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地区胃病患者饮食及行为习惯调查分析

2015-06-17张馨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13期
关键词:饮食习惯行为习惯

张馨等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病患者饮食及行为习惯中可能存在的导致胃病的因素,为进一步进行饮食及行为习惯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以自填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 结果 性别、BMI、饱腹情况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文化程度、进食速度、饮食口味、暴饮暴食、吃饭时看电视或手机、吃剩饭、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物、吸烟、饮酒、饮用水、蔬菜摄入、水果摄入情况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年龄和文化程度是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饮食和行为是影响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胃病患者;健康居民;饮食习惯;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3-009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etary intake and lifestyle risk factors that could cause gastric diseases in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ntervention. Methods Combined self-administered with face-to-face interview, the survey was performed using 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BMI, satiety(P>0.05), while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education level, the speed of eating, tastes, gluttony, watching TV during dinner, eating leftovers, chilled or frozen food, smoking, drinking, water source, vegetable intake, fruit intak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 Conclusion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were risk factors for the presence of gastric diseases; the dietary intake and lifestyle risk factors were particularly strong risk factors.

[Key words] Gastric diseases; Healthy residents; Dietary intake; Life style behaviors

胃病是许多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的统称[1],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胃病发病率的调查显示:我国2004年发病率为73%[2]。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和环境污染的加重,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市由于其特殊地理环境及当地居民传统饮食习惯,以致长治地区胃病及胃癌高发。对于胃癌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但再早也是对“已病”患者,如果从消化系统癌前病变着手,积极进行干预及阻断[3],对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指导,尽可能控制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胃病的发病率,以达到远期降低胃癌发生的可能。本调查对住院胃病患者与健康居民的饮食及行为习惯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12月期间当地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胃病患者及当地社区20岁以上健康常住居民501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查阅文献,自制《长治地区饮食习惯调查问卷》,通过预调查和效度检验不断完善。调查员是接受专门培训的消化内科护士,以自填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一对一进行调查。有读写能力者,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自己完成,对于文化水平较低者,由调查员以访谈形式完成[4]。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50份,收回问卷535份,回收率97.3%,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93.6%。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状况、身高、体重等)、饮食习惯(进食速度、饮食口味、饱餐情况、吃饭时看电视或手机、吃剩饭、水果及蔬菜摄入等)、行为习惯(吸烟、饮酒、饮用水、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物等)。吃饭时看电视或手机、吃剩饭、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物用“经常、偶尔、从不”进行调查。水果及蔬菜调查采用食物频数法,使用“每天吃、每周3~5次、每周1~2次、每月1~3次、从不”来测量食用频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进行调查资料双份录入校正,Excel建库。根据有无胃病将全部参与调查的常住居民分成两组,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长治地区20岁以上常住居民501人。男265人(52.9%),女236人(47.1%),平均年龄50.8 岁(男51.9岁,女49.7岁)。胃病患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早期胃癌、胃癌术后)301例(60.1%),健康居民200人(39.9%)。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划分进行分段统计,样本中158例(31.5%)44 岁以下属于青年,194例(38.7%)45~59岁属于中年,149例(29.7%)60 岁以上属于老年。根据我国BMI定义标准[5],样本中 27例(5.4%)BMI<18.5 kg/m2属于体重偏轻,257例(51.3%)18.5 kg/m2≤BMI<24.0 kg/m2属于体重正常,179例(35.7%)24.0 kg/m2≤BMI<28.0 kg/m2属于超重,34例(6.8%)BMI>28.0 kg/m2属于肥胖。两组人群年龄、性别、文化程度、BMI在两组人群间的分布见表1。经检验,性别、BM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显著(P<0.01)。

2.2调查人群的饮食习惯

患病组与健康组人群比较,饱腹情况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食速度、饮食口味、暴饮暴食、吃饭时看电视或手机、吃剩饭、蔬菜摄入、水果摄入情况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调查人群的行为习惯

患病组与健康组人群比较,吸烟、饮酒、饮用水、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物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患病组年龄普遍大于健康组,而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健康组。据调查胃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大有所升高,而文化程度越高,胃病患病率越低[2]。在性别、BMI、饱腹情况基本无差异的基础上,发现胃病患者饮食及行为习惯中存在进食速度快、饮食口味重、暴饮暴食、吃饭时看电视或手机、吃剩饭、蔬菜、水果摄入不足、吸烟、饮酒、喝不洁水、没有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物的习惯十个危险性因素。

