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变迁研究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2015-06-15刘厚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劳动力人口农业

原 新 刘厚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变迁研究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原 新 刘厚莲

文章运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规模与分布、人口年龄结构、素质发展历程和现状。考察期内,农业劳动力规模先增后减,男性农业劳动力始终多于女性;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内的农业劳动力分布较为集中;农业劳动力呈现老化、女性化特征,且20~49岁女性农业劳动力占比超过男性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人口素质提升缓慢,与全国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不断拉大,新型职业农民规模不断增加。为此,从留住适量适龄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和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方面提出建议。

农业劳动力;新型职业农民;老龄化;人口普查

“三农”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1982—1986年,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紧密围绕着“三农”发展问题进行深化改革;2004—2014年,连续11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于“三农”发展, 16个一号文件摆正和强调突出了“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三农”问题中,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伴随着快速的人口转变,农村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再加上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引发了农业劳动力断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行业的第一大门类,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五大农业大类,本文所讨论的农业范畴为农业大类行业,是指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包括谷物,豆类、油料和薯类,棉、麻、糖和烟草,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水果,坚果、含油果、香料和饮料作物,中药材及其他农作物。因此,本文研究的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各种农作物种植的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现有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必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冲击[1-2];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负作用[3-4];日本农业劳动力高龄化现象极其严重,导致农业生产不景气[5],因此,农业劳动力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素条件不断发生变化,“空心化”“农民荒”等已成为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导致土地撂荒现象普遍、农业技术推广缓慢、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变迁历程与发展现状,以期寻找应对之策。

近年来,学者们在认识农业劳动力方面,主要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如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桥头村调查[6]、辽宁省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7]、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8]、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9]、浙江省农村的调查数据[10],分析得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男性农业劳动力少于女性等结论,但也有调查(全国22个省180个村2 961个农户的调查)分析得到男性劳动力多于女性劳动力[11]。纵观现有对农业劳动力的研究,第一,数据方面,主要是基于相关调查数据,受调查限制,基本都为时点数据或是短期内的连续跟踪调查数据,缺乏对农业劳动力较长时期的考察,也容易得出关于农业劳动力不一致的结论;第二,受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引导,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上,缺乏系统性地分析农业劳动力规模与分布、文化程度等方面。

从实际与现有研究出发,本文采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变迁历程,重点考察农业劳动力的规模数量与分布、人口结构(年龄和性别)和文化程度等方面,以期较为全面地认识农业劳动力变迁历程与现状。

二、农业劳动力规模与分布变迁

(一)农业劳动力规模先增后减,且男性始终多于女性

改革开放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制度得到确立,随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促使城乡劳动力市场由分割向统一逐渐演变,农业劳动力规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态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历经四年,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经营制度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被确立起来[12]。土地为家庭所承包,农民种粮实现自由化,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表1),农业劳动力规模达到3.75亿人,占全国总就业劳动力人口的71.93%,其中男性农业劳动力为2.01亿人,女性为1.74亿人,前者比后者约多3 000万人,性别比为115.75。

表1 1982年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农业劳动力人口变化(亿人、%、女=100)

1984年国务院将社队企业正式更名为乡镇企业,同时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承包关系,延长承包时间,并且鼓励劳动力转移[13]。乡镇企业的繁荣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由于家庭对农业生产具有自主决策权,家庭内部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现代部门或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步入了一条“离土不离乡”的道路。伴随着农产品统购派制度的改革,农产品流通不断活跃,但也暴露出改革的弊端,经济过热等不可持续因素增加。1985—1990年中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逐步由农村转向城市,进入经济整顿时期。1982—1990年由农村转移至城镇的人口规模约为1 500万人,而1970—1975年期间年出生人口①1970—1975年出生人口在1990年时已进入劳动年龄,由于城镇人口占比约为17%,且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高于城镇,故农村出生人口占绝大部分。都在2 000万以上,到1990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达到7.5亿,比1982年约增加1.4亿;农业劳动力规模增加至4.58亿,比1982年约增加0.8亿,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人口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农业劳动力比女性约多2 200万人,性别比下降为109.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是中性的,在外国它就姓资;在中国就姓社”的重要论断[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由此被确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得到了强化,使得城镇的吸纳能力逐渐增强,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1990—2000年农村转移人口规模约为1.25亿人。到2000年,农业劳动力规模下降为4.34亿人,占总就业劳动力人口的比重为61.64%,相比1990年减少了约2 400万人,其中男性农业劳动力减少约1 600万人,女性减少约800万人,农业劳动力性别比下降为107.19。

进入21世纪,我国强化了以投资为主导的发展战略,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严重。中共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在城镇发展进一步扩张发展的同时,农村发展也得到大力支持,如取消农业税、给予农业补助,实行对农业予多取少的方针政策,这一时期大量的农村人口继续流迁至城镇。到2010年,农业劳动力规模为3.26亿人,占总就业劳动力比重为45.55%,相比2000年减少了1.15亿人,其中男性和女性农业劳动力分别为1.66亿、1.60亿,男性只比女性约多600万人,性别比进一步下降为103.2。

