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影响的思考

2015-06-15柏雪冬白纪年

西部金融 2015年4期
关键词:汇率

柏雪冬+白纪年

摘   要:本文基于汇率波动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和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比较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影响的共性和特性,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欠发达地区(以西北五省为例)实体经济的影响,并对欠发达地区在现有市场机制和政策框架下,如何适应和利用好汇率波动,促进本地区涉外经济发展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汇率;西北五省;涉外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4)-0087-06

一、研究背景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止2014年11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九年来已累计升值34.35%。2012年至今,央行两次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最初的0.5%扩大至目前的2%,显著增强了人民币汇率弹性。在此背景下,201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超出市场预期,一改过去数年的单边升值状态,双向波动明显,上半年最大贬值593个基点,贬值幅度为汇改以来之最。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人民币汇率长期持续升值或短期快速贬值,均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人民币汇率传导效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理论、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和利用外商投资等方面研究较多,但大都是研究汇率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长期影响,而对一定时期内汇率波动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研究2011年至2014年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自治区)与全国经济影响,深入探讨在汇率市场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就欠发达地区如何适应和利用好今后常态化的汇率双向波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一)文献综述

近些年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汇率形成机制、汇率传导机制、汇率波动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卢向前、戴国强(2005)用自回归方法研究了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经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冲击效应要显著高于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还证明了“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成立。谷宇、高铁梅(2007)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口、出口的影响显著不同,长期看对进口表现为正向冲击,对出口表现为负向冲击。金雪军、王义中(2008)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取决于产品市场的长期供给和需求,而短期波动则更多地表现为资产市场的货币现象。刘亚、李伟平、杨宇俊(2008)对汇率波动与国内通货膨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存在有时滞效应的不完全传递,并且这种冲击主要通过食品价格冲击完成。陈平、李凯(2010)通过货币模型、泰勒模型、随机游走模型、非抛补套利模型等比较,预测了长期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长期通胀的关系。国外学者的研究多数基于其本国情况,如Dixit和Pindyek(1994)考察了汇率波动对企业投资影响并进而研究对就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但也有例外,如Takatoshi Ito和Kiyotakal Sato(2006)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国家汇率变动对各自国内价格指数的传递效应,发现汇率升值会普遍减轻各国国内通胀压力。

(二)汇率传导机制与影响汇率传导因素

目前公认的汇率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价格渠道、需求影响、市场预期。

价格渠道,即指汇率波动首先会影响进口要素(或产品)价格,然后影响到批发物价和企业成本,最后传导到消费品价格,并且每次传导过程都体现出非完全的价格转嫁效应和一定的滞后效应。

需求影响,即指汇率波动改变了本国货币购买力,进而影响一国进出口需求和商品替代性需求,最终影响到对劳动力要素和生产材料要素的总需求。

市场预期,是指当一国货币出现升值或者贬值后,市场情绪会加强这种汇率变化趋势,并形成持续升值预期或贬值预期。汇率预期一旦形成,则短时间难以改变,极端情况下会导致国内资本大量外逃或者热钱大量涌入,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各国货币急遽贬值。

影响汇率传导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导会显著有效于固定汇率制度。二是一国外向型经济规模,越是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国家,汇率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传导越有效。三是一国汇率政策改革机制,通常渐进的、连续的汇率改革会有助于一国宏观经济稳定;而激进的、一次性的汇率改革,不仅会扭曲正常的汇率传导机制,甚至可能对一国经济造成不可逆转的长期冲击,如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在短期内升值一倍并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

三、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比较分析

(一)数据描述

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自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恢复弹性以来的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共44个月的数据进行分组比较,来讨论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不同影响。其中汇率价格统一选取国际清算银行每月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西北五省平均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5)、西北五省平均物价指数(cpi5)根据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五省自治区(以下简称五省)统计局每月公布数据取算术平均,西北五省进口规模(im5)、出口规模(ex5)根据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海关每月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加总;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pi)、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全国进口规模(im)、全国出口规模(ex)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当月数据。为消除季节性影响,所有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均选取同比数据。为消除各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以上九组数据均取自然对数,经过调整后所有变量分别记为lnreer、lnppi、lnppi5、lncpi、lncpi5、lnex、lnex5、lnim、lnim5。

