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清丽地的治水之战

2015-06-16胡仁秾研胡熠烨

浙江人大 2015年4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湖州市重点项目

胡仁 秾研 胡熠烨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可近年来,这片“清丽地”却饱受污水困扰。自去年全省打响“五水共治”战役之后,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监督机制,在湖的人大代表也纷纷奔赴一线,打了一场漂亮的治水战。

自古以来,湖州傍水而居,滨湖而兴。但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日益恶化的环境,也让湖州饱受洪水、内涝、污水之患。

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一直是湖州安民兴业的头等大事。2014年以来,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独创“五动”机制推动“五水共治”,即三级人大联动、千名代表行动、网络问政互动、重点项目带动、问责问效推动。

近一年来,湖州市共有3000多位人大代表参加了相关执法检查、调研和视察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1500多条,力促全市“五水共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治水”有合力

——三级代表联动

时钟回拨到2014年4月14日。这一天,湖州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联合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就“五水共治”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决定采取市、县区、乡镇人大上下配合的方式,开展以防洪法执行情况、防洪排涝治污工作开展情况为重点的“五水共治”执法检查。

号令一下,全市人大及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奔赴相关检查、视察、调研现场。

“防洪排涝治污与民生息息相关,我们责无旁贷!”这是湖州市人大代表杭建萍在工作笔记上写下的治水心得。她深入巡查西苕溪梅溪段堤防建设情况,实地了解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了升级建设标准、配强技术力量等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落实整改。

针对德清县筏头乡后坞村的农家乐污水排放问题,市人大代表项明亚挨家挨户上门讲政策、劝治污,推动当地“农家乐”全面整治提升。

4月上旬,张天任等10位全国、省、市、县(区)、乡(镇)人大代表,向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发出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执法检查活动的公开倡议。

与此同时,湖州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也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推动形成了县区、乡镇、村三级互动,辖区内各乡镇联动的合力治水格局。德清县人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的决定;安吉县人大作出了设立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推进日”的决定;长兴县人大常委会成立4个执法检查小组,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实地检查,争当宣传员、战斗员、监督员、示范员;吴兴区人大常委会动员全区近千名人大代表开展“入百村走千企进万户”活动,广泛听取选民意见,实地查找污染源;南浔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及各委室负责人都亲自担任河长,每人负责一条河的治理任务。

截至2014年6月上旬,湖州市共有3725位人大代表参与了“五水共治”相关执法检查、调研和视察活动,各县区、乡镇街道人大组织代表走访群众19134人次,提出意见和建议1546条。

湖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坤民认为,这种纵向联合、横向联通、整体联动的监督方式,可以促进人大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最大限度发挥人大优势,从而形成监督推进“五水共治”的强大合力。

“治水”有推力

——重点项目带动

春末夏初之季,正是草长莺飞之时,也是江南水乡最惬意的季节,穿行在乡间田野常会随风飘过一股幽幽的清香。

2014年5月23日,风清云淡树翠,湖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一行迎着暖风来到湖州人民的母亲河——东西苕溪。可行至西苕溪的南潘断面时,检查组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却是比黄河还黄的苕溪,大家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东西苕溪是湖州市航运、行洪、排涝的重要通道,可由于沿岸矿山企业长年累月排放尾水,致使东西苕溪的水体变得混浊不堪,河道底部淤积大量泥沙,既大大削弱了其航运、行洪、排涝能力,也严重影响了湖州作为江南清丽地的美好形象。据检查组检测,西苕溪南潘断面和东苕溪东升断面的常年悬浮物指标均在1000mg/L以上,是太湖水的数百倍。当地百姓常言:“石头卖到了外地,浑水留给了自己。”

东西苕溪治理工程是湖州水环境治理的重点工程之一,事关全市水环境质量。“如果这样的重点工程都受利益驱动难以推进,又怎能完成年初制定的‘五水共治’计划?”检查组一致认为,当务之急一定要紧盯“五水共治”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已获批的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在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2014年5月底,湖州市政府各部门排出了包括环湖河道整治、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扩大杭嘉湖南排骨干水利工程在内的11个市级重点项目。与此同时,各县区也列出了一张重点项目清单,涵盖了骨干水利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市内涝治理等85个“五水共治”重点工程。

自那以后,湖州市人大常委会以“重点项目带动”为抓手,推动全市“五水共治”整体推进。

6月12日,市人大常委會组织部分代表对东苕溪导流港清淤工程进行了实地视察。

6月20日,市人大农委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赴安吉县梅溪镇梅溪村、章湾村和溪龙乡徐湾村等地,就农村污水治理情况开展调研。

7月10日、17日,市人大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到长兴县泗安镇、吕山乡、虹星桥镇实地察看了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等项目实施情况,当面听取当地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强力推进下,全市排定的96个重点项目被逐一攻破。截至2014年底,市级部门上报的1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8.7亿元,项目建设均完成年度任务,85个各县区上报的重点项目也已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东西苕溪整治工程,湖州市委以“四铁”精神,按“停小留大、停劣留优、以留补停”的工作思路,将全年矿山开采量从8600万吨压减至5000万吨以内。

“治水”有效力

——问责问效推动

防洪排涝工作季节性、突发性强等特点明显,不少干部群众存有侥幸心理,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够强;

农民对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不合理,畜禽养殖行为不规范,农村生活污水管网配套滞后,直排、乱排、渗漏等情况时有发生;

防洪排涝治污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规划制定和整治时常缺乏有效衔接;

…………

2014年7月29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执法检查组关于贯彻实施防洪法、推進防洪排涝治污为重点的“五水共治”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在观看了相关专题片后,与会常委会组成人员针对整治规划落地难、征地拆迁难、资金保障难、工程推进难、责任体系落实难等问题提出了系列意见建议。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除了执法检查报告与审议意见外,还梳理了28条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一并交由市政府研究办理。

与此同时,市人大农委、城建环资工委工作人员又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邀请省、市、县区人大代表,以明查暗访的形式,赴20多个生态循环养殖场、工业化治污点、违建猪舍拆除点和无害化处理收集点开展督查,督促政府将深化畜牧转型升级作为巩固“五水共治”成果的重中之重。

其间,全市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也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项审议、专题询问、重大事项决定等多种监督形式,围绕“五水共治”组织开展跟踪监督。

在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持续推动下,各级政府部门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从组建机制、落实责任、加强督查、宣传引导等方面入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治水”成绩单:

防洪水,围绕“强库、固堤、扩排”三大任务,四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太湖水厂及配套管网全面提速,共完成投资15.78亿元;

排涝水,以“消除城市内涝点”为重点,新建改造一批排涝设施,完成积水点改造25个,新建疏淤管网709公里,应急强排能力达1.12万立方米/小时;

治污水,坚持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治理“三管齐下”,完成206家企业落后产能淘汰,累计拆除生猪养殖棚舍288.8万平方米,完成乡镇、中心村生活污水截污管网301.8公里,提前完成近500公里的“清三河”任务;

…………

可湖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认为,2014年只是一个开始,2015年将是 “五水共治”的攻固年、关键年,他们将继续以“五动”机制推进“五水共治”不断深化,计划在今年汛期前组织听取政府关于整改情况的报告,并对其进行满意度测评,助推湖州市全面打赢“五水共治”这场硬仗,努力把“江南清丽地”建得更好。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湖州市重点项目
湖州市庚村阳桃规范化栽培技术
“五水共治”视阈下高校生态德育建设研究
My family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杭州“五水共治”公众参与调查与对策探究
顺势而为 勇担责任 发挥优势 学校召开“五水共治”专题工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