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云舍 风光无限

2015-06-13文丨图文叶飞何兴荣甘文武

当代贵州 2015年18期
关键词:江口县江口梵净山

文丨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特约记者 何兴荣 甘文武

美丽云舍 风光无限

文丨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文叶飞 特约记者 何兴荣 甘文武

神奇秀美的梵净山下,风光旖旎的太平河畔,坐落着一座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村落——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

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位于梵净山麓、省级风景名胜区太平河畔,距梵净山10公里,距县城5公里,有近600年的历史, 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村里至今仍保留着独有的土家族风情,保留着“赶年”、“过社”、“女儿会”等传统习俗,“傩堂戏”、“金钱杆”、“摆手舞”、“伴嫁歌”、“拦门礼”等土家歌舞和沿袭至今的土法造纸术。

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是省政府第一批批准建设的五个少数民族村寨之一,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评为中国首批“旅游文化示范地”,2009年被评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2014年荣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获得中国最美村镇组委会颁发的“中国最美村寨循环发展奖”。

近来年,江口县围绕铜仁市委、市政府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战略,抢抓国家旅游局、苏州市、省扶贫办对口帮扶发展机遇,投资7亿多元,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云舍土家民俗村寨。工程规划总面积1600多亩,分三期建设,目前一、二期的入口区、生态湿地区、水上乐园区、民俗文化表演区、民俗文化体验区五个区域的项目建设全面竣工,已于5月1日正式开园,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来自国内外的广大游客。

“‘梵净天下灵,江口生态美。’江口县近年来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一业’发展战略,以梵净山为龙头,相继建设、完善寨沙侗寨、亚木沟、闵孝农业公园、梵净山旅游大道等一批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红利释放越来越大,旅游发展成果共享,全县人民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幸福感越来越强。”江口县委书记袁刚说。

云舍土家民俗村寨景区的建设,既是对云舍独具特色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包装和旅游品牌的提升,又是对梵净山大旅游的补充、丰富和完善;既是依托梵净山大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具体实践,又是立足村寨资源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益探索。云舍景区的顺利开园,扩展了江口旅游的接待能力,提升了江口的旅游品牌形象,对带动江口旅游服务业发展、推动江口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云舍土家民俗村寨的建设还开启了江口“一核一中心三带六区”的“全域旅游”新征程,树立了美丽乡村新典范,展现对口帮扶新成果。

“江口今后将围绕全县旅游发展规划,继续精心打造一批景点景区、精心建成一批美丽乡村,推进旅游资源的全域整合和服务的全面升级,把江口建设成为有高端景点、有感人故事、有内涵发展,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文化魅力城市,建设成为梵净山旅游的游客集散地和综合服务区,让每一位来到江口的旅客尽情体验净山、净土、净水,尽情享受净气、净食、静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佛山圣水、天然氧吧中怡养身心。”江口县委副书记、县长黄霞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哈文丽)

云舍山色

云舍至今仍保留独特的土家族嫁娶风俗

云舍土家风雨桥

猜你喜欢

江口县江口梵净山
鹿寨江口宝塔与柳宗元诗
大自然的魅力:贵州梵净山
世界只有一座梵净山
贵州梵净山申遗成功
江口县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论江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杆”在民间传承、发扬的重要性
江口县茶树适宜种植海拔及区域初探
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几点看法
铜仁:“世界公园梵净山”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江口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