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猫说起

2015-06-16康富强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3期

摘 要: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与老舍的《猫城记》,虽一个是从猫眼看人类社会,一个是人“我”写猫国,但都是用异质视角体现东方幽默讽刺文学的重要作品。猫的象征、讽刺的主题,使得这两部作品有了主题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我是猫》;《猫城记》;主题学研究

一、主题学的引入

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在《差别·类同·流变》明确了素材、题材、题旨(母题)、主题、意象、象征,它们都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哈利·列文在《主题学与文学批评》中说“我们现在愿意承认,作家对题材的选择是一种审美决定,观念性的观点是结构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是媒介中固有的。”[1](p132)两部作品都以猫作为媒介,以幽默讽刺的批判现实作为观念性结构模式建构了全书。罗马尼亚比较文学家迪马将研究范畴分作五类,其第三类就是传统描写对象,植物、动物、非生物等。所以猫完全可以纳入进比较文学的范畴内。

“素材——题材——题旨(母题)——主题”是主题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线式。素材通常指原材料,是能够引发作家写作的因子,作家将这一原材料进行剪裁,就成了题材,而题材所显示的信号和意义就是题旨,或称“母题”。[2](p72)主题由一个或几个题旨构成,是深藏在作品内部需要解读才能浮现出来的作家的总看法。《我是猫》是用猫的视角达到了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乱象的讽刺和批判,而《猫城记》更是猫国的各种乱象讽刺批判了民国时期的黑暗现实,这样两部作品就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讽刺主题。

二、猫的文学形象与象征意义

两部作品都以猫切入,为什么用猫这个异质视角?因为素材是作家写作的原材料,尽力还原作家创作的素材,我们得知夏目漱石和老舍家都养有猫而且对猫都有非常重的情结。《我是猫》中那个在具有很高观察力和思考力的猫实际上就是夏目家的一只野猫。“1903年猫公死时,夏目漱石还给亲朋好友发了“丧报”,并亲自为其挖墓立碑,书“愿无电光闪,此地永安息”的碑文,后来又作随笔《猫之墓》以为纪念。”[3]老舍家养有大花猫,亦写出了《我家的猫》。显然两位作家都对猫有同样的关注,并在写作中将其运用进去。所以猫不仅进入作品,而且还具有这形象和象征意义。

比较文学的研究讲究“和而不同”,从不同的作家作品可以找出相同的文化主题,也可以从相同的素材和题材找出不同的象征意味。如果说题材、母题、主题是一种宏观的比较,那么形象和象征就是微观发现。微观上猫这一形象,在中日文化下也是有很多异同之处的,两国文化对猫都各有褒贬。在中国,西周诗篇《韩奕》和《礼记》中就已经出现过对猫的记载。猫或成宠物、或捕鼠,与人们生活有很大联系并开始走进民俗和文化领域。由于猫生性狡猾、懒惰又贪婪,因此在中国有很多关于猫的贬义的俗语,如“猫哭耗子假慈悲”、“懒猫”、“馋猫”等。然而在历史沿革中贬义又带有宠溺的意味。另一方面中国人说猫有九条命,把猫的强盛生命力与人的长寿联系起来,寓意美好。在日本,同样存在褒贬现象。同样由于猫天生的秉性,日本人认为猫是一种狡猾、奸诈、不识大体、无大作用的动物。然而在日本奈良时期,猫只有宫廷才能饲养,代表了贵族权力。“《源氏物语》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大将军表演射箭的大型场合中,猫比人享有的特权还要大,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场上走动。作品中还讲到,柏木卫门督爱恋女三宫,甚至将女三宫饲养的猫当作她的替身来宠爱。”[4]因此猫在日本也作为富贵与宠物的形象。这也得使《我是猫》中那位猫公经常能够栖息在苦沙弥的腿上,观察客厅里不同的来访者,接触主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而这正是用猫眼揭示人的世界和明治社会现实的前提。这就是猫进入作品,并形成一种文学形象。

《猫城记》中猫国国民腐败、愚昧、崇洋媚外、自相残杀、甘为他奴等等虽是以猫喻人,但正是抓住了中国文化视角下猫的贬义色彩形象,才使得喻体与本体有了一致性。老舍以猫喻人,在作品中运用隐喻、反语、夸张、讽刺、对比等修辞手法,把影射讽刺和直接谴责相结合,取到了很强的艺术效果。而《我是猫》之所以能借助猫眼看社会现实,也是基于猫眼的生理属性上升成的象征意义。猫的视觉极其灵敏,其视野广度高达 285 度,即便是在黑暗的夜里,只要有一点光线,猫的瞳孔可以将原本微弱的光线放大 40~50 倍。因此,猫眼具有感觉灵敏的属性特征。在黑夜里猫眼明亮,幽暗深邃里发亮的猫眼象征着洞察力,这也就是夏目漱石选猫来看明治社会的象征意义。

三、总结

从猫说起,猫进入文学作品内部,成为一种文学形象并上升为一种象征意义,这是运用主题学分析两部作品的切入点。抓住猫这一切入点是为了能更好的分析出两部作品里作者所蕴含的嬉笑怒骂的讽刺和批判。这也就是主题学研究的落脚点与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韦斯坦因.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沈亚平.异质角度透视同质现实——《我是猫》与《猫城记》之比较[J].安徽文学,2008(8).

[4] 李雯.浅谈日本的猫文化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5]夏目漱石.我是猫[M].于雷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

[6]张桂兴.老舍文艺论集[C].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7]申丹.叙述[A].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康富强(1993–),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