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测评工具的编制

2015-06-16杨宇婧

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发展水平

杨宇婧

[摘要]

学前末期到学龄初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做好儿童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准备对其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在学龄前儿童入学准备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评估儿童在该领域入学准备的针对性测评工具。本研究旨在编制出适合我国学龄前儿童使用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测评工具,从人际交往、道德品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适应五个层面入手,制定准备入学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评估量表,并筛选出在该领域入学准备不足的儿童。同时利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发现量表设计比较合理,可以作为评定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入学准备;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5)02-0114-05

0引言

幼小衔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强调幼儿园要为幼儿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做好全面的、启蒙性的准备。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出:“对儿童个体发展而言,儿童发展相邻阶段既是相互区别的,也是相互联系的。”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实现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幼儿园大班儿童即将由幼儿园步入小学教育阶段,开始接受更为正规和全面的教学活动。中国目前幼小分开设置的学制形式使两个时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存在明显差异,教育环境的转变导致教学方法、作息时间、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转变,教师和家长普遍反映儿童进入小学后在学习和社会性方面出现适应不良问题。入学前的准备状况决定了儿童对小学生活的态度和期望,也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能力以及未来学业成就密不可分。因此,为帮助处于转折期的儿童加快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度过衔接期,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各界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关注及研究,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为儿童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儿童自出生起即成为社会人,标志着其社会性发展的开始。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儿童的情绪与社会性需要也愈来愈强烈,尤其是步入小学教育阶段后,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更重要的是,除幼儿园及家庭外,儿童逐步扩大活动范围,更多参与社会活动,加快了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步伐。因此,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是指儿童在新环境影响下,所习得的适应社会的个性品质和行为规范,具备塑造社会所需角色的技能以及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能力水平。学前末期到学龄初期是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全面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做好儿童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准备对其今后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国内涌现诸多相关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的衔接上,某些幼儿园为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需求,甚至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培养的教育方式,不仅严重地违背了儿童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特点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还会引起儿童部分领域发展的失调,尤其是无法满足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需要[1]。此外,错误的教育观念使家长在入学准备上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储备,缺少专业性指导,使入学准备的相关研究对儿童情绪与社会性领域的发展关注较少,更缺乏全面科学、可操作化的干预指导措施。某些领域的过度开发不仅使儿童入学准备发展水平不均衡,还会对儿童身体和心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干扰,以致影响其今后的社会性发展甚至学业成绩。幼小过渡期的儿童由于阶段的差异会造成经验衔接上的不连续,需要父母参与幼小衔接的规划,而情绪和社会性水平也是预测其今后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因此需加强对儿童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的研究。

开展对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测量与评价是入学准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要开展测量与评价工作,首先要解决测评工具的问题。目前国外有大量的测评工具用于儿童入学准备的测试,但已有大多数测验所针对的年龄范围较大,涵盖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认知领域。同时,中国与国外文化、价值观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性迫切要求开发本土化的测评工具,而现有的国外测量工具不能有效满足我国儿童教育实践和心理研究领域的需求。

为此,本研究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国内外已有的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参照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NEGP)提出的五领域模型[2],结合我国儿童入学准备的实际发展情况,编制了准备入学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测评系列工具,以期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准确了解儿童目前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状况的专门测评工具。编制的量表要求家长和教师对题目中陈述的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或某种能力进行等级评估,同时参考系列测评活动等个体测验评估工具对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情绪与社会性水平进行测评,及时发现其入学准备方面的不足并加以干预疏导。

1研究过程

为遵从儿童全面发展的特点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实现儿童终身发展的最终目的,本研究通过与幼儿园和小学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研讨的形式,充分了解幼儿园在各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方面的教育目标和小学的行为规范要求[3],以及处于幼小转折期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的适应不良问题。

从教师角度获得关于学龄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大量信息后,随机选取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儿童入学适应情况,在获取大量访谈资料后,参阅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和入学准备的研究成果以及成熟的评估工具[4,5],在总结本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准备入学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测评工具的5个层面(人际交往、道德品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社会适应),旨在依据系列测评工具了解儿童在该领域的整体发展状态,并筛选出在该领域入学准备不足的儿童,就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针对性帮助,促使其实现幼小衔接的良好过渡。

