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空壳村”如何变“实心”
2015-06-13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姚 远
三个“空壳村”如何变“实心”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姚 远
编者按:“空壳村”是指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的村庄。助力“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是实施精准扶贫、推进基层治理、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近日,本刊记者分赴惠水县甘昌、排楼、赤土三个村采访,将它们的致富经验与读者分享。
甘昌、排楼、赤土,是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的三个行政村。
甘昌位于大山深处,排楼位于高速公路附近,赤土位于园区腹地,经济收入、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在2014年以前,这三个村子却戴着同样的帽子——“空壳村”。
如今,甘昌、排楼和赤土都已顺利“脱帽”,经济升级、环境优化、民生改善、面貌一新。
从“空壳村”到“实心村”,有何“秘籍”?
“无中生有”贫困村开发荒山借力突围
6月18日,雨后初霁,惠水县涟江街道甘昌村的千亩山林显得格外葱郁。
沿着规整的水泥小路前行,走进林中一看:树上挂着的桃子、核桃,即将成熟;林间套种的钩藤、茶叶,长势喜人——1500亩荒山被改造为经果林种植基地。到2016年,这片果林将进入丰产期,预计收入超过200万元。
在甘昌村东面,另有1150亩荒山被开发为水蜜桃种植基地,目前育苗已经完成。在穿村而过的响水河畔,贵州省甘昌服装厂于2014年底投产,今年已经接下了几项大订单,预计年产值超过千万。
在村支书杨杰的计划里,甘昌村将实现“桃花山、核桃园、响水河畔旅游热”的目标,还要成立农民投资开发公司,承接引进更大的产业项目。
谁能想到,三年前的甘昌村,还是一个山多地少、生活困苦的贫困村?
2011年,在惠水县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甘昌村“两委”把“复制华西、改写甘昌”作为奋斗目标,积极引进企业投资和产业项目,计划合作开发千亩荒山。
合作开发,既要让企业有信心入驻,也要让村里得到收益。甘昌村把集体入股作为招商引资的基本条件,把惠水县给予的政策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谈判砝码,与贵州古苗疆旅游文化公司谈妥了条件:村里做好服务,向县里争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保证完成土地流转;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租金向村民流转土地,挂果后每年提成产值5%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期收益。
“到2018年,荒山开发将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百万元。”杨杰介绍,除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之外,荒山开发还带来了100个就业岗位,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村民平均增收约3000元。与此同时,服装厂招聘了50名留守妇女和青年,工资超过2000元。
就这样,企业提供行业经验、市场渠道、资金投资,甘昌提供政策优惠、土地设施和产业工人,两者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贫困村致富的新出路,还创造了“(市场+股份)×民心积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甘昌模式。
“取长补短”薄弱村做大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葡萄能卖个好价钱!”望着村口1200亩葡萄基地,排楼村村支书唐和平的脸上带着笑意。
这是排楼村连片发展葡萄种植的第三年。第一年,天降冰雹;第二年,遭遇虫灾;第三年,丰收在望。
排楼村的传统产业是生姜种植。由于邻近公路,村民便把自家种的生姜运到长顺等地销售,生活水平并不差。可是,排楼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
惠水县涟江街道甘昌村全景(惠水县委组织部供图)
2012年,排楼村下定决心要摆脱“空壳村”的帽子。村“两委”牵头,村里成立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动员组织村民流转土地种植葡萄。当时,有178户村民通过土地入股。
与常见的“企业入驻、流转土地、固定分红”方式不同,排楼村的葡萄基地采取的是村民入股、民主管理的方式。参与种植的村民都是股东,挂果后产品统一包销,收入的5%作为集体经济积累。这样一来,合作社便成了葡萄基地的主心骨。
“合作社承包了几十亩土地,主要是为村民作示范。去年遭遇虫灾,合作社防范到位,不仅没有损失,反倒赚了2万元钱。”唐和平介绍,合作社用这笔钱购买杀虫剂,帮助村民控制灾情。
当年,有些受灾情况较轻的种植户,靠葡萄销售增收10万元以上。前有成功案例,后有合作社扶持,这才稳住了民心,保住了葡萄基地。
村“两委”并未满足——葡萄、生姜等农产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如何实现“旱涝保收”?
