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产业发展历史演进及政策效应测度实证研究

2015-06-12林立达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福建省制造业

□林立达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福建省首次提出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由区域性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依托现有新区和园区在粤、津、闽特定区域再增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显然,作为海西经济区的核心主体区,从海西经济区到福建自贸园区的提出,福建省享有了显著的制度比较优势。在地理空间上,作为毗邻中国台湾,连接长、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空间节点,福建省同时也享有显著的区位比较优势。实践表明,这些制度比较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对促进福建省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空间依存度提供重要的制度基础和区位保障。但福建省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如同其它地区一样面临着产业结构固化、产业资源区域竞争、产业政策趋同和效应递减、产业增长速度放缓等问题,为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产业经济新增长点成为福建省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压力。

近年来,许多学者就福建省产业发展问题给予了关注和研究。蔡勇志(2014)从欧美“再工业化”角度探讨了福建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提出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做强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增加对外资的磁吸效应等具体措施。[1]林晶,吴赐联(2014)对福建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测度,并以此提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立足主导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承接台湾服务业转移等具体措施来实现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2]武力超,郑甘澍(2014)利用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了ECFA对福建省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动态预测。[3]衣长军,杜銮燕(2013)从FDI角度研究了福建省产业发展问题,认为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对FDI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4]林民书,张志民(2008)研究表明,外向型经济特征限制了广东向周边地区产业扩散的能力,福建与广东在产业发展上存在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在竞争合作过程中福建要逐步与广东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形成福建自身产业特色,在特定领域形成联合竞争优势。[5]综观主流文献容易发现,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福建省产业发展问题,得出了许多可借鉴意义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但是,主流文献没有对福建省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和结构效应给予实证测度;对福建省产业发展的空间依存关系和经济联系度,对产业发展的历史演进及其演进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的也相对不足,相关文献较少。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6],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研究福建省产业发展历史演进、产业发展空间关联和产业发展政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福建省主导优势产业的历史演进及其演进特征

地区产业发展不仅依赖于产业资源投入数量的增加和产业资源质量的改进,而且还依赖于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合理化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实践表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演化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演进遵循其内在规律,也将呈现出其特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一)福建省主导优势产业的历史演进

根据工业化发展阶段理论,工业化通常需经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五个发展阶段。[7]虽然工业化各个发展阶段不可随意逾越,但却可以缩短其演进时间。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合理化就是遵循这一演进规律,沿着低级向高级发展阶段路径不断演进,并以此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建国后的60多年来,福建省产业结构不断实现高级化和合理化,成为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产业结构基础。数据显示,1952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91%:19.01%:15.08%,到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演变为36.06%:42.47%:21.47%,再到2013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又演变为8.89%:52%:39.1%,福建省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三、一的结构特征。就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来看,上世纪70年末,福建省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开始超过第一产业,实现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规模日趋扩大,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但是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均超过第三产业,截止2013年福建省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于第三产业12.9个百分点。因此,依据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产业特征,福建省当前经济发展应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样第二产业仍居第一位,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成为福建省的主导优势产业,第三产业逐年上升,但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截止2013年福建省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下降至8.89%。

在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成为地区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和核心产业。随着福建省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演进,工业的重心逐渐由基础产业向高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业演变,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制造业也随之不断演进变化。如表1所示,2013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包括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占到了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61.26%,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位于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之首,占到了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10.28%。

表1 福建省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拉动率和贡献率

(二)福建省产业发展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

虽然福建省产业发展已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但是福建省产业发展在工业化进程过程中也呈现出其特有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受制于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历史基础的约束,福建省中间需求率较高的基础产业和深加工度、附加值高的重工业发展规模偏小,产业之间关联程度特别是空间关联程度不高,区域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融合性不强。例如,中间产品型的农业、煤炭业、金属采矿业、石油及天然气等基础产业的发展规模偏小,不处于产业价值链环节的高端位置。

第二,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新兴产业并存,但传统制造业所占比例偏大。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在近十年来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除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被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所替代外,2004年的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仍然是2013年的主导优势制造业,但这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中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轻工业占福建省制造业规模偏大。数据显示,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四大传统轻工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27.39%,占前十大主导优势制造业的77.8%,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产业工业化的深化,增加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压力。

第三,低加工和低附加值传统制造业的行业拉动和行业贡献作用逐年下降,部分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业的行业拉动和行业贡献作用也日趋增强。除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的行业贡献率逐年增强外,其它传统制造业的行业拉动率和行业贡献率都表现为逐年降低,而且少数传统制造业的行业拉动率和行业贡献率下降幅度很大。如图1所示,相对于2004年,2013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行业拉动率和行业贡献率分别下降了3.58%和7.50%,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了2.47%和6.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了3.24%和4.18%,虽然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的行业贡献率增加了2.28%,但它的行业拉动率却下降了0.95%。在传统制造业行业拉动率和贡献率下降的同时,部分基础产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的行业拉动率和贡献率开始提高。图1也显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行业贡献率增加了2.33%,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行业拉动率和行业贡献率分别增加了1.42%和6.9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增加了1.42%和6.93%,医药制造业分别增加了0.10%和1.08%,化学纤维制造业分别增加了0.82%和4.86%,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分别增加了0.76%和5.92%。显然,福建省在维持和稳定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重工业和基础产业演进,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产业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

