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安顺市“宣传部长上讲堂”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2015-06-13文丨彭恒剑谌贵璇

当代贵州 2015年32期
关键词:宣传部长讲师团安顺市

文丨彭恒剑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谌贵璇

唱响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安顺市“宣传部长上讲堂”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

文丨彭恒剑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谌贵璇

2015年1~6月,安顺市共开展“宣传部长上讲堂”宣讲1386场次,列全省第一位。

近年来,安顺市把开展“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作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宣传阐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作为培养锻炼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重要平台,以“三四五”(突出三个强化、抓好四项工程、开展五堂共建)抓好“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开展,做到进一步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进一步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进一步转变作风、履行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职责,进一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突出三个强化确保宣讲出成效

强化重点。注重在“明”与“拓”上下功夫,明确了全市开展活动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宣讲重点,拓展宣讲队伍。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全市开展活动的总体思路和宣讲主题、要求、领域、形式等。在重点抓好市、县宣传文化系统主要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乡镇宣传委员、德师队伍带头宣讲、引领示范的基础上,拓展充实党政讲师团、农民讲师团、工人讲师团、乡贤讲师团、教师讲师团、志愿者讲师团、法制宣讲团、“双语”宣讲团、“五老”讲师团、“巾帼”宣讲团十支骨干宣讲队伍。骨干宣讲队每次宣讲突出一个主题,观点明确、层次分明、语言流畅,根据不同听众特点,用通俗的语言、熟知的典型深入浅出地阐明观点,突出宣讲的针对性、导向性、实效性,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同推共促的良好氛围和强劲合力。

安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晓曼在西秀区作“宣传部长上讲堂”宣讲。(安顺市委宣传部供图)

强化考核。注重在“长”与“常”上下功夫,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县(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并加大分值权衡。在考核方式上,将量的核算与质的评估有机结合,注重与区域、民族特点的结合度以及群众的欢迎度综合分析评价。规范制定了“四张表”,通过“时间进度表”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宣讲活动,通过“活动记录表”做好每次宣讲活动基本情况记录,通过“听众登记表”做好参加宣讲活动干部群众基本信息统计,通过“意见反馈表”鼓励参加宣讲活动的干部群众建言献策。同时,抓牢活动的经常化、日常化,实行周统计、月考评、季督查、年总结,让“上讲堂”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必修课、常修课,有效推动了“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常态化。

强化交流。注重在“选”与“育”上下功夫,将上讲堂活动作为评选先进、培育干部的重要途径,开展有效的交流。对开展有力、形式有效的县(区)、单位采取召开现场推进会的方式,通过“看、听、观、说”等形式,即通过观看专题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观摩学习、互相交流评说,在全市掀起学、比、赶、超的氛围。2014年12月,安顺市在镇宁自治县召开了全市“宣传部长上讲堂”现场推进会,9个县(区)、7个市直部门相互交流、借鉴、探讨、观摩,推动了全市上讲堂活动的有序有力开展。通过“宣传部长上讲堂”宣讲活动的开展,安顺发现、培养了一批能写、能讲、能干的干部,并加大对这类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

实施四项工程破解理论宣讲难题

实施拓展工程。将宣讲主体进行“四级”拓展,解决有人讲的问题。市一级,以市委宣传部和市直宣传文化系统各班子成员为主体,结合分管工作及部门职责,适时走进市、县、乡和挂任帮村寨“道德讲堂”开展宣讲。同时,安顺市结合开展的“四千工程”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1000余名挂任帮村的“第一书记”走进“道德讲堂”开展宣讲,每年不少于1次。县一级,以党政一把手、县区宣传部门领导班子为主体,走进县区、乡镇“道德讲堂”、学校课堂开展宣讲。乡一级,以乡镇主要领导、宣传委员和其他班子成员为主体,深入乡镇、村道德讲堂、村头院落开展宣讲。村一级,以乡镇宣传委员和其他班子成员为主体,深入农村道德讲堂、村头院落、田间地头开展宣讲。

