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元收藏中的“袁大头”效应
2015-06-11雄风
雄风
笔者收藏钱币多年,这几年发现存在一种现象,无论收藏的主题是古钱、纸钞、金银币还是其他金融票券、金银锭饼之类等,几个币友聚在一起时,闲聊的话题中总离不开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以下简称“袁大头”)。似乎只要是玩钱币的,如果手中没有几个袁大头,就算不上真正的钱币收藏家,就像集邮者一样,收集的邮票再多,没有1枚1980年的生肖猴票,那么集邮收藏就没有到位,这可能就是集邮的“金猴”效应,而钱币收藏者缺了“袁大头”,怎么感觉都不是味。
那么,我们不妨分析一下,1枚8分面值的“庚申年”猴票,26×31毫米的纸质印刷品,发行量470多万枚,從发行到现在仅35年,市场价高达1.1万元,而一枚民国三年(1914)26.6克的面额1元的银币,从发行到现在有101年,市场价才700元左右,同样是流通的东西,其价值的效应,归根结底作用是反映在民意上,民意的认可表现在对心仪物的背景上。“庚申年”猴票,源于其是生肖邮票的龙头,以及它的设计、雕刻等出自三大名家,再加上时间短人们容易了解背景,一经炒作马上被社会认可。那么与其相差近65年的“袁大头”几乎隔了两代人,当代人对它的背景知晓度肯定没有“庚申年”猴票的优势效应。笔者在这里介绍下“袁大头”的市场价格变迁。
1914年推出的国币条例,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货币,而在银元的种类上“袁大头”版最多,都是以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其中民国三年版的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民国八、九、十年版的为“中华民国X年造”,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字样,后几种上方分别有“每二枚当一圆”、“每伍枚当一圆”和“每十枚当一圆”的字样。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90.4%、84.5%、80.4%和82.5%。还有不少其他人物、地方的不同版和外国的贸易银元。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无法持续,且国内的货币发行更加杂乱不堪。1935年,国民政府再次实行货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后又加上了中国农民银行),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法币急剧贬值,从而彻底崩溃。由于法币急剧贬值,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又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0.22217克),但是金元券膨胀速度比法币更快,10个月上涨170万倍,各地的市场纷纷拒用。这时候,民间工商贸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交易结算,国民政府迫于无奈,于是仍使用银本位币制,发行银元钞券,视同银元。
解放后,为稳定市场经济,政府统一了本位币制,禁止银元作为货币交易,对民间银元通过按人民币比例兑换,并从重打击了黑市交易,从而稳定了人民币的市场流通。“袁大头”壹圆银元,上世纪80年代初的银行兑换比例先后为2元、2.5元、5元,市场价大概是15元—20元一枚。因那时人民的收入水平低,连其他钱币如古钱、铜元,市场价都十分便宜,很多普通古钱、铜元仅1角钱左右一枚。加之古玩市场初始时,钱币收藏爱好者不多,而多数又倾于古铜钱类,对银元的普及程度很低,有交易的地方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并且是混迹于邮票、电话卡、古玩杂品的摊位之中,袁大头银元远不是收藏爱好者十分关注的东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邮币卡市场在1995年前后兴起高潮,袁大头银元也上升到了40元—55元一枚的价位,比10多年前涨了几倍,仍然还是处于不被看好的位置。到2000年初,袁大头银元逐步被人们重视,市场价上升到了80元一枚左右。随着邮币卡作为投资物的转化,一批新的钱币爱好者逐步加入进来,这个时期,袁大头版别的研究成果、史料和经济价值也得到了社会认可。袁大头银元的行情,到2007年前后稳定提高到180元一枚左右。
而当进入2008至2011年市场高峰时期,钱币市场也是一片火爆,袁大头银元当起了排头兵,180元一枚很快变成300元一枚,当时很多人还惊呼市场进入了不正常的状态。哪知到2008年以后,山西、山东等省的煤老板和房地产商人,通过各种方式大量收购银元进行窖藏,只要是真品,有多少要多少。延续到2011年秋,袁大头银元在一片惊呼声中,奋力挺到了600元一枚左右。而随着社会对钱币收藏的认识加深,认为老银元既有史料性又有礼品属性,社会上的人普遍看好,一下子又蹿到1000元一枚左右。这种对“袁大头”银元的器重效应,致使“袁大头”银元成为了钱币市场的老品种的风向标,目前价格仍稳定在600元—700元一枚之间。
“袁大头”银元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同时,它又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很多持有者都惜售,市场货源相对少。今后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以“袁大头”为代表的中国银元,有可能还会在收藏投资领域中产生新一轮的上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