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产业园区建设 抓好就业创业

2015-06-13文丨黔东南州委书记李飞跃

当代贵州 2015年26期
关键词:黔东南州产业园园区

文丨黔东南州委书记 李飞跃

对接产业园区建设 抓好就业创业

文丨黔东南州委书记 李飞跃

作者近照(黔东南州委办公室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在新常态下就业创业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总书记对民生和就业创业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前做好就业创业在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启发最大、指导性最强的就是要对接产业园区建设来扩大就业创业,这为我们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要把万众创新与大众创业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

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是提高产业层次,扩大知识型人才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也是以创新带创业就业的重大举措,我州以中科汉天下为代表的新型创业取得了很大的作用。目前,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20人,带动近500人就业。最近,我们拟在凯里市建立3至5亿元的创投基金,通过基金引进一批人才团队,孵化一批创新型项目,吸纳一批知识型人才创业。建议省里制定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加快建设一批大众创业孵化基地,在确保公平竞争前提下,对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的办公用房、用水、用能、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适当优惠,以减轻创业者负担。

要把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结合起来,通过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我州在外务工人员共100万人左右,是相当大的一支重要力量。李克强总理在我州调研考察时强调:“把人的转移和产业的转移结合起来,是我国发展的又一动力,也是很大的内需。”比如,我州三穗经济开发区,目前共建成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9户,吸纳就业4000余人,标准厂房企业入驻率达100%,其中有33户是返乡创业企业,预计今年园区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左右。建议县级工业园区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把产业转移与人口转移结合起来,推动园区逐步向就业型导向转变。同时,建议省里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的具体措施,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要以发展就业型产业作为园区发展的导向,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带动创业就业。目前,各类产业园区已有一定基础,建成了一批标准厂房,这为下一步就业创业打好了基础。在我们省内,群众中有很多创新创业的能人,在黔东南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工巧匠大有可为。比如,凯里苗侗民族风情园,围绕发展旅游服务产业,积极引进民族工艺品、特色食品等企业370户入驻园区,一批能工巧匠在这里创业,带动就业2200人。建议结合园区建设,引导各类能人到园区创业,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等旅游服务业,通过发展能人经济带动就业。

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高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现在全省职业教育体系已逐步完善,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加强。建议进一步整合职业技术培训资源,根据市场主体需要和创业人群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职业培训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要进一步落实扩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信贷支持创业的激励和保障机制。省里采取“3个15万”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非常好,目前政府补助这部分落实得非常好,但银行贷款部分落实得不够到位。建议省里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支持创业的系列政策揩施,既考虑创业需求,又考虑银行风险,确保创业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要实行精准就业创业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创业考核体系。对就业创业实行精准管理,由人社部门牵头,发改、经信、统计、工商、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合,建立就业创业统计监测体系、技能培训体系、就业创业跟踪体系,对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分类建立就业创业数据库,按年度建档立卡,做到精准到企业、单位,精准到街道、乡镇,精准到家庭和个人。同时,建议进一步简化就业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各地对创业的扶持情况。

(责任编辑/彭美玉)

猜你喜欢

黔东南州产业园园区
民居摄影
捕鱼节上捉鱼忙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补妆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黔东南州广场体育文化探析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