实施深化工程。采取“点单式”的方式开展宣讲,深化宣讲内容,寻找精准点,做到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因人施教,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对机关党员干部,侧重讲敬业、讲依法行政、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等;对农村群众,侧重于讲友善、讲和谐、讲各村积德榜上的各类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以及国家惠农政策、致富技术、“美丽乡村·四在农家”建设等;对在校学生,侧重于讲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讲爱国爱家及美德教育;对企业职工,侧重于讲诚信、讲法治。

实施增效工程。着重抓好“三点”,提高实效性,解决怎样讲的问题。抓住“特点”,结合县区、乡镇、农村区域特点,将集中宣讲、聊天座谈、夜间巡讲等形式有机结合,实现讲堂与听众的“零距离”;抓实“盲点”,在触角延伸,扩大覆盖面、普及度上下功夫,采取流动讲堂、送学上门等形式,让党的声音在基层响起来;抓活“共鸣点”,找准听众需求与关切,在创新形式上用巧力,通过文艺宣讲、双语宣讲等形式让群众的热情涨起来。

实施提升工程。将“宣传部长上讲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增强素质、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邀请省市领导及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选派优秀干部参加培训,开展优秀道德讲堂观摩活动等形式,全面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该市还要求宣讲员必须自己写讲稿,锻炼写的能力;上讲堂去讲,锻炼说的能力;与听众交流互动,现场解疑释惑,锻炼应变能力。同时,将优秀宣讲稿进行汇编,相互借鉴学习,宣讲员之间比进度、比质量、比提高,激发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活力,全面提升能力素质。

开展五堂共建促进四个“进一步”

安顺市将“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五进五促”活动有机结合,针对不同行业、类别,开展五堂共建,即机关讲堂讲“服务”、社区讲堂讲“和谐”、企业讲堂讲“诚信”、农村讲堂讲“发展”、学校讲堂讲“成长”。

此外,安顺市还通过深入开展“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促进四个“进一步”。

进一步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目前,全市建有各级道德讲堂2473个。其中,市级讲堂总堂2个,县级讲堂总堂9个,乡镇讲堂86个,行政村讲堂1007个,社区(居委会)讲堂135个,文明单位讲堂92个,学校讲堂1142个,实现了道德讲堂在市、县区、乡镇、村居、学校和省级以上文明单位的全覆盖,为“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提供了广泛坚实的宣讲平台。“宣传部长上讲堂”依托“道德讲堂”开展活动,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通过上讲堂,参与到“道德讲堂”建、管、用,促进“道德讲堂”建设的规范化,并通过带动、影响其他干部上讲堂,有效解决了“道德讲堂”有人讲的问题,让“道德讲堂”热力不减、热度不退,让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得到不断拓展和强化。

进一步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活动中,市、县宣传部领导班子带头上讲堂,以上率下,形成了典型引领、层层示范的浓厚氛围。宣传思想文化干部作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员、宣传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道德讲堂”宣讲队伍骨干和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宣讲要求因材施教,宣讲主题因人而异,对宣传思想文化干部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促进了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进一步转变作风,履行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职责。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方式,深入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宣讲,将发生在身边的事迹、人物鲜活地展现给听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事例,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宣传思想文化干部更加“接地气”,宗旨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深入挖掘在活动中发现的凡人善举、感人故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典型示范,进一步深化“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活动和“积德榜”建设工作,逐渐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干部群众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汲取了道德智慧、强化了道德修养、巩固了精神文明创建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同步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宣传部长讲师团安顺市
荥阳市举行“家庭教育讲师团”启动仪式
河北省党委讲师团系统理论宣讲大赛决赛在邯郸举行
安顺市石材集中采购中心举办揭牌仪式
有创新可借鉴的“塘约经验”——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考察报告
“安顺市金钟老年大讲堂
——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举办
安顺市中通快递配送模式分析研究
壮大主流舆论 传播江苏声音——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访谈
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
疾控党员讲师团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引导能力 营造良好氛围 部分省市区新一届宣传部长谈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思路与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