长周期考察,农业劳动力规模由1982年的3.75亿人增加至1990年的4.58亿人,再逐步减少至2010年的3.26亿人,2010年比1982年约少5 000万人。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劳动力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71.93%逐步下降至2010年的45.55%,28年间下降了约25.5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性别比由1982年的115.75逐步下降至2010年的103.20,相应地男性农业劳动力多于女性由3 000万下降至600万,即女性农业劳动力比例在不断提高,但男性农业劳动力数量始终多于女性。

(二)农业劳动力分布较为集中

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内农业劳动力分布较为集中(表2)。粮食主产区内,2010年河南和山东占比最高,超过9%,其次是四川、河北和湖南,5个省的农业劳动力为39.78%,占比超过粮食主产区内农业劳动力的60%;非主产区内,2010年农业劳动力占比排名前5的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和陕西,合计20.33%,占比约为非主产区农业劳动力的60%。因此,粮食主产区内和非主产区内农业劳动力分布的省份都较为集中。粮食主产区1990年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农业劳动力比重约为68.89%,小幅下降至2010年的65.30%,下降约3.6个百分点;相应地,粮食非主产区比重由31.11%增加至34.7%,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农业劳动力供给矛盾。

表2 三次人口普查分省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

粮食主产区内,四川、江苏、安徽、湖南、江西和湖北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处于减少态势,除江苏外的5个省是劳动输出大省,导致其农业劳动力下降显著,而江苏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实现就地城镇化,由农民转为市民所致。非主产区内,浙江、福建、广东、北京和上海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处于减少态势,主要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农业劳动力进入城镇部门就业。纵观农业劳动力减少的省份,东部地区的各个省份主要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东部地区的各省主要是大规模农业劳动力外流。除四川外,西部地区的各省农业劳动力比重都呈增加的态势,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缓慢,印证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落后于东中部地区。

三、农业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迁

(一)农业劳动力正在不断老化

随着农村人口快速转变,以及大规模农业劳动力人口转移进入城镇部门,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和严重程度,同时也是农业劳动力老化的过程。通过农业劳动力人口金字塔,可以从直观地观察农业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迁过程,还能预期未来农业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迁趋势。

1990—2010年,农业劳动力年龄金字塔呈现显著的“瘦身”,老化态势明显(图1)。1990年农业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表现为年轻型,塔型为典型的下宽上尖,2010年转变为成年型,农业劳动力中位数由32岁增加至44岁,高龄农业劳动力规模(50岁及以上)与低龄农业劳动力规模(50岁以下)比值由0.19增加至0.53,这是一个显著的农业劳动力老化的过程。据预测,城镇化战略大力推进的大背景下,2030年前每年乡城人口迁移的数量将保持在1 400万~1 500万人左右[15],农业劳动力老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这将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不足矛盾凸显,谁来种地、谁来产粮将成为农业发展日益突出的问题。

图1 1990年、2010年农业劳动力人口年龄金字塔(百万)

分年龄组考察(表3),1990—2010年,15~34岁农业劳动力占比由56.73%下降至27.61%; 35~49岁农业劳动力占比由27.65%增加为37.87%;50~64岁农业劳动力占比由13.27%增加为28.08%;65岁及以上农业劳动力占比由2.34%增加为6.44%。因此,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以35~64岁人口为主,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66%。

(二)农业劳动力呈现女性化特征

在传统农业中,通常男性以其体力而承担更多、负担更重的农业生产活动,并且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也相应减少。1990年,除15~19岁外,男性农业劳动力占比都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基本表现出女性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特点。1990—2010年,由农村迁入城镇的人口规模约为3亿人,其中80%左右为劳动年龄人口。2010年,20~49岁女性农业劳动力比重都高于50%,说明外出务工劳动力主要为男性,导致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劳动力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组值的增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男性劳动力占比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总体而言,男性农业劳动力占比由1990年的52.6%下降至2010年的50.8%,说明女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正在增加。

表3 1990年、2010年分年龄组的农业劳动力比重%

四、农业劳动力素质变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引进价格低廉的收入流来源,即现代型农业生产要素——农业新技术,以及促使农民积累的人力资本(表现形式为教育或培训),因此提升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于初中和小学,且性别差异显著

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和小学,整个考察期内未上过学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高等学历劳动力不断增加(表4)。1982年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占比由高至低排列为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毕业(或大学肄业),其中最高的为35.93%,最低的为0.03%,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达到94.6%,即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为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受1986年国家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共同影响,使得1990年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的农业劳动力占比小幅上升至95.70%,比1982年增加约3个百分点,其中未上过学的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幅度地下降至22.31%。到2000年,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的农业劳动力占比达到95.25%,其中未上过学的下降至11.82%,初中的大幅度地增加至40.31%,大学毕业(大学专科和大学本科)由1990年的0.02%增加至0.13%。进入21世纪,教育机会平等性不断提高,高校扩招政策促使大学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10年,大学毕业及以上(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农业劳动力占比提高到0.5%;小学和初中的农业劳动力占比下降为87.7%,仍为农业劳动力的主体。

