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携“平台”强势归来
2015-06-15谢秋陆
谢秋陆
各地供销社的三尺柜台正悄然变成标准化的现代门店和全国基层物流网络,正从购销渠道商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型。
在我国,供销社有着61年的历史,也曾红极一时。但网络时代,大部分年轻人已忘记它的存在。
不过就在最近,供销社又重归人们的视野了。4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根据《决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力争今年三季度办成一个全国性“网上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
供销社曾经的辉煌
供销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个体、私营商业还没有大规模出现之前,是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流通渠道和经营实体。曾经,农民的衣食住行、生产消费,几乎全依赖供销社提供。因为垄断,供销社也有过辉煌的业绩。
然而,改革开放后,供销社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下,体制和机制弊端日益凸显,发展步伐缓慢拖沓,业务不断萎缩,亏损日益严重。
“当时,一般的基层供销合作社负债都在600-800万元间。”河北省沧州市供销社退休职工侯俊霞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回忆说,供销社在一段时间内看似是一艘巨型航母,而实际内容却像在堆积木,九十年代供销社陷入低谷,后来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浙江试点初见成效
互联网时代来临,不禁让人担心,散落于基层的供销社是否会就此消亡?
让人惊奇,供销社不但没有消亡,而且伴随着综合改革工作的推进,它渐渐又回归于人们的视野。全国“网上供销社” 虽然今年三季度才上线运行,但早在去年广东、河北、山东和浙江4省就开展了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其中一些供销社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还取得了初步成效。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贾家村供销社成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村里谁想买东西就来供销社,工作人员可以帮忙上网下单,货到付款;想卖农副产品,也来这里登记,由供销社打包上网销售。
不少村民感慨:“村里离集镇较远,原来买点农资要折腾半天,现在通过供销社上网买化肥、农药、种子只需 1- 2 个小时就能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如果有需要,供销社还可以联系农业专家到农户的地里做土壤检测,给出科学的用药用肥建议。贾家村供销社电子商务服务站既方便又实惠。”
如今,这样的服务站在浙江农村随处可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浙江省供销社下属的中农在线网站已经建立了网上庄稼医院,整合了一些庄稼医生和大专院校的专家,通过网上庄稼医院,专家为农户进行解答,最后以开处方的形式把农资销售出去。”业内人士说,“这种模式对于阿里、京东来说很难复制。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密集网络,现成为供销社角逐农村电商市场的最大竞争力。”
我国农村市场广阔,仅仅依靠现有电商企业是无法满足其全部市场需求的,这也是供销社发展的空间所在。不过,农副产品在网上销售,供销社自身搭建的平台优势不大,所以与其他电商合作,共同进步是供销社发展的关键。
截至2015年3月底,浙江省供销社已在淘宝网、1号店及京东商城三大电子商务平台上建成各类地方特色馆18个,入驻网商近1500家,入驻商品近4000种,并与2000多家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建立了产销对接关系。
点开淘宝网上的“浙江馆”页面,只见茶叶、火腿、笋干菜、鲜鱼等各种地方农副产品应有尽有。淘宝网宁波馆”开馆7天,销售额就高达1400万元。
浙江省供销社数据显示,通过电子商务途径,2014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共计销售茶叶、食用菌、干果、水产等农产品7.6亿元,同比增长347%。
浙江省供销社不止在网上卖农副产品,还在网上“卖”田。去年3月,浙江省供销社就联合阿里“聚划算”和安徽绩溪市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对绩溪闲散土地以私人定制农场的方式,向网民推出了一个“聚土地”认购活动。“聚土地”两天的网上营销活动,页面点击量达5亿多次,有35万多人次在线咨询,2699人下单,“成交”土地339.9亩,交易额近200万元。
目前,浙江全省供销社发展各类涉农电子商务合作社127家,2014年全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2.5亿元,电子商务合作社数量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5%和400%。
互联网+ 筹谋“网上供销社”
继首批试点之后,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47个地级市、344个县开展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截至3月末,全国供销社系统开展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已达954家,电子商务交易额近3000亿元。
今年4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决定》更赋予了供销社这个“超级连锁店”新的使命和机遇。
比如《决定》提出,“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随后,全国供销总社就提出要在各区域型、专业型平台的基础上,由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省级供销合作社,引入战略投资者,搭建一体化的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使之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总平台,提高规模效益和综合竞争力,这个平台将于今年三季度上线运营。
根据规划,这个平台将具备B2B批发交易、B2C商品销售、C2C零售交易、O2O在线业务等几大功能。全国平台与系统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农资、棉花、再生资源、特色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网上交易。并依托连锁经营网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等,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共同建设“供销商城”。
截至2014年底,全国供销社系统销售额达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汇总盈利354.4亿元。全系统拥有2.5万家基层社、11.4万家农民合作社和105.5万个连锁、配送网点,覆盖全国80%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各地供销社的三尺柜台正悄然变为标准化的现代门店和散落全国的基层物流网络,正从以往的购销渠道商向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转型。
不过,供销社系统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其传统的机制使得供销社系统人员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与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相比,其人才、技术等都较缺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巡视员谢扬表示,网上供销社不仅要做到经营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要符合网络经济发展的规律。首先需要吸收大量IT经营人才,对电商人才的培养要加大扶持力度。无论是县、乡镇还是村,都要有供销社自己的营销人员。同时,从电商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落后、欠发达地区的电商发展速度较快,供销社可以考虑将这些地区作为突破口进行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表示,2015年,全国供销社的改革工作将涉及多个方面,一是以系统内的电子商务企业、基层供销社、科研院校为主要成员,组建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联盟,加快农资物联网的推广应用。二是搭建供销合作社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积极拓展供应链融资、仓储物流监管、信息和指数发布等延伸服务。三是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探索大数据驱动下的订单农业,以预购和预售方式,实现“以销定产”“产地直供”,塑造新型农业产业价值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