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化思想产生的背景及理论渊源
2015-06-16于春梅
韩 晶,于春梅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华民族崛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其中,邓小平文化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引导与统领全局的作用。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产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其理论也是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马克思主义的借鉴以及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精华的吸取。
一、邓小平文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文化思想产生的外在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改变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和萧条,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造就了上百个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这些新兴国家急切的希望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能快速发展,并稳固刚建立的政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这个时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要求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进行发展和建设,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小,结束了过去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阶段,时代主题悄然演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积极地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以伟大领袖的洞察力捕捉到这一变化,结合当时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进行了改革与整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邓小平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他强调说:“现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或者说是和平的问题,另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时代主题的转换取代了原来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抗局面,世界由两极化向多极曲折化发展,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间各种矛盾的演化,让我们看到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西方国家因其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在文化思想方面进行大面积的资本主义渗透,使我们还要面对着资本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危险。
因此,面对严峻的世界局势,邓小平进行充分的总结和分析,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并根据时局不断地研究符合国情的治国发展策略,他认为只有积极的响应时代的主题,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的轨道稳定发展。这是邓小平文化思想提出的外在因素。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文化思想产生的内在因素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各项事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并且对旧文化进行了彻底改造,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形成一片生动活泼的局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针对新时期所面临的新考验、新问题,这些论述经过不断的考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服从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服务,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就是要能否把经济搞上去,应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去判断姓“资”或者姓“社”。由于文化观念对于所有制形式、管理模式以及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只有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必须要相互协调,才能取得共同的进步,而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相互协调,齐头并进发展的。邓小平多次强调,只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才不会走弯路,同样,单单依靠物质条件,革命和建设也不会取得胜利。纵观历史,已经多次向我们证明,经济现代化而文化不同步现代化的国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只有经济、政治和文化同步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邓小平文化思想是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邓小平文化思想是为了适应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共同现代化而产生的。
邓小平文化思想为以后继续推进的文化改革开创了先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是邓小平文化思想产生的重要内在因素。
二、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邓小平文化思想博采众长,博大精深,是邓小平凝聚毕生的心血研究所得,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邓小平文化思想主要源自于邓小平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启蒙,以及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宝贵实践经验,他们为邓小平文化思想了开拓了眼界,为日后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劳动实践,历史的大浪淘沙所遗留下来的丰富多彩的文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珍贵宝藏。邓小平文化思想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不但使他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体现出中国化独有的特点,而且深入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发展。
1.从实际出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邓小平提出,要批判性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既不拘泥于经典,又不迷信于前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出发,吸收历史的教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要从时代的主题与当今的发展来看待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批判性地进行分析,同时尊重历史;要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划清文化遗产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要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制度,肃清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既突破陈规又继承前人,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认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突破。
2.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化方针
邓小平始终坚持用开拓创新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改造和继承,改造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要利用那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化方针,就要求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要把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的昂扬斗志融为一体。邓小平理论渊源于传统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又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我们通过对邓小平文化思想与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更近一步证明了邓小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这样,我们既可以深刻的领会邓小平理论,还可以在实践中继续发展这些理论。邓小平文化思想是辩证地继承与吸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他吸收与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同时又批判其中腐朽的封建成份,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扬弃和发展,对今天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邓小平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归纳总结
邓小平在吸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精髓中提出文化作品、文化思想的产生并不只是纯粹地靠脑力创造出来的,而是人民群众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不断形成的科学认识。可以,说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了文化,文化理所应当的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改善和创新,“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达到马克思所认为的文化发展之前景、价值目标——“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也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的最高战略目标。
邓小平在继承了马列主义一系列重要的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他深刻、清楚地知道落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对政治、经济建设的严重制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正确的摆正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依托于马克思主义文化与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
(三)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对文化的正确思想,沿着毛泽东所指引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方向继续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逐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41年6月,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任务及努力方向》中曾作过深刻的论述,指出,“文化工作必须服从于政治任务,无论哪一种势力的文化工作,都是服务于政治的,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邓小平始终秉持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理论,在1979年5月,他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工作是离不开现实政治的”。毛泽东确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在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和文化的现代转型。改革开放使我国如沐春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双百”、“两用”方针,并且把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两个方针在繁荣社会主义建设上起到了不朽的作用,开启了文化复兴的大时代。邓小平深化并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即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且将这一目标具体详细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赵可铭.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黄楠森,龚一伟铎,陈先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戴诗炜.邓小平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
[4]赵江.邓小平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5]陈邵桂.世纪的追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振兴中华的思想轨迹[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8.
[6]肖前,黄楠森,陈晏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名人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