(二)全样本数据实证分析

1、模型选择

本文统一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进行分析,因为研究对象为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比较分析,因此选择通过建立若干各自独立的向量自相关模型来分别研究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及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进口规模、出口规模的影响。

2、数据平稳性检验

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经过ADF检验得知:lnex、lnex5、lnim、lnim5均为零阶单整的时间序列,lnreer、lnppi、lnppi5、lncpi、lncpi5均为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并对lnreer做一阶差分,记为redi,其经济学意义为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月度变化。

3、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

因为本文分析结论由四个彼此相互独立的VAR模型比较得来,出于篇幅和对模型论述的考虑,模型论述仅以汇率对西北五省及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例。在此VAR模型中,利用AIC准则和SC准则、并通过LR检验法,确定当最大滞后阶数为2时,模型效果最好。即建立VAR(1nreer■、1nppi■、1nppi5■)2阶模型如下:

Y■=α+A■Y■+A■Y■+ε■

其中,Y■是由三个内生变量组成,即Y■=(1nreer■、1nppi■、1nppi5■),α为常数项,ε■为扰动干扰,A■、A■为参数矩阵。

4、平稳性检验

利用AR根图形对该VAR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被估计VAR模型所有根模倒数都小于1,即都位于单位圆内,则模型是平稳的。验证结果显示,该VAR(1nreer■、1nppi■、1nppi5■)模型所有根模倒数都在单位圆内,模型是平稳的。

5、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该VAR(1nreer■、1nppi■、1nppi5■)模型做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在实际有效汇率方程中,不能拒绝西北五省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不是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原假设,而且两者联合检验也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实际汇率外生于系统;且实际有效汇率对西北五省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方程均有显著影响。

6、协整检验

对该VAR模型进一步做Johanson协整检验,Trace统计量检验和Max-Eigen统计量检验均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该VAR模型变量之间最多接受一个协整方程。

7、另三个模型简要概述

为研究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及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进口规模、出口规模的影响,按照上文思路分别建模分析。因为VAR模型要求是对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故三个VAR模型分别为VAR(1nreer■、1nppi■、1nppi5■)、VAR(1nreer■、1nppi■、1nppi5■)和VAR(1nreer■、1nppi■、1nppi5■)。经验证这三个VAR模型虽然都能通过AR根检验,但只有VAR(1nreer■、1nppi■、1nppi5■)能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所有模型的汇率波动Granger检验结果如下:

8、脉冲响应函数

根据Granger检验结果,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及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具有显著影响,且VAR(1nreer■、1nppi■、1nppi5■)和VAR(1nreer■、1nppi■、1nppi5■)各自脉冲响应函数如下:

图1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会给西北五省和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带来负向冲击,二者当期冲击几乎一样;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西北五省最大脉冲影响(-0.01%)要略显著于对全国(-0.008%),且二者同在第6期左右达到最大,在滞后程度上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

图2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会给西北五省及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样带来负向冲击,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对全国及西北五省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最大影响均为-0.002%左右;但对全国而言在第3期时达到最大效应,而对西北五省则经过缓慢传导直至第10期才显现最大效应。

四、研究结论和分析

(一)基本研究结论

综合第三部分各模型输出结果,汇率波动对欠发达地区和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有共性相同的地方,也有个性差异之处。

共性主要表现在:我国现行固定汇率制度和当前较为僵化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共同决定实际有效汇率是一个系统外生变量;无论全国还是西北五省,汇率变动均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构成负向冲击;汇率变动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显著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进出口规模影响不显著。

差异主要体现为: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方面,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的整体影响要略显著于对全国的影响,但二者的传导时效几乎是同步的;在消费者价格指数方面,汇率波动对全国和西北五省的最终效果一样,但在传导时效上,西北五省明显滞后于全国。

