的发展。

曾有一段时间,我们也质疑过课改过程中是否有必要设置一个这样或那样的模式,经过评课中的讨论,参与教师和有关专家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在课改的初始阶段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习惯的改变是困难的,我们都知道,擦去白纸上原有的印痕再作画比在白纸上直接作画更困难!许多教师还一时难以摒弃原有的固化了的旧方法、旧习惯,所以,制订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模式,去改变和重新塑造教师的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

两位教师在各自的授课中均对本校的模式有所体现。例如,51中的刘老师对第一个10分钟环节的利用和把握,就是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相关问题达到相关知识的自我完成。27中的王老师提前布置了预习,有对知识点的预习,也有对探究实验的预习,连同授课环节一起,充分体现了“6531”模式所要求的5个环节。

3.教学教学行为的改变

许多教师认为自己已经在观念上贴近了新课程,但是在行为上还难以执行和体现。如何打开教师的自我束缚,在课程的设计上更加贴近新课程呢?在评课时,听课教师一致认为,两位授课教师恰恰是这样,在教学设计上有着新课程的理念,但在授课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讲课”成分,讲得多了一点,学生的活动还不够多,对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没有充分进行下去。

其实,这也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学生活动多,课时不够;学生活动过程中对许多问题的探究深度达不到,难以完成知识教学;探究活动往往拖沓了教学环节等等。新课程的教学任务重、内容多,是令广大教师难以放开学生的一个因素。但是,打开教师的束缚、充分让学生探究,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今后在这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在教学模式的规范和引领下,付诸行动,大胆进行探索和改革。

4.亮点和遗憾并存

教学是一门永远留有遗憾的艺术。作为王老师的同科教师,笔者亲历了教师的备课环节,教师本身有着新课程的理念,备课思路清晰,但是在实施课的环节上仍然缩手缩脚,没有大胆全部让学生来完成。王老师虽然提前布置了萌发小麦种子的实验,但在课堂中却没有充分地利用下去,而刘老师虽然整节课充满了激情,有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但在后半节课中,也没有更加深入地让学生探究下去。瑕不掩瑜,留有遗憾,才更有变革的动力。

两节观摩课,像两面镜子,映射着我们的不足,也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通过高效课堂观摩课及评课活动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两校的教研活动,使我们在反思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新课程理念,更加贴近新课程。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刘老师王老师新课程
奇妙的旅行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有趣的动物
幽默的刘老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们班有多少人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