表4 农业劳动力各类受教育程度比重%

分性别考察,未上过学和小学的女性农业劳动力比重始终高于男性,未上过学的女性农业劳动力高于男性由1990年15.2个百分点下降至2010年的5个百分点,相应地小学在近两次人口普查中都约为7个百分点。初中的男性农业劳动力高于女性由1990年的12.7个百分点下降至2010年的8个百分点,高中/中专的男性农业劳动力一直高于女性约3.5个百分点。大学毕业及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占比非常小,但仍然表现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总体而言,未上过学和小学的女性农业劳动力占比高于男性,初中及以上的女性农业劳动力占比低于男性,即低教育程度的女性农业劳动力多于男性,较高教育程度的男性农业劳动力多于女性。

(二)农业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缓慢

农业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但增加缓慢,与全国就业人口的差距不断拉大(表5)。长时期考察,农业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17年增加至2010年的7.59年,增加2.42年。分性别考察,男性和女性农业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且前者高于后者,差距逐渐缩小。2010年男性和女性的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7.94年和7.23年,两者差距由1990年的1.34年一直下降至2010年的0.71年,这主要是由于教育机会的性别平等性不断提升,以及较高教育水平的男性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部门就业。农业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全国就业人口相比,差距由1982年的0.92年逐步增加至2010年的1.49年,差距不断拉大。

表5 农业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三)新型职业农民规模不断增加

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逐步形成,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基础。据统计,农广校系统建校30余年,累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2.4亿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 200多万人。2005年,农业部提出依托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计划10年培养100万新型职业农民,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2008年末,900万农村劳动者参加了技能培训,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规模达到1 048.6万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08年、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近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针对农民职业教育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稳步增加,预计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规模将达到1亿人[16]。

五、结论与讨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它的健康持续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景。在我国快速老龄化和城镇化战略大力实施的大背景下,“农民荒”、谁来种地的问题进入人们视野。运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考察和分析了农业劳动力变迁历程和现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农业劳动力规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态势,2010年农业劳动力数量为3.26亿人,比1982年约低5 000万人。男性农业劳动力多于女性,差值不断缩小,由1982年的3 000万下降至2010年的600万人,即女性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的比重不断增加。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内农业劳动力分布较为集中,且呈现此消彼长的特征,加剧了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矛盾。

第二,农业劳动力呈现显著的不断老化特征,已处于成年型向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转变阶段。2010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为35~64岁,占比达到66%,其中20~49岁的女性农业劳动力规模超过相应的男性农业劳动力。

第三,农业劳动力人口素质提升缓慢,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仍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农业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17年增加至2010年的7.59年,与全国就业人口的差距相应地由0.92年增加至1.49年。新型职业农民规模不断增加,已超千万,将达到1亿人。

新时期,农业劳动力的总体形势为数量不断减少,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素质提升缓慢。显然,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保持不变,未来我国农业发展不仅面临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困境,谁来种粮也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还将面临着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技术应用难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一,农业劳动力投入方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仍然需要依靠广大农民,为此要适量留住适龄农业劳动力,吸取日本农业生产的教训[5],避免高龄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同时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或培训,增加对种粮的指导,提高种粮的科学性。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能手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第二,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作为土地流转的中介机构功能,完善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建设。积极促进农户传统观念的转变,引导农民将其土地进行流转,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第三,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应对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重要战略。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和农民农业科技知识水平。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53

[2] 李远芳,卢锋,Kyle P.Chauvin,等.刘易斯农业零值劳动假说的“自然实验”检验——来自印度大流感与中国大跃进的证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12

[3] 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1(2):39-46

[4] 胡小平,朱颖,葛党桥.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探析.光明日报(理论·经济学),2011-12-23(11)

[5] 姚永龙.浅议日本农业接班人危机.中国农村经济,2012(4):87-95

[6] 刘建和.关于农业劳动力结构的观察与思考.北京社会科学,2008(3):53-56

[7] 李旻,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09(10):12-18

[8] 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中国农村经济,2012(4):12-26

[9] 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人口与经济,2013(2):69-77

[10] 李澜,李阳.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 2009(6):61-66

[11] 徐勇.中国农村咨政报告(201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82

[12]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1月1日

[13] 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984年1月1日

[1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3

[15] 王金营,原新.分城乡人口预测中乡城人口转移技术处理及人口转移预测.河北大学学报,2007(3):13-19

[16] 吴佩.为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日报,2014-4-30(5)

A Study on the Migration of Agriculture Labor Force After 1978: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Censuses of China

Yuan Xin Liu Houlian

By using the data of several population censuses of china(from 1982),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tatus of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age structure,and population quality for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go up and then down and themale proportion is obviouslymuch larger than the female.Meanwhile,the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force ismore concentrated in bothmajor/non-major grain producting areas.They also show the aging and feminization charaters are becomingmore prominent.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crease slowly,the gap between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and national labor force is growing,and the size of new famer is increasing.So we propose that keeping appropriate young famers,raising professional farmers,farm land transfer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New farmer;Aging;Population censuses

(责任编辑:常 英)

2014 12 25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招标项目“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13JZD005)阶段性成果。

原 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厚莲,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邮编:300071。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劳动力人口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