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现代农业的生态理念和模式探究
2015-06-16张卫国张环
张卫国 张环
[摘 要] 现代农业发展是有关农民、农业、农村的综合性问题,它与新型城镇化的同步,其实质就是实现农村劳动生产力向非农产业的战略转移,它不是一个独立性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精神关系、产业关系的大生态的问题。只有建立起公共管理、教育公平、产业化等的生态机制和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良性转移。将来由高素质的职业化的农民承担农业生产,由综合性强的涉农龙头企业,并联合家庭承包散户,进行产业化、集约化规模经营,才有可能改变农业长期经济效益低,综合效益差的弱态,才能补足“四化两型”建设中的短板,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永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乡一体;现代农业;生态理念;生态模式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s a comprehensive issue concerning farmers,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t grows with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Its essence is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transfer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It is not an independent issue, but an ecological issue regarding natural relationship,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relations, spiritual relationship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hip. Only by establishing an ecological mechanism and pattern of public management, education equity, industrialization, can we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benign transfer of farmers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future, with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dertaken by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farmers and with agricultural leading enterprises together with households having contract responsibilities realizing industrialized, intensive and scale management, the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may change, which has had low economic benefits and poor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this way, the short board in constructing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and two types" could be complemented for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modern agriculture, ecological concept, ecological mode
现代农业发展不单纯是有关农业产业发展的问题,而是有关农民、农业、农村的综合性问题。20世纪中叶——21世纪初,为了迅速改变农业大国经济落的后面貌,“三农”在一定“挤压”政策下,对支持国家的工业化迅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城乡发展的二元模式的已经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与统筹城乡一元化发展的新常态、新模式非常不适应。因此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在现代农业一元化新常态下的基本问题,使“三农”能够真正融入新常态下的产业循环和生态发展之中,从而实现永续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三农”前行困境与原因分析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传统中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三农”发展的理念,策略和模式已经成为妨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优质和快速发展的羁绊,成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的“路堵”。要彻底改变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就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中的诸多不适应。创新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三农”主要困境如下:
增产不增收,这是长期困扰“三农”发展而绕不开的问题,必然会引发将来谁来务农的连锁反应。前一问题并不是很费解,增产不增收主要由这样几个原因引起的:首先,是土地的边际收入逐渐衰减,而导致种地的劳动成本逐渐增高。它直接表现是土地的庄稼产出能力减少,即使获得与往年同样的初级农产品的生产量,生产投入却一直是只增不减的。其次,农业生产相关的基本农业生产资料却逐年涨价,导致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节节攀升的原因也不复杂,主要是由于生产这些基本农业生产资料的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所造成的。随着人民生活从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的变化,劳动力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加速了各种生产的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其三,粮食、蔬菜、禽蛋、猪肉等基本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空间受到社会生产的生态链的制约。由于这些基本农产品处于社会生产的生态基端,构成了人的生存成本,其越高,劳动力的生产成本也就越高。撇开劳动力生产的教育成本不谈,如果藉于“天价”农产品改变农业增产增收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必须倔服于这条劳动力的生产法则之一。而政府对农民的粮食蔬菜的生产补贴、收购制度,从性质上说,是对农业生产风险的补偿机制,并不是一种致富机制。在这一农业种植费力不挣钱的常态背景下,且缺乏保障农民致富的生态机制,必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新生代”大多不愿意种地务农,将来由谁来种地务农开始逐渐变成焦点。据世界银行网站统计数据,中国的人均耕地为0.08公顷[1],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0%,排名在168位,长期以来,农业人口峰值在80%以上,低值仍徘徊50%左右。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纠正左倾路线的“一大二公”所造成的“平均主义”分配机制错误症结,创造了经营效果与劳动效果直接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把农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交给了农民家庭,将生产经营的方式“化大为小”,解决了农户向温饱型转型的问题。但农户单纯依靠只能承包几亩地的小规模农业却难以解决向小康转型持续增收的问题,农村人口实现有效产业转移的新问题越来越突出。endprint