(二)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与全国影响共性原因分析

本文汇率选取国际清算银行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该指数越大,代表人民币汇率越高,当人民币汇率升高时,会有助于减轻我国国内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物价压力,因此表现为负向冲击。

模型中汇率变动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的影响要显著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这跟本文第二部分所述汇率传导机制的价格渠道是吻合的,且这一传导过程是滞后、逐级递减、非完全的价格转嫁;此外,汇率的需求影响也主要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影响表现出来。

本文模型实证结果还表明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和全国的进出口规模影响不显著,与一般研究结论略有不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本文数据以近三年月度数据为准,主要考察短期效应,而汇率波动对一国或地区的进出口影响主要是长期效应;二是汇率的短期市场波动往往表现为资产市场的货币现象,与经济基本面相关不大;三是过去十年人民币升值已倒逼我国进出口企业完成了部分产业结构升级,伴随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总量中占比逐渐增多,出口规模对汇率波动的弹性也就越小;四是自2011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地区扩大至全国以来,全国人民币跨境收支结算量累计增幅9倍以上,且今年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约24%,微观企业主体有了更多的外贸结算选择和汇率避险途径。

(三)汇率波动对西北五省与全国影响的差异化原因分析

西北五省与全国相比,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西北五省近年来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过去西北五省区域经济外向型特征不明显,相对于全国50%以上的外贸依存度而言,西北五省平均外贸依存度仅为10%左右。但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西北省份承接了大量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短时间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近几年西北五省共先后成立六个综合保税区,在层次和规模上显著提高了本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外贸增速下台阶背景下,西北五省区域外贸活跃度显著增强,也容易造成本地区经济指标尤其是工业生产指标易受汇率波动影响。

第二,西北五省产业附加值低。西北五省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为投资拉动型,消费贡献占比较低,服务业不发达,主要经济结构以重工业、高耗能产业为主。在外向型经济方面,出口产品中农牧食品加工、纺织皮革等一般贸易和地区特色产品占比较多,工业附加值较全国平均水平低,在全球贸易中处于产业链初级阶段;而进口产品中国际大宗商品类的原材料占比又较高。因此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本地区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更容易受到汇率波动影响。

第三,西北五省对外汇政策反应滞后。受历史沿革影响,西北五省地方企业主动利用外汇工具套期保值和参与贸易融资占比较低,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受内陆经济制约,西北五省商业银行外汇业务拓展乏力;因相关金融人才短缺,西北五省各行业对新出台外汇政策和外汇市场各种创新工具运用较慢。在面对汇率波动时,企业缺乏外汇风险意识和操作经验,不能通过有效手段来减少外汇市场波动对本地区经济造成的影响,涉外经济缺乏前瞻性和开拓性。

五、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论述,结合西北五省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只有加快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才能适应汇率市场化双向波动,用好用活汇率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中健康快速地发展。

(一)借助国家层面外交新格局,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时提到要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习近平主席提出“一路一带”战略新格局,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施展联接欧亚大陆的“高铁外交”,这些外交新框架都为我国与东盟、俄罗斯、中亚、东欧等国家深化了在交通基建、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对西北五省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效把西部大开发和周边国家外交政策结合起来,既有走出去又有迎进来,既有人民币国际化也有产能升级转移,是西北五省探索外向型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应利用传统的科教、人文、技术优势,发挥其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有效促进本区域产业互融发展;宁夏作为全国唯一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走廊,在加强中阿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和向西开放的唯一边贸口岸,应凸显自身地缘优势,成为连接我国与欧亚大陆政治经济的重要桥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上,各省应协同发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和载体,借鉴PPP、BOT、SOT、股权众筹等新型融资方式,解决本地区融资缺口,通过道路连通推进区域贸易畅通,扭转内陆地区交通物流劣势,实现资源、产业的优势互补。西北五省在向西开放进程中,应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政策试点,通过促进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在贸易价格定价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减少汇率波动对本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立足我国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014年上半年,在全国经济增速和外贸增速双放缓背景下,西北五省反而呈现双高速增长,这既符合落后地区经济后发优势的基本特征,也与近年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关。但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和产业的转移虽短期内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地方就业,但如果盲目沉迷于粗放式、低附加值的增长,将不利于西北五省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部均衡。为此应立足西北五省地方经济特征,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产权保护、开放民营资本准入领域、化解过剩产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等途径,继续培养特色第一产业,扭转第二产业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现状,全面推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调整西北五省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提振西部经济的整体水平。