以往的此类研究通常采用单方评价的方式,由于父母和教师评判的主观性以及带班老师评定儿童缺乏准确性等原因,测评可能出现一定偏差,从而使问卷的信效度受到一定影响。本研究在考察儿童在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发展的相关信息时,采用的是家长及教师双方评定的方式,避免了一定的片面性。同时,本研究突破了以往成人评定的方式,加入系列测评活动和主试评定,采用个别实测的方式直接对准备入学儿童的内在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外在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评定。最后对两个测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不同测评模式的得分相关度,以供效度检验。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西安市三所幼儿园中160名5~7岁大班儿童,向其家长和老师发放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评估量表,同时依据系列测评活动,采用个别实测的方式对儿童进行一对一测评。

1.2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来了解准备入学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相关概念和界定,整理和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获得以往关于儿童入学准备以及情绪与社会性的研究成果。

2)访谈法。研究通过对幼儿园家长的访谈了解西安市儿童在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的现状、有关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家庭资源及家庭活动状况以及家园合作交流情况等,为调查问卷的设计提供参考。

3)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家庭及幼儿园入学准备现状及特点以及家庭入学准备工作需求情况。

4) 测验法。采用成人等级评定的方式对幼儿园家长及教师进行调查,获得成人对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评价,同时采用系列测评活动对幼儿园大班的儿童进行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个别测试,考察儿童在该领域的综合能力。

1.3研究工具

1) 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评估量表。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评估量表由儿童的家长和教师共同填写,以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为依据,用于评估儿童在情绪与社会性领域的入学准备水平。量表包含两个分量表:家长评估量表和教师评估量表,量表包括 90项条目,其中家长评估量表包括65项条目,教师评估量表包括26项条目。该量表由家长和教师(班主任)根据儿童过去的相关表现对儿童进行评定,分别从家长和教师的角度测查儿童在人际交往(分为交往意愿、交往能力、交往技巧三个因子)、道德品质(分为文明礼貌、尊重接纳和遵从规则三个因子)、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个因子)、情绪和情感(分为情绪状态、情绪表现和情绪感受力三个因子)、社会适应(分为新事物适应和初步归属感两个因子)五个方面的入学准备情况水平。量表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法:0(不符合),1(极少符合),2(较符合),3(完全符合)。

2) 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系列测评活动。本研究通过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系列测评活动,对其分别进行个别施测并计分。系列测评活动采用图片和故事法,向儿童呈现图片或主试以讲故事的方法向被试描述图片情景,并由主试向儿童提问。系列测评活动包括5个问题类型共25道题目,其中包括三类故事情景和两类附加任务。故事情景分为:一是关于人际交往,二是关于道德品质,三是关于情绪情感。故事提问部分采取问答式的测验形式,要求儿童针对问题情境,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策略。这三类情景并不能全面反映儿童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增加两类附加任务。附加任务一是自我意识测试,考察儿童在实验设计中的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及自我认知。附加任务二是社会适应测试,考察儿童在模拟情境中的适应能力及集体归属感表现。测试时主试记录被试的回答并进行编码,编码整体上分为三类:积极、中性、消极。计分标准为积极项目每个记为2分,中性项目每个记为1分,消极项目每个记为0分。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增加主试评定,考察儿童在测验过程中是否自然大方、是否配合主试工作、能否坚持完成测评、能否理解活动内容、能否清楚表达意思五项内容。

2研究结果

本研究严格根据量表编制步骤初步形成测验量表,请教师填写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教师评估量表,请家长填写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家长评估量表,并通过3次小样本试测,对不理想的项目进行修订,同时删除区分度不高的题项,以检验并确保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下文的结果及分析都是针对修改后最终保留的项目进行的。同期采用个别施测的方式开展系列测评活动,直接对准备入学儿童内在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外在的社会适应行为进行评定。计算测验结果得到测评活动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指标,去除资料填写不全者,获得有效样本155份。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及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的选择符合统计学要求,量表回收率和有效率较高。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具有代表性。

2.1《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评估量表》的项目分析

1) 评估量表的项目区分度分析。(1)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计算题总相关考察项目鉴别力。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量表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家长评估量表除了人际第5项(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203*)和道德第4项(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196*)与量表总分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其他各项都达到了 0.01 的显著性水平(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16**~0.918**),教师评估量表各项与量表总分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49**~0.945**)。这也再次验证了量表中的项目具备较好的鉴别力。(2)使用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项目区分度。在进行项目分析时,分别将家长和教师评估量表中所有填答项目的得分累加,按量表总得分由高至低进行排序,从最高分开始往下取样本总数的27%作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开始往上取样本总数的 27%作为低分组。用SPSS19.0对测试数据进行项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来检验高低分两组被试在各题项平均分上的差异显著性,对家长和教师评估量表所有题项进行区分度分析。结果发现,两个评估量表高低分组的各个题目都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评估量表题目具备良好的区分度。