靠天吃饭难保障,这是妨碍农业顺利发展的又一难题,而保障粮食安全的问题促使农业水利设施建设问题凸显。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农业生产的自然要素难控制。靠天吃饭主要反映在农业种植对气候、日照、温度、水份和土壤等自然要素是有基本要求的,其难保障主要是由于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决定性要素,比如气候、日照、温度、雨水等则是不可控制的。因此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风险。其次,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陈旧。农业种植旱涝保收的水利设施基本上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建设的,由于长期缺少维护和投入,已经处在逐渐恶化的状态。其三,耕地土壤退化问题严重,直接导致作物减产,对林牧渔业、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土壤养分缺失、贫瘠变性、化学品不良侵蚀、盐碱化、荒漠化等,虽然防治土壤退化的力度在加大,但是由于农业本身效益低的缘故,面对防治土壤退化的技术成本高,周期也不短,很难变成农户的主动要求和主动投资。其四,节约资源、农业生产的节水灌溉已经日趋紧迫。农业种植是用水“大佬”,漫灌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而中国却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2]。而上面这些困境都与农业种植生产直接相关,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利设施建设、防治土壤退化、节约水资源的点灌设备投资涉及到农户、村集体、国家三方利益平衡,必须制定其实可行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和运行方式。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这是他们难以成为强势群体的最大难题,也成为了有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拦路虎。正是这一缘故,虽然统筹城乡一体化对“三农”健康发展十分有利,但农民却缺少主动适应、改善和优化的主体能力,在就业、创业、生产融资等方面不得不处于劣势。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异过大,高等教育招生不公平。这样制度设计的运用,使绝大部分农村人由于出身的原因,错过最佳文化科技素质开发年龄,因为缺少教育开发,受教育基因严重缺失,农“二(傻子)”的别称就成为农民社会代码,注定了他们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容易被边缘化。第二,长期的低收入,造成了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长期处在高位,从而缺少接受继续教育增强科技文化素质和技能的投入。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城乡居民收入比差长期持续在3倍以上[3],因此农民们在缺少社会的帮助下,要想短期摆脱被边缘化的危机却是很困难的。第三,职业歧视的文化心理习惯,加之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低而造成的恐惧感,使他们中的多数人存在自卑心理,抑制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发挥。第四,农村文化建设薄弱,而导致消极文化滋生漫延。“忙三(个月)闲九(个月)”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由于正能量的文化主导投入不足,农村留守人员闲余时间沉迷于消极文化生活中,造成劳动力的极大浪费和发展动力停滞。这些状态足以表明,改变的农村文化科技教育生态刻不容缓。
二、在“五位一体”城乡一体化中的“三农”发展的大生态理念
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从“三位一体”,向“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逐渐加强和完善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社会结构的联结与动态协调,从而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大生态的观念开始逐渐显化。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的最高文明形态,这种大生态文明理念的诞生标志社会主义文明的追求新征程已经开启。之所以它是最高文明形态,因为它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物质基础上的,是对前两次深层反思后的文明飞跃,特别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省后的伟大的社会变革。
大生态建设是终极伦理的、动态协调的、自觉开放的社会发展大体系,应该着眼长远发展,而重点立足于当代建设上的。在目标追求上,大生态建设的伦理理念和准则具有最高层面的意义。它表现为不仅关心本代人生存和发展利益,同时还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主张和方式,来保护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基础,这样的伦理理念关心的是人类的终极利益,因此它是最高层次的终极伦理,具有普世价值。在运行方式和机制上,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应当放在当代建设的良性循环,而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的永续发展的。它是目标和过程的有机统一,在运行方式和机制体现了动态协调的特征。表面上看,“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五个目标之一,是狭义的。而作为社会文明形态的大生态建设却是广义的,是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因此不能把生态关系单纯地理解为代际人类共同体与自然的关系,而是在此和谐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叠加或融入了当代人的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关系,诸如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精神关系等等内容,并促进它们和谐共存、健康向上、良性互动、协调统一、友好发展的。大生态建设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社会主义各种和谐关系建立,具有自觉开放,表现为目的性开放、约束性开放、全面性开放等建构性特点。目的性开放表现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即建立具有动态的、正能量的社会主义的和谐友好关系。约束性开放表现为把防范风险与实现目的有机统一起来,防范和遏制堕入现代化“陷阱”——人性丧失,禁止恶性竞争、防范弱肉强食的,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维护公平竞争。全面性开放表现为在国内分层次、全方位的稳步发展中向世界的所有国家都开放。请进来、走出去,在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主动权。