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元发展、完善基础建设,排楼村将“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目标。
在县委组织部、财政局的支持下,排楼村向省财政厅申请到80万资金支持,在村里建设保鲜库、洗姜厂和水产养殖三个项目。
“我们这是因地制宜,把产业做大做强。保鲜库可储存保鲜葡萄400万斤,纯利润达20万元;洗姜厂可洗姜360万斤,纯利润达10.8万元;建成鱼塘后,年产量可到1000斤,纯利润至少有2万元。除此之外,还能发展鲜果采摘、观光垂钓等项目。”唐和平说,这三个村集体经济业态发展项目带来的收入,计划用于投资建设矿泉水厂,还要扶持其他村民组种植葡萄,“实现全村‘共同富裕’”。
“锦上添花”小康村发挥优势多元发展
在贵州省惠水县经济开发区,一块标注“成都铁路局货运点”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
这里是惠水县濛江街道赤土村委会的所在地。除了货运点的标识外,楼前还挂着两块牌子:惠水县赤土村浩胜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贵州惠水浩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这是我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三大‘法宝’。”陈德权说。这位年仅35岁的村支书,原本在惠水经营自己的几家公司,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回村担任“领头人”,他的目标是“做强村集体,带富一片人”。
赤土村的村域范围内有30余家企业,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工和运输,2014年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称得上是“小康村”。
2013年,陈德权等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时,发现一个棘手的问题:赤土村虽然富裕,村集体经济却“一穷二白”。
“这么好的区位优势,为啥不以‘服务创收’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突破点?”2014年2月,在村“两委”的推动下,赤土村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每年向园区企业开展劳务派遣、提供清洁服务。公司实行股份制,村集体占股40%,经营则由专门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打理,年收入将近百万元,还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利用这笔积累,赤土村又成立了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创办一家包装箱厂。“订单我们已经谈好了,与跟园区的一家企业配套生产,每年有800万的收入,村集体占有10%的股份。”陈德权说。
更让赤土人兴奋的是,在村“两委”的争取下,成都铁路局把货运点设在了村里。“园区将近200家企业,都有运输货物的需要。我们乘势成立运输公司,做物流服务,村集体占50%的股份,这一笔收入非常可观。”
凭借着三大“法宝”,赤土村实现了“空壳村”的华丽转身,村里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5条通组路,还成立了拥有50名队员、两辆巡逻车的治安大队。“集体经济有了积累,村里能够办更多的事情、承接更大的项目,这是良性循环。”陈德权说。
短评:
甘昌、排楼和赤土村从“空壳村”变为“实心村”,关键在于三个“一”。
一个懂经济的带头人。惠水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强调“固本优化”,印发《关于实施“强基”工程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为村党组织书记开辟培训的“绿色通道”。
这三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正是“选优配强”的结果——他们都是有能力、有抱负、有情怀、懂经济、懂技术、懂市场的“能人”,利用自身积攒的资源,带动村民致富,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
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惠水县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细化要求、强化责任、加大扶持,让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排楼村的党支部不仅抓经济,还带头整治滥办酒席的风气,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赤土村的党支部接连争取到数百万元的订单,甘昌村党支部的群众满意度达到90%。
一批能管用的好政策。甘昌村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与企业谈判的砝码,排楼村的三个项目获得省级、县级多个部门的支持,赤土村获益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这些都与惠水县清零“空壳村”的政策紧密相关。2015年,惠水县提出村级集体“空壳村”清零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强化组织领导、严保障,强化责任落实、严纪律,强化资金投入、严落实,强化制度建设、严推进,强化考核激励、严问责,从资金、项目、制度、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
做强村集体经济,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抓手。党支部强了、村集体富了,村里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空壳村”才能真正变为“实心村”。(责任编辑/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