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扶贫开发决战决胜
——访罗甸县委书记杨朝伟

2015-06-13王铁清

当代贵州 2015年22期
关键词:罗甸小康贫困人口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坤 王铁清

推进扶贫开发决战决胜
——访罗甸县委书记杨朝伟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坤 王铁清

编者按:在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决战期、全国上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罗甸县,如何确保在全省、全国同步小康进程中不拖后腿?罗甸县委书记杨朝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知难而进

杨朝伟: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同步小康创建为目标,深入实施黔南州“一圈两翼”战略,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0元,比上年增加994元,增幅达到12%,全县共完成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万人,实现原板庚乡“减贫摘帽”,巩固了原云干乡、罗苏乡、栗木乡“减贫摘帽”成果,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28.67%,贫困乡镇发生率降至57.69%,顺利完成了省州规定的目标任务。在2014年省委省政府对全省50个贫困县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我县获得第四名,在全州获得了重点县扶贫工作一等奖。

杨朝伟:罗甸地处石漠化较为严重的麻山腹地,是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虽然我们取得了扶贫攻坚阶段性成绩,但罗甸仍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全县34.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69%,全县贫困人口接近三分之一,是黔南州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我们仍然面临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增收难、返贫几率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困难。这些困难,是今后我们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我们更加重视,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杨朝伟:宁德扶贫开发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贫困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没有干劲,最怕的是安于现状、穷得自在、苦等苦熬。在长期的扶贫攻坚战役中,罗甸人主动作为,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为贵州反贫困做出了榜样。而今,我们要继续弘扬大关精神,再次点燃新一代罗甸人克难而进、再创辉煌的激情。

古人云:“有志事易,无志事难。知难不畏,绝壁可攀。”我们将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始终把“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做到同步小康一个民族不能少、一个乡镇不能少,决不拖全国、全省、全州扶贫开发、同步小康的后腿。

杨朝伟:在长期的扶贫攻坚战役中,罗甸人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我们要继续弘扬大关精神,再次点燃新一代罗甸人克难而进、再创辉煌的激情。图为受访者(中)深入基层慰问困难群众。(班方智/摄)

谋定而动

杨朝伟:省委、省政府已把我县列为2015年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这是我县扶贫工作的新起点、新机遇。结合罗甸实际,我们制定了统揽全县扶贫工作的《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大力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即: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青年就业、教育培训、农村党建、文化建设、金融改革、社会帮扶、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十大扶贫工程”),提出到2016年底,花两年时间全县减少贫困人口5.3万人以上,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以上,实现全县面上“减贫摘帽”目标。

我们将以“十大扶贫工程”抓手,以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项目为依托,以“六个到村到户”为纽带,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减贫摘帽”目标,努力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杨朝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是同步小康的“短板”,要想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三农”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要下大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罗甸县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向桂西北山区与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达20℃,有“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是贵州省蔬菜、水果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纳香、火龙果和珍贵林地生产基地,“罗甸火龙果”、“罗甸艾纳香”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先后获得国家菜篮子产品生产先进县、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柑橘优质生产基地县等荣誉。

去年,省委书记赵克志视察罗甸,作出了“坐山养山、靠山吃山”、“遵循山地经济规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指示,我们按照赵克志书记的指示,依托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山地资源,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建设山地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县的目标,提出打造贵州山地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县,大力发展“菜、果、药、渔、茶、林”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蔬菜、火龙果、脐橙、艾纳香、茶叶、经济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扩大规模。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市场营销为手段,按照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重塑罗甸农业新辉煌。

顺势而为

杨朝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我们将开展到村、到户贫困现状调查,做到精准识别。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构建全县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对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针对其不同贫困成因,量身定做针对性强、方式各异、效果明显的帮扶措施,通过扶贫搬迁、发展产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方式,助其脱贫;对因病、因残、年老体弱等完全丧失或缺乏劳动能力且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对象,由民政部门作为重点保障对象按照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保障措施,实现兜底保障。同时,建立规范化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使稳定脱贫的扶贫对象及时退出,让返贫对象及时得到扶持。

杨朝伟:我们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我任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四家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各镇乡、县直各部门同样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

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出台了《罗甸县乡镇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对扶贫开发工作成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挪用、截留扶贫资金的,一经发现,从重从严处理;进一步完善民生特派员工作制度,重点查找民生项目资金监管中存在的违纪违规行为,着力解决好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对贫困户实行“86543”结对帮扶办法,即:一名正县级领导至少结对帮扶8户困难群众,一名副县级领导至少结对帮扶6户困难群众,一名实职正科级领导至少帮扶5户困难群众,一名副科级领导至少结对帮扶4户困难群众,一般干部至少结对帮扶3户困难群众。确保每户贫困村都有一个帮扶责任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脱贫致富责任人,确保贫困对象帮扶工作全覆盖。

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上下同欲,誓啃扶贫攻坚“硬骨头”,才能完成既定目标。

(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罗甸小康贫困人口
我家的小康
罗甸玉“悬案”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相约红水河
罗甸县委离退局开展“党员在身边·暖冬行动”
贵州罗甸火龙果、独山盐酸菜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