三、福建省产业发展空间经济关联度测度

图1 福建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拉动率与贡献率比较分析

产业发展需要一定空间基础,并在这一空间基础上通过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形成不可分割的产业关联。产业发展实践表明,产业的空间选择和定位除了受区位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禀赋影响外,还受地理空间位置的影响。地理空间位置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地区产业空间辐射扩散的空间路径选择。由此,地理空间相邻和“相邻之相邻”的空间特征对产业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由此形成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依存,并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和增强区域产业空间经济关联程度。

基于福建省产业发展历史演进及其演进特征,为了更有效地测度福建省产业发展空间经济依存度,剖析福建省产业发展的地理空间基础和产业辐射扩散的空间关联程度,现以福建省九个地级市为基础借助空间权重模型建立相邻空间地理权重矩阵。根据空间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首先选择相邻空间地理权重矩阵(SWM∶Spactial Weight Matrix)模型,分析福建省产业发展的地理空间联系。相邻空间地理权重矩阵模型设置标准如下:

由模型设定标准可知,相邻空间地理权重矩阵属于的主对角元素为零空间权重矩阵。根据福建省九个地级市的空间相邻特征,构建福建省产业发展的空间地理权重,并可知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宁德市、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的空间相邻节点分别为3个、2个、6个、2个、5个、2个、4个、3个、3个,累计30个空间节点,其中泉州市和福州市的空间相邻节点最多,分别为6个和5个。另有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省经济规模为21759.64亿元,其中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宁德市、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分别占福建省经济规模的10.28%、13.87%、23.98% 、6.17% 、21.50% 、5.69% 、6.79% 、5.08% 、6.80%,泉州市和福州市两地经济规模占福建省经济规模的45.48%。显然,无论从地理空间相邻节点还是经济规模角度来看,福州市和泉州市两地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优势和经济优势。

空间相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但事实上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联系才是产业发展关键。为了克服空间权重仅依赖于地理相邻空间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在考虑地理空间相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地级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权重。为此,在相邻空间地理权重矩阵模型的基础上设立新的空间经济权重矩阵(见表2)。这样,空间经济权重矩阵一方面考虑到了空间相邻的地理特征;另一方面考虑到了各地区的经济权重和空间经济关联程度,从而更有效地反映福建省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基础。

表2 福建省九个地级市的空间经济权重矩阵

基于空间经济权重矩阵,借助MATLAB7.0可绘制一阶空间经济联系矩阵图示(见图2)和二阶空间经济联系矩阵图示(见图3),其中一阶空间经济联系矩阵图示反映的是各地区地理空间直接相邻条件下经济联系空间特征,而二阶空间经济联系矩阵图示反映的是各地区地理空间“相邻之相邻”条件下的经济联系空间特征。比较图2和图3容易发现,一阶空间经济联系矩阵图示是稀疏的,而如果实现相邻之相邻,二阶空间经济联系矩阵使得空间经济联系更趋紧密,稀疏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和缓解。

福建省产业发展空间经济关联度测度结果表明,空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增强福建省产业关联度和实现产业空间合理布局的空间经济基础。在经济新常态下,福建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合理化空间布局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实现。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福建省区域内各地区产业空间的合理化布局。这样,一方面需加快传统产业由福建省沿海地级市向非沿海地级市转移;另一方面需加快福建省中心城市产业向周边地区的空间转移。同时,要充分利用福州市和泉州市的经济优势和空间相邻节点优势,发挥这些地区产业的辐射扩散效应,从而增强福建省各地区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为扩大产业的空间关联度,就应该利用“相邻之相邻”的地理空间优势,按照相邻之相邻的空间节点和辐射扩散路径实现产业的跨地区空间关联,进而促进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延伸。

四、福建省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产业技术水平、产业关联程度和产业价值链、产业结构特征等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区域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支出、地区经济社会环境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影响因素。为更有效地分析福建省产业发展的政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截距和斜率参数变动的虚拟变量回归模型。[8]

图2 福建省地级市一阶空间经济权重

图3 福建省地级市二阶空间经济权重

(一)虚拟变量模型的设置

截矩和斜率参数变动的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回归模型,可设定如下:

设Xj1表示为系数变动的第j段内p个回归自变量观测值矩阵 (nj×p),Xj2表示为常系数变量观测值矩阵 (nj×(k-p)),β1=(β2,……,βp),β2=(βp+1,……,βk),δ=(δ2,……,δp)表示估计参数分块,Di为虚拟变量,j1、j2分别表示为n1×1和n2×1向量。这样,通过计量分析就可得到参数估计量。

依据截距和参数斜率可变的虚拟变量模型理论,结合研究需要设立福建省产业政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虚拟变量回归模型。由此,模型设计如下:

