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种“折磨”都是祝福

2015-06-16张琦

大众健康 2015年6期
关键词:分内事张琦我会

张琦

在豆瓣网上有个讨论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小组中聚集着八万七千多个成员,他们热烈地讨论着父母带给自己的伤害,分享着对抗父母的经验。

凭心而论,我的父亲其实是个很勤勉的人,他永远比上班时间早半小时抵达单位,不管分内事分外事都尽心尽力,空闲时还要帮助祖父祖母耕种十几亩地。我读书时,不管多早起床,都能吃上热腾腾的早饭,每天的花样都不会重复;晚间伏案做题,父亲也总是随时待命,为我准备可口的宵夜。这些本来都可以成为我记忆里最温暖的细节,但与此同时,许多负性情绪也会汹涌来袭……在处理亲子关系方面,父亲终其一生都是一个新手,他永远不懂得回应孩子的情绪。当我兴冲冲地跑来跟他分享某种情绪的时候,得到的永远是他粗暴的拦截。在他那儿,我没有得到过肯定和鼓励,却承受了数不清的语言暴力。有时候,他明明很爱我,但表达出来的却是南辕北辙。而当我在外面受了伤害,带着伤口惴惴不安地回到家中时,父亲所给予的永远是责备,他的逻辑是:就因为你太笨,所以才把事情弄得一团糟。慢慢地,我开始遇见什么都自己扛,绝不在家中倾诉委屈……

多年来,我一直想弄清在我和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其间我阅读了许许多多的心理学书籍,听了一场又一场讲座,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后来我慢慢明白,父亲在处理亲子关系时,只是在延续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影响,他是在用粗暴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他自己也不过是个缺爱的孩子。了解到这点后,我开始学着慢慢改善我们的相处模式。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尝过不被接纳的痛苦,我会特别留心亲子关系中的小细节,认真学习倾听与分享,努力给孩子圆满的、无条件的爱……

后来我也当了老师,我不断反省自己: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表现出坏脾气、有没有讲不该讲的话、眼神是否太过凌厉?我不断提醒自己要有耐心,对待孩子们要友善,别在不知不觉中伤了他们的心。下课之后,我会花很多时间跟孩子们相处,试着跟他们做朋友,还买糖果奖励他们,与他们分享有趣的小故事。家人提醒我不必花费太多精力,对得起薪水即可,但我坚信,一日为师,我的一举一动便会影响孩子,我不想因为自己无意中的一次发泄,在孩子的生命里留下阴影……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如愿成为了儿子最信任的人,我们的亲子关系融洽地令人羡慕,小家伙的性格非常阳光;而我教过的学生,毕业后也大都跟我保持着联系,看到他们健康成长,我深觉安慰。

猜你喜欢

分内事张琦我会
Effect of observation time on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diffusion in complex networks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TXL的源代码插桩技术研究
我会分辨
我会玩
我会煮饭了
把握新时势 探索新途径
——试论新时期政工师的几件“分内事”
新时期政工师的几件“分内事”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分内事”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in combustion gas jets with high pressure in cylindrical filling liquid cha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