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探索

2015-06-12卢世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绘图读图图像

卢世妹��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地理教师应把读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让学生通过读图感悟地理事物和地理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114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地图和地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地理似“肉”,地图犹如“骨架”。学生只有把地理知识附在地图这副“骨架”上,通过地图形成清楚的地域概念,才能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图像图表材料一方面为教师讲解知识、演示地理原理、说明地理事物成因及地理分布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分布及变化规律提供了方便。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学好地理的钥匙——读图技能,使学生由熟悉地图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教材上的图像图表材料,诱导启发学生,培养他们读图的积极性

大多数刚刚进入七年级、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学科的学生对花花绿绿的《地理》课本和《地理地图册》充满了好奇,但是这时他们还没有读图、用图的意识,往往只是天马行空地提出疑问:为什么日月星辰会东升西落?我们这里会不会发生地震呢?如果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作用没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很多学生在做题时就会习惯“有图不用”,凭空想象,或无从下笔。这些都是读图、用图意识不强的表现。因此,教师要适时诱导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地图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图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所起的作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阅读地图的兴趣的问题,应该向学生多讲讲世界或中国的时事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例如: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若每次都让学生将这些事件的发生地点和地理背景在地图上圈出来,并稍作分析,这样地图就不是摆设,事件的四大要素之一——“地点”,总是可以落在地图上。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被激发,感觉到我们身边时时处处有地理。久而久之,“地图总是可以派上用场的”的意识也就容易建立了。

二、强化读图步骤的课堂教学及训练,培养学生读图好习惯

很多学生面对地图更多的是被地图的色彩所吸引,并没有真正读出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信息,这就需要教师从重视地图名称及图例入手,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都有其名称和标题,都说明了其要反映的主题内容。图例则有助于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拿八年级上册课本来说,中国版图反复出现,很多学生并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在读图之前先弄清地图名称。在地理中考中因读图习惯不良,漏读、误读图名或漏读、误读图例而导致失分的事例不胜枚举。例如,考我国的温度带,有些学生就把气候类型填上去,主要是因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与《我国的气候类型》两张图的结构有点相似。又如,讲到分层设色图,如果不看图例,学生就无法把等高线地形图立体化,地形地势的判别更是无从下手。所以养成看图首先读地图名称及图例的习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是有帮助的。教师要从教材入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学生拿到一幅地图,尽可能做到以下几步:一读图名,了解这是幅什么图;二读图例和注记,了解图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三读有无坐标轴,若有坐标轴,要看清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四读图表中表达了哪些地理信息。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这是提高读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三、注重图文结合,培养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1.图文结合。在教学中要将文字与图像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如讲授气候类型的分布、工业布局、耕地利用、行政区划、自然资源及地形区的分布等都必须有相应的地图,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看图,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2.以图析文。即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事实证明,图像信息比文字信息更容易记忆与展现。如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一节,涉及的知识点有山脉的走向及其分布,主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等,如果教师能边讲解边画示意图,学生边听边模仿进行转绘练习,久而久之,学生脑海中就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幅幅相关图像,借图析文、借图忆文,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大有益处。

3.以文释图。即将图像内容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经过认真思考,用地理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实现图与文的转换。这是培养地理思维的最好方式。如在《中国的地形》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先说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如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名称、位置、地表形态特征;再让学生在图上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规律;最后再分析讨论地势对气候、河流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之,图文结合是使用地图、学好地理,使“地”与“理”统一起来的重要一步,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地理技能水平

绘图是动手操作的环节,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目前地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绘图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 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加强绘图训练。

1.利用板图教学。教学中除了充分运用各种挂图、投影图以外,还要经常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并引导学生跟着一起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随手画图的好习惯。图示顺序和讲解同步进行,画完讲完,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如“经纬网”相关问题是初中地理难点问题,很多学生空间想象力达不到这节内容所要求的水平,若能将经纬网问题尽量化简到横平竖直的网格,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了。最后再让学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练习。教师要适时予以引导、肯定和鼓励,只要坚持下去,通过不断地训练,学生就会尝到学习地理的甜头,不光提高了绘图的技能,而且还养成了使用图形语言的好习惯。

2.让学生用白纸描图。简单的轮廓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反映地理特征的地图可让学生亲手绘制,如画《中国地形图》、《世界海陆分布图》、《长江、黄河水系图》等。复杂的地图可让学生用白纸描下来,然后再把主要城市、地形、河流、工业区等要素绘制在图上。

五、强化学生填图能力,提高学生用图水平

进行填图的规范化训练,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填图训练的方式应多样,充分利用地图册或填充图册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形成在地图上定方向、识比例、量距离、会注记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立体空间概念,加深对地理事物因果特征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样经常性的自主训练,有意无意地将一幅幅图像输入存储到学生的大脑中,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还能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用好地理图像,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把读图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绘图读图图像
叮咚鸟
A、B两点漂流记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绘图机器人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编辑部的故事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