在“五位一体”发展条件下,尤其要以大生态的理念、方式和模式来建构“三农”生存和发展的新生态。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探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探索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的过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萌芽和初始阶段,具有十分明显的激烈竞争特征,可以说,它是采取“诛杀”方式进行竞争的。当时“商场如战场”理念令人顶礼膜拜、十分流行,同行之间竞争犹如生死搏斗。虽然不能否认这样的竞争所显示的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意义,但是它总是令强者恒强,而弱者的生存空间总是被挤压中小企业和农业往往成为“蚕食”的对象,惟我独尊的垄断企业或行业屡屡出现。这显然违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搞活经济“的初衷。而在传统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中,“三农”长期处在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边缘化地带,令“三农”始终难以摆脱尴尬弱态困境。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只有单方赢利没有多方赢利的市场竞争是不道德的,是没有生态活力的,缺少生态追求的。而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建设则是以生态观念和方式来对待和吸纳“三农”的,其实质是要终结农民,大幅度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的。它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途径,推动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让逐渐消退的人口红利,重新由此而得到较为充分的代偿。农民的产业转移是当代建设的重中之重,而这样的代偿是否成功则取决能不能营造新型大生态,包括产业生态、政治生态、人文生态、教育生态、体制生态等等,吸收传统农业,消除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分化,消除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差异,促进“三农”升级换代。这样才有可能使“三农”在融入城乡一体化生态体系过程中焕发蓬勃生机。endprint
三、“四化两型”建设的现代农业的生态模式建构
2007年12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共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了,以“四化两型”引领湖南科学发展[5]的战略。何谓“四化两型”?四化指的是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两型指的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四化两型”突出的特点是在转变经济方式中融入了人文、信息、生态、人力等新元素,而不是单纯地走技术的路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严重制约了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步伐。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建构能充分融入各种新元素的生态模式,实现现代农业多元化的综合发展。
首先,要建构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制度、法制等公共管理的生态体制和运行机制,这是现代农业升级换代的先决条件。在社会主义中国,党的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指导着国家制度建立、法制形成和完善的基本依据。党的政策随着社会不同阶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党的政策一直把工业化的发展放首要位置,因此,国家的制度和法制等公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始终都是围绕工业化的核心而设计的。虽说政策也确认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却因缺少制度和法制的足够支撑,使“三农”弱势长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今“三农”弱势不改,工业化强势难续已经成为了绕不开的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也开始催生了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实现,必须依赖制度和法制的强有力支撑。2014年废除了50年代所制定的区别城乡对待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为消除妨碍城乡一体化的壁垒迈出了一大步,但是离农民真正融入市民社会还相差太远。因此必须要进行从实现价值目标,到政策、制度、法制生态运行的顶层设计,形成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社会条件。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生态体系中,既要有中央的宏观大生态的建构,各地也要依据地方特色建构区域性的中观生态,地方性的微观生态,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把支持“三农”发展的理性能更好地“接地气”的问题,才能为彻底解决好“三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人·产·城”一揽子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要建构集科技、人文、信息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集约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化模式,这是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走出困境根本出路。造成传统的二元结构农业弱势的根本原因是小规模经营、分散经营、原始劳作等方式。这样就容易造成了生产经营的高成本,产量和产品质量不稳定。