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PD发展中CT测量与肺气肿的相关性

2015-06-17徐广柳月珍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13期
关键词:肺气肿阻塞性容量

徐广 柳月珍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中肺气肿变化规律及其CT测量量化指标与肺气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CT测量两组患者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观察组中,不同肺功能程度患者在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肺功能下降程度的加重,各项量化指标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结论 临床可以利用CT测量量化指标来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肺气肿的变化情况,且随着COPD发展,肺气肿程度不断加重,其变化情况和患者肺功能分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肿;CT

[中图分类号] R8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3-001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discipline of emphysem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and relativity of CT quantitative index measurement and emphysema.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1 to May 2013 were selected, and 10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the used of CT in patients with lung volume measurement groups, emphysema capacity, emphysema index changes. Results The lung capacity, emphysema, pulmonary emphysema capacity index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0.05). The differences of lung capacity, emphysema, pulmonary emphysema capacity index of pulmonary funct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all P<0.05).And all of the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gree of decline of lung function.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an use CT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to monit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physema,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PD, emphysema degree is increasing, there is a certai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grades of patients.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Emphysema; 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1,2]。肺气肿是COPD临床十分重要的特征,利用CT扫描方式,特别是CT肺功能定量测量,不仅可得到各项肺气肿情况的量化结果,有效显示病变定位、定性以及定型,同时还能早期发现该病的细微变化,更好地掌握病情发展等[3]。近年来,采用CT检测COPD气道病变和肺气肿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通过CT测量COPD肺气肿变化规律及其与肺气肿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而本研究中,从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中肺气肿变化规律及其CT测量量化指标与肺气肿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47~81岁,平均(51.12±2.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4]。患者临床均表现出咳嗽、咳痰,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伴有慢性支气管炎21例,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18例,排除肺结核和血液系统疾病者以及精神异常者和妊娠妇女。另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6~82岁,平均(52.41±1.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学相关部门同意,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研究相关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取仰卧位,两上臂上举进行诊断,利用螺旋多层CT扫描机(SOMATOM SPIRIT,德国西门子),在HQ(高质量)扫描模式下进行胸廓入口直至包完肋膈角,重建后得到容积数据,并将数据传至工作站。其中CT的电压为120~140 kv,螺距为15∶1,层厚和层距分别为1.5 mm,视野为350 mm,矩阵为512×512。然后由2名医师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lllction,MPR)、曲面重建(curved plannar reformation,CP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仿真内窥镜(vitural endoscopy,VE),并由3名资深医师负责进行分析[5]。其中肺气肿容积和肺容积的测量主要采用多层螺旋CT机的容积测量软件进行分析。

1.3 肺功能分级标准

按照WHO 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为:①轻度:FEV1≥预计值的80%;②中度:FEV1为预计值50%~79%;③重度:FEV1预计值的30%~49%[6]。由 2 名资深呼吸内科医师负责分级。

1.4观察指标

①肺容量;②肺气肿容量;③肺气肿指数。肺气肿指数=肺气肿容量/肺容量,单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比较

观察组的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不同肺功能程度观察组患者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比较

经肺功能分级,观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分别为19例、37例、44例。不同肺功能程度患者在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着肺功能下降程度的加重,各项量化指标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同肺野平均肺密度值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各个肺野平均肺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是以不完全逆转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肺部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7,8]。尤其是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临床大多会表现出气促程度加重以及咳嗽增加,并较易伴有各种严重的炎症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病死率极高[9]。COPD病理变化主要包括有肺气肿和支气管炎,其中肺气肿主要是指以远端气腔内的持续异常性扩大为临床表现的病理现象。目前临床诊断COPD主要依靠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以及肺功能检查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作为评估依据。而多层螺旋CT技术能够清楚显示肺小叶结构以及小气道形态学变化情况,从而能够为COPD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3.1 CT 检测COPD 患者的肺功能

随着CT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后期图像处理软件的广泛应用,现如今,CT扫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对各种COPD的诊断之中[10]。CT扫描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全肺实现螺旋扫描,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呼吸幅度变化而造成的误差。利用CT 技术可较为清晰和直观地显示出患者的肺部组织及形态变化情况,并监测各种定量指标。本研究中对所有研究对象予以多层螺旋CT扫描,先利用螺旋CT扫描机进行扫描和重建,然后利用工作站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仿真内窥镜(VE)。其中,二维重建是在多个连续的横断面图像相互叠加的基础之上进行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的,并经过相应处理,可以实现对选定平面的图像重组。而三维重建技术则是利用特殊软件在工作站上对获得容积数据进行图像重建[12]。本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同时采用吸气相进行,不仅能够为日常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扫描时间大约也在5~6 s完成,患者耐受性好,同时通过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从肺底向肺尖扫描,以最大程度减小呼吸运动对扫描成像的影响。

