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园图像史:作为文化符号的花园

2015-06-17谢斯曼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园艺天堂花园

谢斯曼

邱园里的异国建筑,如清真寺院、摩尔宫殿和中国风宝塔,印证了西方花园从单纯的权力与地位象征逐渐转型为社会文化启蒙工具的有趣过程。

英国人对园艺之痴迷,世人皆知。在英国境内,除了有不计其数的独立花园,还有全年接连不断的园艺活动。其中最负盛名的英国皇家协会切尔西花卉展,不仅是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园艺盛会,更早已成为贵族名流们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英国园艺风貌如此蓬勃的背后,少不了皇家协会的赞助人——王室的财力支持与文化推动。而这次在白金汉宫皇后画廊(The Queen's Gallery,Buckingham Palace)的主题展览“描画天堂:花园的艺术”(Painting Paradise:The Art of the Garden),无疑是英国王室花园情结的又一次美妙体现。

这是一个富有野心的艺术展览。来自英国皇家典藏的150多件展品,不论在数量、种类还是质量上都令人惊叹,而展览装置之精致程度也是一般临展望尘莫及的。以植物或庭园为主题的油画、素描、水彩、手抄珍本、书籍、版画以及多种多样的装饰艺术品中,不乏达·芬奇、丢勒、伦勃朗、塞巴斯蒂亚诺·赛利奥、法贝热等古代和现代大师名作。从如此繁杂的艺术品中梳理出脉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策展人瓦内萨·雷明顿(Vanessa Remington)因此选择了比较保守的方式,以时间为线索,试图还原西方的“花园”作为文化符号在历史中的角色演变。

花园与天堂(Paradise)的联系可追溯到大约2500年前。古希腊文史学家色诺芬根据古伊兰语“paridayda”(意为“有围墙的圈地”)造出了一个词“parádeisos”,用以形容波斯的皇家狩猎园。在波斯的各种手抄珍本中,封闭式的皇家花园是配图的常见题材。高墙之内,禽鸟争唼喋,流水带花香,爱侣们或在庭帐下或在池水边,欢惬非常。在沙漠之中有这样一片避世花园,说是人间天堂也不为过了。

当古希腊翻译家用“paradise”来形容《圣经》里的伊甸园时,这个词才真正被蒙上了一层浓重的宗教色彩。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里,有关花园的图像几乎仅出现在欧洲的宗教手抄珍本中,用以描绘人们想象中的伊甸园。然而,人类的想象往往是基于现实的,画师们笔下天堂乐园的形象,其实大多源于现世中的花园。珍本插图里频繁出现的隧道式荫棚(pergola)、铺满草皮的长椅以及喷泉,实际上都是中世纪欧洲花园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花园,在形态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基于对古典美的崇拜,从15世纪末开始,花园的设计里开始出现比较复杂的几何结构,在规模上也比中世纪时要大得多。此时摆脱了中世纪束缚的花园,其奢华面貌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巨大的水迷津、繁复的灌木和方尖碑造型是这个时期花园的最大特征。借用当时佛罗伦萨实际统治者、大公洛伦佐·美第奇(Lorenzo de'Medici Il Magnifico)的话说:“所谓天堂(paradise),不过就是最赏心悦目的花园罢了。在这个花园里充满了最令人愉悦的事物——树、苹果、花卉、生动的流水、鸟鸣——一切人类所梦想的快乐之事。”尽管大公美第奇提到了充满宗教象征意义的“苹果”,此时“paradise”这个词已经明显服务于人类情感和现实主义了,而这类颇有戏剧效果的富丽花园则成为欧洲各君主或贵族美化其权力与地位的最佳工具。与此同时,文艺复兴期间的地理大发现给外来植物品种的引进提供了条件,植物研究和园艺文化在欧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达·芬奇的植物学手稿与荷兰静物画潮流就发展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待到17世纪,欧洲花园的规模和形式比起之前两个世纪又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尽管各个地区对花园的装饰偏好不尽相同,夸张气派的形式设计是他们的共性。这倒也与巴洛克艺术风格相吻合:大片土地被抹平,存留的树木排列成轴线延伸到视觉灭点,巨大的异型水池装置有喷泉或层叠瀑布,而剩余的大部分平地部分则覆盖着仔细设计修剪过的花圃(parterres)。有趣的是,这个时期描绘花园的画作基本上都采取鸟瞰视野,这种通常用来描绘战争画的方式无疑是表现花园整体设计的平面感和对称性的最佳选择。英国园艺家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曾说:“人们说花圃就是天堂。”这种对压迫式园艺方式的盛赞,正面揭示了人类对控制自然的强烈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出现了四件荷兰制的青花瓷花瓶。虽然其形制与真正的中国青花相去甚远,但观者也可借此一窥巴洛克时期欧洲人对“中国风”(Chinoiserie)的理解和诠释。18世纪的欧洲社会对“洛可可风”和“中国风”这对双生儿的极致追捧自然也影响到了园艺设计的发展,本世纪源起于英国的风景式花园,在本质上糅合了古典派画家描绘自然景观的风格和中式园林的造景特点。著名的原英国皇家园林——邱园(Kew Gardens)的布局灵感就来自中国传统园林“移步换景”的风格。建筑设计师威廉·钱伯斯勋爵(Sir William Chambers)在错落的自然景观中插入各类装饰性建筑物,以期游园者在蜿蜒前行中能体味截然不同的景致,也算是借有一点“曲径通幽”的意思了。邱园里的异国建筑,如清真寺院、摩尔宫殿和中国风宝塔,印证了花园从单纯的权力与地位象征逐渐转型为社会文化启蒙工具的有趣过程。

18世纪之后的欧洲花园渐渐走向了温室化和乡村化的道路。以花卉植物为主题的装饰艺术品取代花园本身成为王室与贵族的新宠——大庭园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回了。展览对西方花园发展历程的还原也就停留在了20世纪初。不难发现,“花园”角色之变是与欧洲历史大背景的变化相吻合的。曾是权贵象征的私家花园能留存下来的,如今也大都成为面向大众的郊游景点。去贵族化的花园或庭园,虽神秘感不在,美丽和气度却依旧。英国王室举办的这次展览,一方面是对辉煌昔日的缅怀,另一方面也将园艺之爱化作一种国民文化情结,传递了下去。至于花园是否还是天堂,也许在展览之后,每个观看者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图片均由英国皇家收藏基金会提供,版权归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所有)

约翰·雅各布·沙克(Johann Jacob Schalch)画作《邱园》,约1760年

老扬·布吕赫尔(Jan Brueghel the Elder)画作《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

猜你喜欢

园艺天堂花园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系
园艺
天堂湿地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爱护小花园
天堂游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