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智慧增长

2015-06-12吴永亮

中学课程资源 2015年5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方法策略

吴永亮

摘 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程从知识体系的构造看,具有三维立体、可变可改、不定向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师应利用通用技术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慧增长。教师可以通过多门学科相互交融、多种知识穿插并行、理论与实际相互补充、课堂实验尝试探索、信息技术引入运用等方面去丰富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工具管理能力等,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慧增长。

关键词:通用技术 智慧增长 方法策略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科学、懂科学,能够用科学的思维理念处理问题。作为一门新课程,它不同于传统学科对某一领域知识的专一性与聚焦性,而是多学科,多角度,高度综合的课程。从知识体系的构造来讲,它是三维立体的,可变可改的,不定向发展的学科。因此,它对学生的智慧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教师应当充分认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并不断地学习和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一、多门学科相互交融——思维丰富

教师仔细阅览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的教材目录就可以发现:三年的教学课程涵盖了基础的技术与设计、电子控制技术、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及其设计等不同行业的各种知识。课程虽然分为必修与选修,但不同板块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这体现了苏教版通用技术课程的最显著特点——多学科,同时也启示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去丰富学生的思维,重视在教学中进行多门学科的相互交融。“多门学科相互交融”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应过分局限,而应在学科之间相互借鉴。例如,在开展选修六《高中服装及其设计》章节时,其中一个教学内容是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衣服。一方面,衣服的设计离不开对人体生理学相关理论的掌握,只有符合身体构造与穿着需要的,才是实用的服装,而不是仅供欣赏的装饰品;另一方面,衣服的设计除了最原始的手工草图绘画外,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也开始运用相关的设计软件,而这部分知识在最开始的必修一与必修二中已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跨学科教学法。由此可见,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丰富学生思维对促进学生智慧增长的必要性。

二、多种知识穿插并行——眼界开阔

多门学科相互交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多种知识穿插并行,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眼界。以必修一《高中技术与设计1》第一单元中的《技术的性质》为例,在助听器的发明这一案例分析中,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研究并了解现代的助听器,就不难发现:助听器的设计涉及了人体工程学(助听器要适合耳朵的内部构造并符合听力特点)、材料学(助听器选用的材料要合理地兼顾功能、成本、安全、耐用等作为经济消费品所具有的基本属性)、美学(助听器的外形构造应符合大众的审美观,让使用者愉快地接受并使用)、声学(助听器应具备微小型扩音设备的基本属性)、结构学(助听器内麦克风、音量开关、电池、放大器、耳钩等零件的分布)、电力学(助听器内集成电路放大器的设计)、数字技术学(现代助听器应用了数字方式来处理信号)等学科。这一案例反映出,多种知识穿插并行的通用技术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多样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启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创设学习氛围,探究教学方法,以开拓学生眼界,增长学生智慧。

三、理论与实际相互补充——知识转化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中实践与理论的相互补充,一方面指的是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指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并优化理论知识,它强调的是知识的转化能力。教师可以借助通用技术这门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智能培养。以必修二《高中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为例,这一单元向我们简单介绍了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及其设计与优化方法。“流程”这一主题乍看很抽象,但实际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流程:从最初的学习目标树立,学习计划拟定,到中期的学习计划执行(这一阶段还可以再深入到课前预习,课中听讲,课后作业等),到后期的学习效果审视。部分学生在没有接触“流程”这一概念时,可能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都基于模仿其他同学进行,实际上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流程才能真正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学习完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梳理自己的学习流程,查找其中的问题,在优化改进后按照新的学习流程执行,以某一个时间点(如一个单元或一个月等)为阶段来对比流程优化前后的学习效果。通过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认知,而且还切实体会到理论知识的价值。这一知识转化的能力对学生的自学、自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智慧增长的加速剂。

四、课堂实验尝试探索——动手操作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有不少实验操作,不论学生单纯地观看教师操作或观看视频资料操作,还是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其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这也是提升学生智慧的一个表现。以选修五《家政与生活技术》为例,该模块介绍了相关保健方法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如教材中介绍的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救护方法等。虽然教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不少急救知识与救护方法,但教师仍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通过技能竞赛或话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实际操练不同紧急情况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脉复苏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布置一项课外作业:让学生以某个时间段为周期(如一周内)观察并检查家庭成员的基本身体情况,如血压、脉搏、心跳等是否正常,特别关注老年人是否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此来制作一份家庭成员健康报告,鼓励学生持续关注家人身体状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检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加速知识转化能力的提升,以促进学生智慧的增长。

五、信息技术引入运用——工具管理

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引入与运用常常被教师与学生“误解”。这里的“误解”指的是教师与学生虽然懂得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蕴含的另一种重要智慧——工具管理即多媒体工具、互联网技术和时间管理等,其中时间管理的意义尤为重要。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面对繁重的作业时,如何恰当地管理好时间,兼顾好学习、娱乐与休息就成了考验学生学习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在开展选修课时,有不少内容都需要学生在课下去查找资料,那么通过哪个网站,如何在海量资料中搜索出自己需要的资料,如何保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等都离不开学生工具管理的思维方式。因此,工具管理,特别是“时间管理”这一软能力也应当受到教师与学生的足够关注与重视,由此才能保证学生的智慧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到更快速的增长。

从学科的名称上看,“高中通用技术”的核心在于“技术”,它既是以技术为内容,又是以技术为载体的学科;“通用”又强调了其技术并不是针对某个领域的或某项技术的,它是经常用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从这两个关键词不难发现,教师与学生应站在广泛角度上去思考、认知、学习、掌握这门课程。这也说明“技术”不仅局限于实际可操作的某种方法,还包括思维上的理论认知,更包含了在不断积累中所得到的技巧经验。教师在利用通用技术教学来促进学生智慧增长时,应当从多角度切入,通过多门学科相互交融、多种知识穿插并行、理论与实际相互补充、课堂实验尝试探索、信息技术引入与运用等方面去丰富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工具管理能力,由此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并促进学生的智慧增长,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成长。

参考文献

[1]顾建军.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通用技术[S].江苏:江苏省出版社,2013.

[2]张建华.论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J].发明与创新,2010(4).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方法策略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通用技术课教学结合浅析
高中通用技术教育中的困惑及对策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