2.2评估量表的信度检验

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克隆巴赫)计算量表的同质性信度。本研究采用 Cronbach的α系数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进行了考察,家长评估量表(共65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9,教师评估量表(共25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1,两量表5个维度各个层面的同质性信度如表1、表2。

对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家长和教师评估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8,说明量表的信度很好,整体上不需要进行修改,每个项目都可以保留。研究中家长评估量表五个层面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3~0.908,教师评估量表五个层面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83~0.829,提示量表各项目间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2.3评估量表的效度检验

1) 使用文献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检验量表内容效度。本研究查阅大量入学准备和情绪社会性等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成熟的评估工具,在编制和修改量表时结合对幼儿园以及小学一线教师的访谈、对家长的开放式问卷调查所收集的信息,后期经过学前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学者、一线教师的修改和审查,有效保证了量表的内容效度。

2) 分析两种不同类型测评得分的相关验证量表效度。本研究以家长评估量表各层面及总分与教师评估量表的得分及系列测评活动个别施测得分作相关分析,根据表3、表4可知,家长评估量表各个层面及总分与教师评估量表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除人际交往和道德品质与系列测评活动得分的相关系数不显著外,测评活动与家长评估量表其他层面以及总分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此外,教师评估量表各个层面及总分与家长评估量表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除情绪情感层面与系列测评活动得分的相关系数不显著外,教师评估量表其他层面及总分与测评活动得分显著相关。

3) 采用各层面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检验量表结构效度。本研究通过对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家长及教师评估量表各维度之间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进行计算得出,家长评估量表各层面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92~0.621之间,教师评估量表各层面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16~0.632之间,基本能保证量表各层面之间的相对独立性,而且量表各层面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较高并达到了显著水平,因而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见表5、表6。

3结束语

准备入学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家长测评工具的编制是依照一定的理论参考,结合我国儿童的实际发展情况编制的评价量表。量表采用成人等级评定的方式,获得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在该领域发展水平的成人评价。本研究在量表初编完成后选取少量样本进行试测,对不理想的项目进行修订,同时删除区分度不高的题项,使量表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同时采用系列测评活动对幼儿园大班的儿童进行情绪与社会性领域入学准备水平个别测试,计算家长和教师评估量表与系列测评活动观察结果之间的相关,从外部检验量表效度,考察测评工具的信效度。

本研究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家长和教师评估量表各条目与总分均显著相关,量表高低分组的各个题目都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评估量表题目具备良好的鉴别力。对最终保留的90个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可能因为层面中的项目数偏少且反映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除教师评估量表道德品质层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偏低外,总量表Cronbach的α系数>0.8,所编制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可以作为评定儿童情绪与社会性研究的测量工具。

通过分析量表各层面及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量表的各个层面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在0.1~0.65之间),同时各层面和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5~0.9之间,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量表回收率和有效率高,单方评价量表的局限性要求对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评估应从多方面开展,使用教师评估量表能够提供更多客观信息,将教师评估量表与家长评估量表相结合,可提高评判的准确性。同时,系列测评活动的实际观察结果显示,评估量表和测评活动的得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评估量表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可以将其作为评定准备入学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测量工具,也能够作为相关人员了解和进一步研究儿童的统一工具,填补了目前我国在学龄前儿童入学准备领域的空白。

参考文献

[1] 暴占光,张向葵.儿童入学准备的访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5):35-39.

[2] Gredler,GR.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what the future hold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0,37(1):73-79.

[3]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4] 王惠珊,张建端,黄小娜,等.中国城市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标准化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3):271-274.

[5] 钱志亮,丁攀攀.《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诊断量表》 的研制[J].学前教育研究,2010,(2):41-45.

Preparation of preschoolers 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of assessment tools

YANG Yu-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2,China)

AbstractPreschool period to early school-age children′s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major turning point, do the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preparation on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onnec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At present, in the later research on school readiness for children in preschool children, the lack of assessment in the assessment tools in the field of school readiness.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the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preschool children′s use of emo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assessment tools,  from interpersonal, moral quality, self-awareness, emotional, social adaptation of five aspects, for preparing for the entrance assessment scale for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screen in the field of the lack of school readiness of children.  At the same time packet validity analysis on the questionnaire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found that the scale is reasonable design, can be used as 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Key wordsschool readiness;emotional and social;level of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发展水平
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论我国保险业的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论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发展水平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河北省“新四化”协调水平实证研究
城市智慧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