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它代表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取对数形式。解释变量包括X2,X3,X4,X5,X6,它们分别代表福建省产业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财政支出、出口规模、重工业拉动率、第二产业所占比例。这里,X2-X6五个解释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技术、政府财政政策、经济开放程度、工业化程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且X2-X4解释变量取对数形式。D为虚拟变量,且在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出之前D=0,在2004年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出之后,虚拟变量D=1。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依据数据的可获性和研究的现实需要,这里选择1987-2013年期间相关数据,并借助E-views6.0软件对福建省截距和斜率参数可变虚拟回归模型参数进行估计。

模型回归结果一:不存在政策效应

模型型回归结果二:存在政策效应

海西经济区作为一项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促进海西经济区特别是福建省区域经济利益特别是产业经济利益的形成和发展,承接台湾产业空间转移,实现区域产业空间合理化布局,推动产业价值链空间延伸提供了制度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制度激励效果。还有,实施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可以加快海西经济区(福建省)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以及周边内在腹地的经济互联,加快推进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性资源自由流通和交易,加快形成区域性商品和要素市场。这样,通过海西经济区政策的实施及其政策效应的发挥,福建省逐步形成了符合其自身发展阶段和禀赋的产业结构。

通过比较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出前后虚拟变量模型回归结果,发现截距差异系数δ1和斜率差异系数δ2、δ3在统计意义上均为显著,且截距和斜率差异显著。(1)截距差异。模型截距项系数由政策提出之前的-4.714提高到当前的-1.338。也就是说,模型截距位置向上移动了3.376个单位。(2)斜率差异。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和财政支出变量对工业增加值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政策效应。回归结果显示,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变量的估计参数由政策提出之前的-0.17增加到现在的0.664,显然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激励产业科技活动的开展,增加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支持,加快产业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从而维持和保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变量的估计参数由政策提出之前的1.120降低至0.025,这一变化说明了财政支出对产业发展存在正效应,但是同时也说明财政支出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力不大,且具有强的约束性。所以无论是截距差异还是斜率差,模型都表现出明显的政策效应。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通常以间接的方式对产业发展施加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一方面通过政策的传导间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其本身对产业发展施加直接影响。(1)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作为反映产业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通过增加产业技术研发支出,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加速产业技术产业化。回归结果显示,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变量在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提出后对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0.664,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2)政府财政支出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政府一方面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品投资和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等方面财政支出,夯实产业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设立专项财政支出对特定产业如新兴产业提供财政扶植或补贴,或者直接进行产业投资的方式来影响产业发展。实践表明,财政支出对改善产业发展环境进而影响产业发展的效果是长期性的、非显性的,而且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市场而不是政府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变量对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0.025,也就是说,财政支出每增加1%,工业增加值增加仅为0.025%,显然,政府的财政支出对产业发展虽然有正效应,但其作用力是微小的。(3)福建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毗邻我国台湾地区,作为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地区节点,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优势。回归结果表明,出口规模变量对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为0.204,远大于财政支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4)福建省目前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成为福建省的主导核心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演进对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对工业增加值的系数估计为5.733。但是由于福建省传统制造业所占比重偏高,而且传统主导优势产业如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属于轻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产业附加值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福建省产业结构表现出轻工业和重工业并重,比重偏高的传统轻工业制约了福建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福建省工业高级化(重工业化)程度不高,回归结果显示,重工业对福建省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显著,重工业拉动率对工业增加值的系数为-0.003。

五、结束语

实证分析表明,福建省产业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和现代新兴产业并存发展,且传统轻工制造业产业规模偏重,产业空间经济关联度偏弱,福建省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制度效应。据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培育福建省新的产业增长点以实现其经济稳健发展,首先,需在积极培育和发展现代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推动传统轻工制造业结构优化。通过传统制造业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实现福建省产业价值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延伸和拓展,破除产业价值链长期处于低附加值产业链环节上的 “锁定”现象。选择在传统轻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断衍生新兴产业并培育成为现代新兴战略性产业。其次,加快福建省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完善,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如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区域性金融服务业、要素和商品物流业的发展。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服务化、信息化,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福建省新的产业增长点。再者,充分发挥厦门和福州两个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辐射扩散效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互联互通,增强各地级市及其市县地区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逐步形成区域性经济利益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产业价值链的空间延伸和空间融合。最后,逐步改善福建省产业发展的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区位优势和传统制度优势如经济特区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争取新的政策制度优势如自贸园区、区域性金融改革等政策,加快闽台产业承对接和跨区域产业融合,在区位和政策制度优势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符合福建省产业资源禀赋且具有区域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

[1]蔡勇志:《欧美“再工业化”背景下福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第3期。

[2]林晶,吴赐联:《福建产业结构升级测度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期。

[3]武力超,郑甘澍:《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福建产业的动态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8期。

[4]衣长军,杜銮燕:《FDI对福建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视角》,《华侨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5]林民书,张志民:《地区间产业发展相互关系问题研究——以广东与福建产业发展为例》,《东南学术》2008年第1期。

[6]胡舒立:《新常态改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谈大趋势》,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年版。

[7]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8]朱建平,胡朝霞等:《高级计量经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福建省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