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路径探讨
2015-06-16寻兴秀
寻兴秀
(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6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于2013年元月正式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战略规划,该战略规划的宗旨是在全国建设一批应用性本科院校,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地方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主要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具体来说,就是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生源来源、培养方案、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简单地说,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规格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研究地方高校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性问题。地方院校往往是区域内唯一的或重要的高校,如果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知识已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生产和创新不再仅仅是大学和学院里进行的科学研究,而是已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大学的“亲产业性”由此而生,主要外在表现是大学和产业的关系由传统的“支持和赞助关系”发展到“战略性合作关系”[1]。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正经历一场革命。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managerialism)等新的管理理论流派不断地侵入高等教育领域,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和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服务型大学)“Engaged university”等概念逐步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人们广泛讨论的主题(Hamner,2002)。在西方高等教育文献中“服务型大学”即是指在发挥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过程中与地方紧密联系的高校。这体现了全球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倾向,即由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高等学校面临着发展的压力,这些压力促使高等学校逐步促使科学研究产业化,提高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Delanty,2002)。同时,高等院校越来越多地采纳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二)历史背景
我国地方性高校占全国高校主体,其中很多是新建的本科院校。1998年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646所新建本科高校应运而生(包括254所公办高校、99所民办高校和287所独立学院),这些高校全部是地方院校。新建的地方大学一般都是顺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而产生,一般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特色明显;主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高等职业教育,有的院校近期开始试办或联办硕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
这些高校目前发展中的问题在于,一半以上设置在非省会城市,不少还是所在地区(地级市)的唯一本科院校;有的高校发展目标定位彷徨,发展方向不明确,照搬成熟的、学术性大学的模式;学科专业发展雷同,培养的人才同质化严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失调,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比较弱。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国际借鉴
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地方本科高校提高相应的启示。纵观国际上发达国家(地区)的转型无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美国这个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思想指导的国家,自1862年《莫里尔法案》颁布和面向农业和工业的赠地学院运动的开展,就强调高等教育从学术导向转向“社会导向”。美国近代高等教育转型得益于美国加大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和高等教育结构多元化,最集中的体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区学院模式的建立;美国形成了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构成的三级高等教育结构[2]。
欧洲诸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也经历了转型的时期,主要表现是高等教育数量和入学人数空前发展,同时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爱尔兰、波兰、奥地利、瑞士、芬兰、荷兰等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应用科技大学所提供的教育更具有跨学科性和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的特性,其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和实践培训,毕业设计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践课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推着日本高等教育转型,主要表现为日本重点发展理工教育,包括发展“五年一贯制”的高等专门学校和两年制短期大学,并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合作教育”,为产业部门培养大批的高级科技人才与中低级的技术人才。
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发展经验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些启示。科技大学的教育目标以培养科技工程及管理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为宗旨,其课程设置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实务,以符合企业界的需求为原则。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重要特点。产、学、研合作的类型有很多种,内容形式也非常多样,且政府部门、企业管理部门及企业都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地方高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及途径
地方高校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在于:第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结构,发挥各自人才培养的长处。第二,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区域发展培养人才。第三,加强产学研合作,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第四,为市民提供再学习的机会,建设终身学习的社会。第五,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关注各级政府,包括乡、村镇的建设。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教育结构
教育部副部长鲁盺在2014年2月份院校转型发展会议上指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未来的转型发展应该考虑根据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学科专业和在校生结构、社会需求等选择不同的战略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地方本科高校未来的转型方向可以考虑:第一,工程技术类高校、应用文科等地方本科高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或者应用科技大学。第二,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考虑转型为以现代服务理念为指导来配置办学资源和运行、管理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第三,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要,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也可转型为新型城市大学、开放大学。
(二)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体现应用型本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是坚持以地方或区域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特征,以及特殊的文化资源,即使调整专业结构,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的学科优势,面向区域建设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企业、地方的紧密对接[3]。具体包括,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注重针对地方,并满足适用企业的需求;科学研究注重面向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总体来说,地方高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首要任务是为地方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零过渡”人才,将高校职能的充分发挥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应用技术的推广和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
地方高校应该按“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产学研体制机制建设,推动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提升科技市场转化的效益和水平,直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地方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服务面向,提供科技革新、咨询决策服务;面向地方调整科研科技政策,提高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水平。
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参与地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建设,努力发展成为经济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高新产业的“孵化器”和技术改造创新的服务站。
(四)建设终身学习的社会
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强化科技服务职能,按照面向地方调整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思路,通过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站点和职工培训中心等,实现多种形式办学,提升地方人才资源素质和水平。
(五)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应有效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信息优势,努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推进区域文明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参与地方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建设,努力发展成为地方社区发展的思想库。
[1]黄红武,等.亲产业重应用: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
[2]王华峰,等.世界典型国家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比较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1).
[3]李化树,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展露路径的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管理,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