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融合大舞台特色发展天地宽

2015-06-15杨印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杨印

察右前旗位于乌兰察布市中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25.5万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京津冀城市群和呼包银榆经济区结合部,是东部发达地区进行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必经之路,也是连接华北、西北、东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通往蒙古、俄罗斯、东欧的重要交通节点。新形势下,察右前旗各级干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转方式、调结构,在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中促改革、惠民生,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谋发展、创和谐,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推进“两区五园”建设,打造产城融合的宽广平台

察右前旗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集约程度、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为目标,积极构筑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平台。加快推进“两区五园”规划建设,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中心城区和园区集聚,推进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新老城区一体化发展。2012年,察右前旗新区开始规划建设,作为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接京津晋冀及内蒙古西部的重要门户,立足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新区的道路框架、地下管网、公园广场、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和学校等部分公建及酒店、商场等商住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到2020年,新区建设面积将达到25平方公里,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功能基本完善;到2030年,新区规划的42平方公里城区建设将全部建成,一座宜居宜业、功能完善、环境舒适的塞外新城将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老城区土贵乌拉镇以危旧平房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综合建设步伐,按照与黄旗海湿地保护区、冶金化工园区融合对接、一体发展的原则,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城镇和工业发展的服务区。

建设“五大产业园”。建设“冶金化工园”,打造自治区重要的冶金化工产业示范基地。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分为综合服务区、产业项目区、物流仓储区、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区、工业固废料综合利用处理中心五个功能区,依托现有综合产能,加快发展精密合金冶炼和不锈钢等产业项目,实现冶金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现已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入驻各类化工企业2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综合产能将达到260万吨,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实现税金15亿元以上。建设“产业合作园”,建成区域合作及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依托京蒙对口帮扶合作,与北京大兴区按照共同建设发展“飞地经济”的构思,规划建设了50平方公里的产业合作园。产业合作园将充分发挥察右前旗区位、政策、资源等优势,强化与首都产业发展的对接和融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承接装备制造业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进纺织、木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面向首都的冷凉蔬菜供应基地。围绕黄旗海盆地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现已建成千亩现代化马铃薯原种基地1处。农业产业示范园将大力发展订单冷凉蔬菜,开展无公害蔬菜认证。建设“汽贸物流产业园”,打造区域性汽贸物流基地。以察哈尔汽贸城为平台,加快发展品牌4S店、汽车配件和汽车会展等产业;立足交通优势,搞好物流园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铁路、公路联运的现代物流。建设“旅游产业园”,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依托黄旗海湿地、元代集宁路遗址、庙子沟遗址等资源,加快规划建设以草原文化、历史古城为主的旅游景点,打造集湿地观光、水上娱乐、民族风情、古城游览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度假区。

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察右前旗注重培育并逐步形成六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发展冶金化工业。尽快实现旭峰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的10×3万千伏安硅锰合金生产项目投产运行,以其为示范引领,积极引导同产业链企业进行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加强资源整合,实现抱团发展;镍铁行业坚持改造升级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总量提升与淘汰落后相结合,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和联合重组,发展关联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整体竞争力。

培育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做大做强马铃薯、蔬菜和奶牛、生猪、肉羊、肉鸡产业基地的同时,加大现有支柱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努力扩大精深加工规模。积极引进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保健品、薯泥、薯条等产品。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冷凉蔬菜品种,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打造绿色蔬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推进“伊利”乌兰察布乳品厂、“天辅乳业”等企业扩能改造和产品升级,扩大加工能力; 做好产业配套的基地规划、技术保障和生产销售服务,引导原料基地向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最大限度满足本旗农牧业龙头企业的生产需要。

培育发展清洁能源业。依托800平方公里有效风场,重点推进华电玫瑰营三期30万千瓦、大唐新能源4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开发太阳能发电,加快国电10万千瓦、华电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到2017年,全旗风力、光伏发电并网将突破80万千瓦。

培育发展机械加工与矿产开采加工业。在现有三兴重工、金风科技等风机制造的基础上,继续引进相关项目建设;加强与京津冀地区产业对接,积极承接装备制造业;矿产开采业重点推进马莲滩褐煤开采、提质项目。

培育发展商贸物流业。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特色商业街区、专业大市场、汽贸物流园等建设;围绕呼张客运专线乌兰察布站的规划建设,重点推进站前商务区建设;借助G6、G7、G55高速过境互通的优势和便捷的铁路运输,打造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现代物流链中的重要节点。随着呼张客运和乌兰察布民用机场的建成运营,察右前旗将逐步纳入北京“人流一小时交通圈”、“物流三小时经济圈”。

培育发展旅游业。依托黄旗海湿地和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等人文历史资源,重点推进集宁路古城复原(蒙元文化影视城)项目建设;同时结合黄旗海湿地保护治理,积极规划、引进、建设旅游景点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以草原文化、民族特色为主的休闲旅游业。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让民生工程得“民心”

近年来,察右前旗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谋划实施重点民生工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真正做到让民生工程得“民心”。

着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和支持创业长效机制,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统筹解决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转移农民就业。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和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转移农民就业提供网络化服务。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40、50人员、特困家庭和双下岗家庭人员等困难弱势群体就业。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加大城乡养老、医疗等各项保险的扩面工作力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社会保险应保尽保;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优抚对象保障标准,推进社会救助精确管理和全覆盖。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扩大重大疾病医疗保险覆盖面,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实施百姓安居工程,加快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建设,扩大保障范围,做到“住有所居、居有改善”。

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以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整治村容村貌、保护生态环境和基层组织建设六项工作为重点,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和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信贷项目,全面启动50个贫困村整村扶贫推进工作。以“点、线、片、面”相结合,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道路出行、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变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把察右前旗建成富裕、文明、优美的新家园。

(作者系察右前旗人民政府旗长)

责任编辑:刘 佳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