(三)完善综合保税区功能建设,带动区域外贸整体协调发展

西北五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民营经济不活跃,集中体现在外向型经济过于集中在各省会城市,经济资源过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中小涉外企业数量与进出口规模倒挂,与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形成鲜明反差。建议西北五省可通过完善综合保税区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和周边卫星城市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目前城市产业集群现状。西北五省现有六个综合保税区,但各综保区内主要是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物流运输等企业,世界五百强企业、电子信息化企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较少,区内出口产品工业附加值较低,产业种类单一,无法对周边城市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作用。相比于东部发达省份,各综保区对地方经济质的贡献有待提升。因此,西北地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是采取有力措施将国家对综合保税区的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加紧优化和完善综保区功能,在招商引资时注重产业间协调互补,形成区内、区外上下游产业链结合,以此辐射周边城市,形成新的外贸经济增长极。

(四)强化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健康的区域金融体系是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防线,相比于东部沿海省份和全国整体水平,西北五省仍显得金融普及度不广、开放度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建议可从以下五点着眼:一是加强金融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政策,借助中阿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的设立,加快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加快引进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国际担保公司和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填补西北地区金融业态空白。二是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尤其要倡导金融信息透明和金融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提高本地区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要紧密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加快提高直接融资在地区社会总融资中的比例,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和新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欠发达地区利用后发优势提升本地区金融深化程度,有效降低欠发达地区金融交易成本。五是要加强地区金融风险防控,妥善化解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尤其关注企业为逃避汇率风险选择在贸易融资和转口贸易上进行非法跨境资金流动。

(五)加大宣传和辅导力度,引导市场主体主动应对汇率风险

伴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今后人民币汇率会逐渐趋向均衡合理水平,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态势料将成为外汇市场的新常态。一直以来,西北五省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导,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对本地区市场主体的政策宣传和窗口指导,培养市场主体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市场主体正常看待汇率波动,摒弃过去形成的单边升值预期;鼓励市场主体选择更多元化的外币资产配置,增强区域外汇市场整体流动性;稳步推进外汇保险业务,设计更灵活的外汇衍生品,利用套期保值工具规避风险,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Dixit A,Pindyck RS.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2]Takatoshi Ito,Kiyotaka Sato. Exchange Rate Changes and Inflation in Post-Crisis Asian Economies: VAR Analysis of the

Exchange Rate Pass- through[Z]. Faculty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Tokyo. 2006.CIRJE F-Series .CIRJE-F-406.

[3]陈平,李凯.人民币汇率与宏观基本面:来自汇改后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0,(9):28-45。

[4]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31-39。

[5]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49-57。

[6]金雪军,王义中.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均衡、失调、波动与调整[J].经济研究,2008(1):46-59。

[7]刘亚,李伟平,杨宇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汇率传递视角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8(3):28-41。

The Reflection on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Economic

—— A case of Five-northwest Province

BAI Xuedong  BAI Jinian

(Yinchuan Provincial Capital Sub-branch PBC, Yinchuan Ningxia,750001)

Abstract: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the real econom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ime series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and compare the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five-northwest province and the nations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research the impact of RMB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o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real economic (such as the five-northwest province), and depend on the existing market mechanism and policy framework, how to adapt and make good use of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put forward specif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promoting the local foreign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exchange rate; the five-northwest province; foreign real economy

责任编辑、校对:张宏亮

猜你喜欢

汇率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