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初中生经典阅读路
2015-06-17袁恒
袁恒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书籍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那些历经岁月考验,在无数文学大家的智慧汪洋中浸润过的文学经典更是激荡人心。
经典足以渗透人类的灵魂,它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最佳营养品。而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生的经典阅读情况堪忧,大多学生呈现出“不读”、“少读”和“乱读”的阅读状态,让教师们不禁为之忧虑和叹惋。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等多重原因:
首先,学校是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虽然教育界已经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制约尚未解除。在升学压力之下,众多学校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在学生的课业学习上,广大教师、学生为成绩、名次忙得人仰马翻。相当一部分学校缺少或者空置“图书阅览室”,也鲜少举办课外阅读的引导活动。为了升学竞争,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面对考试和分数的重压,学生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外补习,所以无暇、也无力去拓展视野,阅读经典。
其次,社会是诱导因素。当代社会的阅读材料丰富,接收信息方式广泛。相比文学色彩浓厚、需要反复咀嚼的经典名著,一些通俗的动漫作品和科幻、言情类小说等更受学生欢迎。这些书籍往往质量堪忧,有的文字错漏百出,有的语言粗俗,有的甚至充斥了黄色与暴力主题,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因为中学生辨别能力不高,这些书从内容上去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使学生为之沉溺。同时,由于学生可从网络、电子书等多途径接触、传播,以至教师、家长难以限制这类阅读。这对初中生的经典阅读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
再次,有些家庭感染了功利、浮躁的社会氛围,家长对中学生的经典阅读不能予以充分的重视,这也给了学生以不良导向。有的家长没有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有家长“唯成绩论”,只要求孩子一门心思钻研课本,认为其他的都是杂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故而反对课外阅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沉静下来阅读经典。
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在阅读经典时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所以即使阅读经典也往往是囫囵吞枣,不辨其意,并不能吸取其中的精髓;更有甚者,把书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奉为真知。例如:有学生在阅读《水浒传》时,并没有领悟到“忠义”,而是对其中的暴力色彩大加推崇与向往,这就使经典的阅读效果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这就更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帮助,使学生爱读经典、会读经典,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底蕴来提升自我的文学素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学业上给学生减压,为学生阅读经典“留空”。课业学习固然重要,但阅读经典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它关系到学生个体素质、文学修养的形成,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尽量减少课下家庭作业的数量,避免学生做机械的抄写练习,把节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阅读名著。此外,利用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这个学习版块,拉近经典阅读和语文课的距离,有效的保障学生实现基本的阅读量。
在教室设立一个小小的“阅读角”也是鼓励、引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的书籍把把关,多推荐一些经典作品;学生之间也可以分享图书资源,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第二,加强家校联系,突显经典阅读的重要地位。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告知经典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强调这个问题。这样就可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督促学生远离不良书籍,也可避免一些家长不明就里的阻拦学生阅读一切课外书。
第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我们不宜通过强迫的方式来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让学生心甘情愿的阅读,他们才能从中汲取到知识的精华。所以,我会从课上抽取一些时间开展经典阅读的相关活动,如:针对名著中的某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或情节,举办一次辩论赛,让同学们更深入的钻研文本;再如:选取同学们普遍阅读过的经典名著来布置作文或举办演讲活动,使学生可以畅谈读后感言,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活动剧了,学生可以在所阅读的名著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思维来自由创作表演。
最后,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极为重要。当学生积极投入到经典阅读中而不得其法的时候,会浪费大量时间,还可能会起到不良效果。所以,我着重从经典的内容与思想性、语言文字、人物形象塑造等几个角度引导学生阅读,以避免出现把经典只当故事书看以自娱的情况。
有人说,读书如登山,书读得越多,视野越开阔。经典阅读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尤为重要!面对当前校园内初中生经典阅读普遍缺失的现状,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务必要加以重视、积极行动起来,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争取成为学生经典阅读路上的指路明灯!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育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