进食速度快是公认的胃病危险性因素,但“快”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将就餐时间分为四段进行调查,发现胃病组的就餐时间大多在10分钟以下,如果把就餐时间延长到10分钟以上是否有益于胃病的防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饮食口味对胃病的影响是本次研究的一个因素,饮食口味重是胃病的危险性因素,可能是由于高盐食品引起的胃黏膜屏障损伤。多数研究注重三餐规律与否,而忽视了暴饮暴食对胃的影响,本次研究发现暴饮暴食是胃病的危险性因素,原因可能是暴饮暴食加重了胃的负担,破坏了胃酸分泌的规律性,影响胃正常的活动与功能,增加无规律性胃液浓缩对胃壁黏膜的刺激[6]。吃饭时看电视或手机是本次研究的又一个因素,患病组“经常”看电视或手机,有研究表明人在吃饭时看电视或手机,使胃肠道血液供应减少,还容易呛饭和咀嚼不细,长此下去,胃功能减退,引起胃病[7],与本次研究是相符的。但看电视或手机会使就餐时间延长,是有利于胃消化的,消化时间与血液供应哪个对胃消化影响更大需要进一步研究。吃剩饭是胃病的危险性因素,剩饭中的淀粉加热会发生糊化,胃对这种糊化的淀粉水解、消化能力显著降低。此外,剩饭易被葡萄球菌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8]。每天摄入蔬菜、水果是胃病的保护性因素。蔬菜水果中广泛存在多酚类(如鞣花酸、阿魏酸)可能具有防癌作用,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异硫氰酸盐和吲哚类对消化道癌可能有预防作用[9]。吸烟是胃病的危险性因素。有研究表明吸烟增加胃病的发病率,降低胃病的治愈率,原因是尼古丁能作用于迷走神经系统,破坏正常的胃肠活动,使幽门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使碱性的胆汁易于返流胃部,破坏胃黏膜[10]。饮酒是胃病的危险性因素。长期饮酒可致胃黏膜上皮化生[11]。乙醇代谢产生乙醛和自由基,乙醛具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可与DNA和蛋白质相结合,破坏叶酸,引起继发性过度增生[12]。本次研究未将吸烟、饮酒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每日吸烟、饮酒情况将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还发现饮用不洁水是胃病的危险性因素。患病组存在饮井水现象,而饮井水是胃肠上皮化生恶化的独立危险因子[13]。本次研究发现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物是胃病的保护性因素。冷藏或冷冻保存食物是为了食物保鲜,不让食物变质,变质的食物中有繁殖的微生物,各种营养素被酶分解的同时产生有害物质。有文献报道,在那些长期使用冰箱的人群中,胃癌的发病率显著下降[14],与本次研究是相符的。

胃病是可以通过干预不良饮食、行为习惯进行防治的,因此胃部不适人群要延长进食时间,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吃饭时不看电视或手机,不吃剩饭,每日摄入蔬菜和水果,不吸烟、不饮酒,喝净化水,食材及时冷藏或冷冻。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养成良好的饮食及行为习惯对治愈胃病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兰雄华. 基层医院慢性胃病的防治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137-139.

[2] 罗海霞,周丽青,杨晓莹,等. 某地区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5):102-103.

[3] 王韶峰. 消化系统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13.

[4] 李海朋,何帅,王慧,等. 胃癌患者直系亲属饮食行为习惯的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3):2410-2411.

[5] 周北凡.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我国成人适宜体重指数切点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6):431-434.

[6] 张栓虎. 中国居民饮食习惯与胃癌发病关系的Meta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18-220.

[7] 吕君秋. 吃饭时不宜看电视[J]. 解放军健康,2012,5(6):32.

[8] 李惠明. 吃剩饭容易得胃病[J]. 小康生活,2005,7(5):56.

[9] 陈君石. 蔬菜和水果的防癌证据[J]. 营养健康新观察,2002, 6(15):22-27.

[10] 赵洪义. 吸烟对胃病的影响[J]. 解放军健康,2007,7(3):15.

[11] Vakevainen S,Mentula S,Nuutinen H,et al. Ethanol-derived microbial production of carcinogenic acetaldehyde in achlorhydric atrophic gastuitis[J]. Scand J Gastroenterol,2002,37(6):648-655.

[12] Loguercio C,Tuccillo C,Federico A,et al. Alcoholic beverages and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viability:Effect on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damage[J]. J Physiol Pharmacol,2009,60(suppl 7):87-92.

[13] Leung WK,Lin SR,Ching JY,et al. Factors predicting progression of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Results of a randomised trial o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J].Gut,2004,53(9):1244-1249.

[14] Munoz N,Plummer M,Vivas J,et al. A case-control study of gastric cancer in Venezuela[J]. Int J Cancer,2001,93(8):417-423.

(收稿日期:2015-03-09)

猜你喜欢

饮食习惯行为习惯
七种饮食习惯让大脑老得慢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孩子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和遗传基因有关
远离七种不良饮食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戒除糖瘾先改饮食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6种“败性”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