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心理部分内容教学更入心的探究
2015-06-12孙敏�オ�
孙敏�オ�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心理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叙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教学中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落实和具体实施要求,提高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品质课程价值认同内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79
一、心理部分的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心理部分课程内容分布和渗透于“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个板块24个具体课程内容中。“成长中的我”共有14个内容,其中“认识自我”这一主题共分七个教学内容点:前两点是基础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悦纳自己在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中间三点是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压力,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能力;最后两点是延伸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这七个教学内容点知情意行统合,并针对初中生的实际问题由知到行逐步推进。“自尊自强”这一主题从“成长中的我”的视角提出七个教学内容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第三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选择,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七个教学内容点层层深入,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养成自省自立的生活态度的过程中,成为自我负责的人。此外,“我与他人和集体”部分主要有三个内容,渗透在“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有七个内容。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浪潮以及资讯时代、网络时代、消费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价值目标与道德信仰容易陷入模糊化、虚幻化的境地。一个人能否适应挑战,心理素质异常重要。
学生处在人生的过渡阶段,心理上具有变化大、周期短的特点,而且充满了依赖与独立、幼稚与成熟等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的学习内容,希望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形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程,愈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材中融入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课堂,在促进和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起到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可能性
思想品德课在课程目标、内容设置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较初中其他学科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在课程目标方面,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思想品德课更加重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其次,在内容设置方面,思想品德课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再次,在评价方式上,思想品德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易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而非知识的生成与落实,学生也更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能最大限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教学中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落实
(一)心理部分的教材内容遵循原则
1.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思想品德具有知识的形态,同时也需要个体的言行表现,心理部分内容的学习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践行。进行实践教育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自主建构与社会建构的统一。
2.引导教育和自我教育并重。健康的心理品质需要引导,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他们自觉成长的过程。只有建立在自觉自律基础上的心理品质才是稳定的,才能实现思想品德的自我生长。
3.说理教育和体验教育相结合。心理部分教学内容对实践操作方面的设计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活动设计的作用,创造一定的现实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从而领悟思想品德的理论认识,将学习内容作为自己的生活追求”。
(二)心理部分的教材内容实施注意点
1.优化课堂心理环境,提高课堂实效。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既要准确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也要激活教材,超越教材。
3.重视开发课程资源,尤其是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
下面,就以本人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中的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说开去。
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的设计是基于前测所反映出学生在意志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开课前,笔者先后在南京市金陵汇文中学、南京市第十七中学以及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三个学校的十多个班级进行了前测。经过前测,较为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了学生意志品质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使教学有效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教与学活动。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上存在误区,行动上有不足,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就全书地位而言,本课承前启后,既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心理品质提供精神支持,也为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提供信念支撑。课程实施的前两周下发《我的意志训练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进行意志磨砺的实践,并做好过程性材料收集与整理。
“课前暖场”环节,呈现配乐视频——“磨砺意志,我们在行动”。素材均来自学生意志训练实验中的过程性材料,直观反映学生磨炼坚强意志的各种不同做法。主体教学环节为“我有我方法——探究磨炼坚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将学生所选择的生活题材划分为“生活能力提升行动”“体育锻炼类话题探讨”“交往能力挑战行动”“才艺能力提升行动”“学习能力提升行动”五个方面的话题。教学中,有学生上台展示、有家长寄语呈现,有现场采访,有话题拓展等,大家共同分享和交流各自磨砺坚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
从教学设计看,《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一课属于体验式教学,通过课前完成《意志训练实验方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意志训练实验。这样的处理方式,使课标中“感受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一空洞的思品知识具有情感,使情感在生动的过程和方法中变得鲜活真切,让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有效协整”。归纳起来,本课充分体现了心理部分内容实施的以下要求。
四、心理部分内容实施的具体要求
1.面向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基础
陶行知明确提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们看到,《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课中“锅碗瓢盆交响乐,盛饭洗碗家务活”这一环节,很好体现了心理部分内容面向生活实际,以生活为基础这一特点。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依循以生活为基础的人本路线,要求我们在心理部分内容实施中要回归学生生活世界,以学生生活的逻辑来设计、组织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呈现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努力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或抽象或说教的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所谓的健康心理。
2.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上述课例还很好关注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从家长寄语、话题拓展、现场采访等环节不难看出,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实施,时刻关怀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主张德育应回到个体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
心理教育被视为一种精神成长的过程,而非脱离生命体的外在束缚,关怀生命的德育发展方向。只有准确把握学生个体不同的发展状况,思想品德课才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也才具有生命力和实效性。
3.体现思品学科课程价值
思想品德课程属于综合课程之列,侧重于初中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初中学生的生活。本课例最大亮点是让课程回归初中学生的生活,尤其注重课程对初中学生成长的意义。整节课教学设计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个人意义”,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引导着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提升,帮助初中学生在生活中成长。
4.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旨在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德育课程。课例中无论是“生活能力提升行动”,还是“体育锻炼类话题探讨”,都准确把握了思品课程的德育性。事实上思品课的根本目的,不就是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吗?失去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心理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了。
课堂最后的总结,学生感言、家长寄语和教师寄语可谓是精彩纷呈,使课标中“感受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这一书面知识与学生的生命主体相融合,教学很好地为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服务。这启发我们,作为思品教师要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需要。
5.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是心理部分内容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则课例既有真实的交流和互动,又有心理的触动。事实上,心理知识原本就不是靠推理获取和形成,而是靠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确认——也就是通过亲切可信的情感和心理感受来传递和生成的。思品教学要善于以生活为过程和手段,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开展亲历性体验活动,努力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教师要努力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或者让学生主动走出课堂,引导学生在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感知和体验、探究与思考、创造和评价,从中感悟生活真谛,领悟怎样对待和处理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总之,心理部分课程内容的实施,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注重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突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真实而具体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触动心灵,最终促进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的认同和内化,形成健康心理。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