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蓝”“APEC蓝”如何变成“永久蓝”?
2015-06-12
求学·素材版 2015年5期
“两会蓝”:2015年3月初,两会召开期间,北京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空气质量优。良好的天气状况及空气质量让一个新词“两会蓝”诞生了。
代价:“两会蓝”的背后是这样一组数字:市长签下军令状,北京治理PM2.5投入高达7600亿元;58家重点企业实现停产,切断污染源;41家重点企业降低生产负荷,减少30%以上排放;30%公务用车在重污染日停驶;淘汰18万辆老旧机动车……
“APEC蓝”: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及周边5省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显效,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六城区的空气接近一级优水平。天空也逐渐变蓝,被市民称为“APEC蓝”。
代价:APEC期间,华北有6万多家工业以及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工地被停工。北京、河北、天津等地至少17个城市汽车限行。通过停产限产,大气污染物减排总量就达1341吨,靠工地停工又削减污染物2702吨……
评:“两会蓝”“APEC蓝”以巨大的经济代价才换得晴空万里,临时抱佛脚的功效令人惊愕。可见,雾霾并非不可治,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加大整治力度,蓝天便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若是一味地“治标不治本”,终得不偿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