3.2 CT 量化指标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肺气肿指的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持久性扩大及气腔壁破坏,是COPD临床十分重要的特征[13,14]。另外,有关学者研究表明,肺气肿是COPD疾病的主要病变之一,如果临床不及时对COPD患者肺气肿进行评估,将会随着COPD疾病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肺功能的测定多数是反映肺病理生理状态,而肺部组织的破坏在30%以上才会出现肺功能改变。目前临床定量诊断肺气肿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肺功能检查,但是此种检查方式主要是反映肺的病理生理状态,是反映整个肺的功能,只有在大量呼吸性细支气管遭到破坏时,才会发现异常现象。而CT量化指标扫描量化指标不仅能够有效显示没有影响整体肺功能的局部肺气肿,另外由于肺气肿的分布也对临床表现有所影响,而如果肺气肿发生在上叶,及时发现严重的破坏现象,其临床表现也非常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观察组中,不同肺功能程度患者在肺容量、肺气肿容量、肺气肿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肺功能下降程度的加重,各项量化指标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提示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肺气肿变化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其中,肺气肿指数是肺气肿容量和肺容量的比值,可较为直接反映出肺气肿的严重程度[15]。利用CT技术可得到十分立体、直观的图像和各项量化指标,使医师能更清晰地观察到肺部病变情况和空间关系,有利于进行分型和临床预测,以更好地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定量CT在CT图像基础上对肺功能进行评估,不仅能够有效实现CT形态和功能的有机结合,同时定量CT还能根据形态学对肺气肿进行诊断,对于肺气肿手术的确定和评估等也具有重要作用。而定量CT肺密度测定还能够有效弥补单纯形态学检查对小气道检出率低和主观性大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肺气肿诊断率和敏感性。

3.3 研究体会

除了肺气肿以外,COPD 患者的病理改变还包括其他一些方面,如大、小气道慢性炎症反应等。而利用 CT扫描检查无法较为直接显示出患者小气道的病变情况,还需要通常进行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的影像和容积分析[16]。但是,本研究只对肺气肿变化规律和肺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另外,由于临床患者在实施CT扫描诊断中,由于辐射问题,目前临床上还未将此技术广泛应用于COPD患者肺功能诊断。因此,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更加深入全面的分析。

综上所述,临床可以利用CT测量量化指标来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过程中肺气肿的变化情况,且随着COPD的发展,肺气肿程度不断加重,其变化情况和患者肺功能分级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CT检查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以及无创性,因此临床可以用来进行病情观察等,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进行手术后疗效评价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鸿美,鲍春英,刘泽宇,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C反应蛋白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63-65.

[2] 唐明贵,张军伟,王红阳,等. 大剂量沐舒坦持续泵入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叶切除术术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7):86-87.

[3] 杨士芳,高兴林,吴健,等. 多层螺旋CT肺气肿指数在预测COPD急性加重风险中的应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6):676-680.

[4] 宋代黎,邱亦萍,江成养,等.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34-36.

[5] 隋昕,宋伟,薛华丹,等. 吸气呼气双相CT扫描三维定量分析肺容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9):796-800.

[6] De Jong WU,De Jong PA,Vliegenthart R,et al. Association of COPD and smoking status with bone density and vertebral fractures in male lung cancer screening participants[J]. J Bone Miner Res,2014,29(10):2224-2229.

[7] Al Faraj,Shaik A,Afzal S,et al. MR imaging and targeting of a specific alveolar macrophage subpopulation in LPS-induced COPD animal model using antibody-conjug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J]. Int J Nanomedicine,2014, 24(9):1491-1503.

[8] 龙瑜琴,程晓明. 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66-168.

[9] 汪电雷,张弦,陶秀华,等. 化痰降气胶囊对COPD模型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功能和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7):955-959.

[10] 田媛,马少林,张叶娜,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形态学的CT三维重建技术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2):94-99.

[11] 石林波,李小兵,叶晓金,等. 多层螺旋CT在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9):96-97.

[12] Hjalmarsen A,Brenn T,Jongsma Risberg M,et al. Retrospective survival in elderly COPD patients receiv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A study including maintenance rehabilitation[J]. BMC Res Notes,2014,7(1):210.

[13] 程挺,程齐俭,周敏,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改变的CT评估——不同层厚及卷积函数重建对其与肺功能相关性的影响[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9):1419-1425.

[14] 尹子铭,高莉,王霄英,等. 64层螺旋CT肺容积成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3):184-187.

[15] 管宇,张铁峰,范丽,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56iCT肺实质灌注成像的定量评估及与肺功能、气肿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6):902-905, 927.

[16] 隋昕,宋伟,薛华丹,等. CT双相扫描三维定量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肺功能与常规肺功能的关系[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5):405-409.

(收稿日期:2014-12-15)

猜你喜欢

肺气肿阻塞性容量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
201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改进等效容量法在含风电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右旋糖酐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肺气肿临床观察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