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建设视域下“三农”战略的主题转换*
——基于农民主体性的视角

2015-06-15刘庆乐

学海 2015年5期
关键词:三农革命战略

刘庆乐

国家建设视域下“三农”战略的主题转换*
——基于农民主体性的视角

刘庆乐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共“三农”战略是实现其国家建设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战略主题随着国家建设使命的转换而调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农”战略主题是农民,以服从于政权建设,农民主体性有限提升;建国后前三十年,“三农”战略主题是农业,以服从工业建设,农民主体性缺位;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战略主题逐渐从农业转向农村,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农民主体性起伏不定。在当下城镇化的强势话语下,新农村建设有沦为“表达现实”之虞。理想的“三农”战略规划应当是体现新农民主体性的交往行为。

国家建设 中共 “三农”战略 主题转换 农民主体性

外生张力下的“三农”战略及其主题转变

1996年,温铁军在《第二步农村改革面临的两个基本矛盾》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三农”问题的概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三农”问题从那时才开始出现。从绝对意义上说,由于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只要存在这个前提,“三农”问题就一直存在。由于作为主体身份的农民、作为从事行业的农业、作为居住地域的农村彼此关联,将以上三个问题合并为“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将“三农”视为一体也可能使人们忽视三个概念的确切内涵和彼此之间的张力①,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矛盾性。为数不多区分“三农”之间不同内涵的研究成果显示,“三农”问题之间的张力有时不容忽视。如20世纪前叶,中共在农村发动土地革命,解放农民,归根结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而李放春在考察北方土改过程时证实,革命或农民“翻身”与生产的实践关系并非协调一致,而是充满紧张、错位乃至斗争。到了六七十年代,“抓革命”与“促生产”之间张力再次凸显。②又如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并存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钟甫宁从农村劳动力数量与农业GDP总量的关系的角度,论证“三农”问题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尖锐的矛盾,解决了农业问题,并不意味着农民和农村问题便会迎刃而解。③高帆则从技术进步、粮食供给与需求关系的角度,解释了增产而不增收何以会发生。④

如果“三农”问题之间的张力确实存在,那么张力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李放春的研究与钟甫宁、高帆等的研究并不一致。在前者看来,问题之间的张力存在,反映了决策主体在特定情境下两难或多难选择,因而是外生的。在后两者看来,“三农”问题之间张力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通过技术修正就可以消除。本文并不否认张力的内生性,但更强调张力的外生性。首先,从战略目标上看,“三农”问题相较于国家建设的总体目标而言,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林尚立认为,任何试图迈向现代化的社会,都面临着建设和发展现代国家、使现代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得以有效成长的历史任务。⑤国家建设在不同国别、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中国国家建设包含在相互承接的三大使命中:政权建设、工业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因此,中共在特定历史时期要解决“三农”问题时,不仅要考虑“三农”本身的问题状态,而且要考虑这一时期国家建设的使命。当战略制定者需要优先解决“三农”问题的某一方面时,就必然产生“三农”的外生性张力,并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三农”战略的主题转换问题。其次,从战略主体上看,“三农”战略的决策主体一般是党或国家,而行动主体主要是农民,不同主体对“三农”战略的重点、偏好必然存在认知性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涉及不同的战略主体,就必然会产生外生性张力。

本文并不抽象地讨论农民阶级的自主性问题,而是将“三农”问题置于党的国家建设视域下来考察,即考察自建党以来而做出的“三农”战略的主题选择,以及此种选择对农民主体性的影响。本文关注这样议题是因为“林林总总的现代管理思想流派,无论其具体内容如何,在本质上都无一例外是主体性管理范式”。⑥

“三农”战略的农民主题:政权建设时期农民主体性的有限提升

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中,无产阶级政权对无产阶级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来说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共产党宣言》提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⑦列宁也曾提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一点,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⑧同时,工农联盟也是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必要条件,正如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如果没有农民阶级,“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⑨

中共在农民问题上既有战略性创新,也并未脱离其希望建立自己的政权、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主旨。事实上,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正是围绕政权建设这一中心问题而开展革命的,其他战略都服从和服务于政党的政权建设这一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是为革故方面;在立新方面,则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对此有系统化、理论化的论证。在这篇文献中,“农民”一词出现28次,“农村”出现6次,“农业”出现2次。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说明那时党的“三农”战略重心是农民。仔细推敲文字,不难发现,列宁的原话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其中当然包括中国革命;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这里就转化为“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在英语中,“基本”与“根本”,无论是“essential”还是“basic”,都并无实质差别,但当时的俄国和中国却提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判断。是中共理解错误吗?当然不是。这不仅不是理解上的错误,反而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的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例证:基本的政权问题,在中国革命的话语中也就是农民问题,用1926年毛泽东的一席话可以解释为: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迅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⑩

