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D20的表达

2015-06-13夏光明倪小红王洲羿黄虎翔肖展翅刘秋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局灶神经细胞脑缺血

夏光明,倪小红,王洲羿,黄虎翔,肖展翅,刘秋梅,李 钢

CD20作为跨膜的蛋白质是一种新型钙通道,CD20的激活是调节内源性钙离子变化的又一个影响因素,并通过钙离子变化直接调节钙离子通道活性。本研究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局灶性脑缺血CD20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CD20在局灶性缺血脑组织中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实验分组 雄性健康SD大鼠28只,体重200 g~250 g,由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饲养室内温度25℃,自由进食。实验室温度25℃,实验前12 h禁食禁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3 h组、6 h组、24 h组。实验分批进行,每批含各组大鼠7只。

1.2 试剂与仪器 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武汉谷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动物模型的制作 大鼠用10%水合氯醛(35 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位固定,颈正中线左侧旁开约0.5 cm切口,沿胸锁乳突肌内缘分离肌肉和筋膜,分离左侧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结扎颈外动脉远心端,用微动脉夹暂时夹闭CCA主干以及ICA入颅部。然后在ECA残端剪0.3 mm小口,将线拴插入,轻推尼龙线尾端经CCA分叉部沿ICA入颅,遇到阻力,大鼠呼吸心跳加快时停止。尼龙线插入深度从CCA分叉部计18.5 mm±0.5 mm。结扎ECA开口近心端,放开CCA动脉夹,缝合伤口,单笼饲养观察。参考Longa等[1]的方法进行动物清醒后爬行行为障碍评分: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活动正常者0分;提尾时病灶对侧前肢不能完全伸直者1分;爬行时出现向对侧转圈者2分;行走时身体向对侧倒者3分;不能自行行走,意识丧失者4分。1分~3分为入组标准。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大鼠以10%水合氯醛(35 mg/kg)腹腔注射麻醉。开胸经左心室插管至主动脉,夹闭腹主动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250 mL,4%多聚甲醛PBS缓冲液150 mL。在3 h、6 h和24 h时间点取出全脑,在多聚甲醛中于4℃下固定36 h。常规乙醇梯度脱水透明、石蜡包埋,用切片机自视交叉处向后连续冠状切片,片厚7μm。按改进的Stermberger PAP法进行CD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氨基联苯胺显色系统显色;流水终止反应后苏木素复染,盐酸乙醇分化,清水返蓝,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型树脂封片观察。细胞被染成棕褐色为阳性结果。同时做抗体的交叉性试验及空白对照实验。

1.5 病理组织观察 取免疫组化反应阳性切片的相邻切片作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

1.6 CD20阳性神经元计数 取大脑切片的同一层面梗死灶及其周边选择上下左右及中央5个视野,在400倍光镜下计数CD20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所得阳性细胞数取平均值。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动物行为特征 手术组动物在麻醉清醒后均呈现局灶性脑缺血表现:右前爪不能前伸,向右旋转爬行或倾倒。

2.2 HE染色观察结果 缺血3 h组神经元出现变性;缺血6 h组见皮质、海马神经元呈空泡变性;缺血24 h组大部分神经元完全坏死,神经元数量减少,残存神经细胞核变小、颜色深染。

2.3 CD20免疫组化染色 非梗死侧无阳性神经元分布。缺血3 h未发现CD20阳性神经细胞;缺血6 h出现CD20阳性神经元,但着色较淡,弥散分布,多数表达于细胞膜,少数同时表达细胞浆中。在梗死灶边缘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CD20阳性神经元分布有一明显的分界线。在梗死灶中细胞坏死明显,CD20表达于细胞浆中。在梗死后6 h和24 h两个时间点,CD20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变化明显(P<0.01)。详见表1。

表1 梗死灶阳性CD20神经元计数(x±s)

3 讨 论

CD20分子为膜结合型蛋白,位于细胞膜上的脂斑区,由297个氨基酸组成的非糖基化磷蛋白,4次穿过细胞膜,带有3个疏水基。分为胞外段、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胞外区基因长132bp,编码44个氨基酸[2]。CD20是新型钙通道,发生交联甚至超交联时形成的多聚体发挥钙通道的功能,使细胞外钙离子流入细胞内;同时CD20靠近脂斑区Src家族的酪氨酸蛋白激酶并相互激活,启动信号传导途径,动员内源钙库。使细胞内钙超载,进一步导致细胞凋亡[3]。更有研究表明在人早期胚肝内CD20定位于细胞核内,而细胞膜和细胞质呈阴性,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有待阐明[4]。

CD20在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的升高,而且其表达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重,提示CD20参与了脑梗死后的炎症和免疫反应[5]。CD20是否在脑梗死病灶及缺血半暗带中表达未见有报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CD20在脑梗死病灶及缺血半暗带中表达显示出明显的特征。在梗死灶和缺血半暗带以外的未缺血脑组织中未见到有CD20的表达,在缺血半暗带与正常脑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缺血3 h未见到有CD20的表达;缺血6 h发现有CD20的轻度表达,且多数表现为神经细胞膜表达,少数表现为神经细胞胞浆的表达;缺血24 h CD20强烈表达于神经细胞胞浆。根据CD20在缺血后脑组织表达的时空变化特征,推测CD20在缺血6 h左右开始表达,并且初期表达于神经细胞的胞膜,随着缺血的持续和加重,进一步表现为胞浆表达。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发生于缺血后6 h~8 h,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就是由于缺血过度诱导的细胞凋亡[6]。CD20在脑缺血后的表达处于发生细胞凋亡发生的时期,因此神经细胞CD20表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钙超载和细胞凋亡有关。

[1] 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20:84-91.

[2] 洪海燕,舒翠玲,郭燕翔,等.人CD20胞外区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J].免疫学杂志,2000,116(3):172-174.

[3] Deans JP,Li H,Polyak MJ.CD20-mediated apoptosis:Signaling through lipid rafts[J].Immunology,2002,107(2):176-182.

[4] 刘影,唐军民,唐岩,等.人早期胚胎中CD20阳性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J].解剖学报,2007,38(2):238-240.

[5] 夏光明,郑雅文,李钢,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CD20表达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08,16(2):18-19.

[6] Arvin KL,Han BH,Du Y,etal.Minocycline markedly protects the neonatal brain against hypoxic-ischemic injury [J].Ann Neurol,2002,52(1):54-61.

猜你喜欢

局灶神经细胞脑缺血
沉默RND3表达对氧糖缺失/复氧复糖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为什么大脑能记住事情?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胆绿素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沙苑子总黄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