高投入、低效益是农业产业内部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假若依靠无限的涨价来消除农业的低效益的问题却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农业提供的产品的价格高低恰恰决定了人力资本的成本水平,天价农产品一旦成为现实,国民经济离崩溃就不远了。而且国际大宗农产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国内的成本水平,它必然成为对冲和抑制天价农产品的强有力的手段。小规模农业的根本症结就在于多数人种少量的地的封闭式自循环。如今统筹城乡发展为农业开放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就实质问题而言,统筹城乡发展就是从根本上解放农业劳动生产力,为他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供无限机会。在这一农民非农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两大基本问题或主题,一是将来由谁来种地的问题,二是农业持续增效的问题。前一个主题留在教育公平生态体系中讨论。这里主要讨论如何实现“农业持续增效”的主题。建设集科技、人文、信息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生态模式,形成多维度发展新型涉农产业生态链。要克服低效益的小规模农业经营弊端,要做好两个基本方面的工作,一是规模经营,二是内涵式发展。在规模经营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自主经营权之间的矛盾。因为农民所有的土地经营权具有长期的法定效益,不可能再通过集体化的运动收回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不能任意剥夺,这应该在规模经营的过程中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要做好两点:第一,做好规模经营的功课。农业规模经营的大户和农业企业化的龙头企业就必须利用经济的杠杆,创新规模经营模式,比如,运用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经营权转承包等方式,从而实现规模经营,产生直接规模效应。第二,开拓对经营散户的服务。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一个关于农业适度规模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指出:“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发展多种经营[6]。”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要善于联合农业科研机构,制定种养业标准化生产模式,把住实现规模经营的农产品的质量关,实现间接的规模经营。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人文、信息等新元素加入到农业的增殖生态链中,打通农业生产、农产品与休闲、旅游、饮食服务联合的关口,从而延伸和扩大农业的附加价值。
其三,要建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公平生态体系和实现方式,引导农民在居民化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化科技素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解放农业劳动生产力的过程,关键是要把农村人口转化为现实和将来的城市劳动生产力,而不是单纯向居民身份的转换,如果这个转换过程没有形成他们在城市就业的能力,而变为了纯粹的消费者,那么他们就成了人口包袱。这样的城镇化显然是失败的。要防止这类情况出现,就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职业教育。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7]。”建构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是实现“人口包袱”向“人力资源”转化的根本途径。要分别对待两类情况,第一类,是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青壮年劳动力,要由政府组织就业培训、由用人企业进行岗位培训。第二类,是在读的青少年,则接受各类教育,使农村孩子能公平地站在人生的起路线上。要对“将来由谁来种地”的主题进行充分思考,作出长远的安排--培育高文化科技素质的农民职业化队伍。农业劳动的分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当时启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把农民从土地捆绑中解放出来了,被解放的农民大多数选择进入乡镇企业或城市里务工经商,目前农村家庭承包种地的大多是留守的老年男人和中老年妇女,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当低,要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大幅度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和务农的效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尝过进城务农和经商的甜头的农民,也不愿意再回归土地,特别是新生代农民更是这样。新型城镇化是农民非农化的过程,必然会使谁来种地的问题更加突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农业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是通过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的职业化来实现的。新型城镇化带来了农民终结,但不是终结农业,而是提纯农业生产的中坚队伍,促使农业大幅度增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科研、科技与产业开发、生产的紧密结合,引导和扶持高度专业化的新型农民职业化队伍建设,使他们能够成为农业产业公司化中的职工。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高素质的农民职业化队伍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持续长久的基础性工程。
[参 考 文 献]
[1]世界银行数据库[EB/OL].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AG.LND.ARBL.PC
[2]中国人均占有量仅世界平均水平的28%[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2-02/13/content_24625293.htm
[3]2013年中国城乡收入比3.03:1,为10年来最低[EB/OL]. http: // news. xinhuanet. com / fortune / 2014 - 01 / 20 / c_126030509.htm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4)
[5]以“四化两型”引领湖南科学发展[N].湖南日报,2010-12-03(4)
[6]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5-03-17(2)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的意见[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