综上,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建设的使命是取得国家政权,党的“三农”战略以农民为主题的全部意义是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在这一主题下,党把农民问题视为革命的基本问题,把农民阶级视为革命的同盟军和主力军,千方百计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了农民阶级在革命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主题下的农民革命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而囿于历史局限,在农村和农业问题上,只是策略地利用了农民获得土地和生产致富的主体性诉求,由阶级斗争话语所激发的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也是由党单向度建构起来的,这些不仅预示着党在革命时期制定的农村与农业政策的工具性和暂时性,也说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主体性与作为“他者”的农民主体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张力。

“三农”战略的农业主题:工业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的普遍缺位

1949年3月,中共在西北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毛泽东所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乡村”一词出现11次,“农业”出现10次,与“农业”相对的“工业”出现21次,“农民”只出现2次,这些与《新民主主义论》中涉及“三农”概念的用词频率显著不同。毛泽东在报告中没有使用“农村”而是“乡村”一词,固然是为了与“城市”相对应,但同时也凸显城市相对于农村的重要性。由于党获取全国政权的大局已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至城的转移,其实也是党的国家建设使命由政权建设转向工业建设,“三农”问题对党的战略意义相应转移。因此,二中全会也是党的“三农”战略主题由农民开始转向农业的标志。

相较于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侧重谋划党的经济战略,毛泽东在同年6月底为纪念中共成立28周年而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则侧重谋划党的政治战略。这篇带有《共产党宣言》口吻的论文堪称共产党人为接收全国政权而做的施政纲领。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中,“农业”一词出现4次,“农民”出现6次,而并没有出现“农村”或“乡村”这样的词汇。虽然“农民”出现的次数相较于“农业”为多,但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教育农民的问题,而且提出了党的“三农”战略必须服从工业建设使命的思想:

1951年12月15日,中央下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由此,中国农村的生产关系由互助组到合作社、由初级社到高级社、由高级社最终到人民公社,发生着急速的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重点不在于改变农村或农民,而在使得农业的经营方式更好地适应工业化的发展。在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与实现国家工业化两个目的之间,国家工业化不仅更为优先,而且带有全局性、使命性意义。因此,党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表述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在执政党的高效社会动员下很快完成,但工业化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就是建国以后农业合作化合乎逻辑的发展。人民公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固然植根于国家领导人对公有制以及巴黎公社的强烈偏好,但现实的原因则是国家如果不采取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就不足以控制高级社以后农民的持续抗争,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决策者相信这种组织形式对于工业化来说更有效率:农业组织的更大规模不仅将带来更高的农业产出,而且可以实现国家为达到工业化之目的而与个体农民之间交易费用的最小化,并进一步将国家与集体的交易关系转化为集体经济内部的管理关系。

“三农”战略的农村主题:发展视野下农民主体性的起伏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国家建设使命由工业建设转向社会的全面发展,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三农”战略在这一时期的调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78年到党的十三大以前,是党中央支持、普及并完善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阶段;二是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六大以前,国家将农村的承包制改革经验转化运用到城市阶段;三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阶段,“三农”战略农村主题开始形成。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民政策。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目标,“尊重农民意愿”标志党的“三农”战略主题已经由农业转向农村,农工关系由以农养工转向以工补农,政府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由单纯注重农业经济效益转向注重农村社会综合效益。党的“三农”战略农村主题呈现出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性的态势。

进一步讨论:农民主体性的伸张与发展

本文研究表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共“三农”战略是中共国家建设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战略主题也随国家建设使命的转换而调整。而囿于认识或实践局限,党以往的“三农”战略多少都带有忽视农民主体性的工具理性特征,中国农民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部分时段中,被作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经济发展的工具,他们自身权益诉求被严重忽略。社会历史发展总是表现为某种片面性,但曾经的历史片面性不能自动延续成为当下历史的正当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落实这一政策导向,“三农”的战略规划就应当纠正农民主体性缺位的历史偏向,放弃那种只重视物的价值而轻视人的价值、只重视政策的整体效应而轻视利益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的工具理性行为,采纳体现农民主体性的交往行为。具体到新农村建设战略及其具体政策实施,在诸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土地流转还是不转、房屋拆迁还是不迁、农民进城还是不进等问题上,不应当是政府的单向度决策,而应当是政府与农民理性对话和沟通的结果。

①张力的概念参见保罗·C.纳特、罗伯特·W.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领导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108页。

③钟甫宁:《我国能养活多少农民?——21世纪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7期。

④高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一致或冲突》,《经济科学》2005年第2期。

⑤林尚立:《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⑥贾利军、李金生、李宴墅:《从主体性管理到主体间性管理——管理范式的后现代转型》,《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⑦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684页。

⑧《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页。

⑩《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责任编辑:成 婧〕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公共政策与改革协同研究”(项目号:14AZD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项目号:11YJA810012)的阶段性成果。

刘庆乐,政治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美国杜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2013年),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2010年1月),qingleliu@163.com。北京,100081

猜你喜欢

三农革命战略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战略
战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