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三味书屋”

2015-06-11姜泽平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百草园情感

姜泽平

【摘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体验,除了相关背景资料的了解外,还不能忽略读者、教者所处时代主流价值观,及其个体思想情感对文本解读的影响。对文中百草园部分的理解历来基本无异议,对文中三味书屋部分的理解,受时代政治思想影响差异很大。在新时代更关注人文关怀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少了很多禁忌,思想更解放、更自由,因而也就更能接触到文本的真实,走近真实的作者。赏读中“揭露和批判”因素逐渐淡出,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知识的主题更突出。

【主题词】三味书屋  思想情感  理解和体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3修订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课)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3.”,对这篇课文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提供了三种参考说法: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要求学生“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是编者设计的阅读、教学这篇文章,从整体上把握的终极目标要求。对这个有“框框”限制的开放题设置的本身我不想置喙,只想结合课文内容及所见相关研究资料谈谈对这些“说法”的拙见。

一.从背景资料和读者所处时代解读本文的思想情感

我们阅读或者教学一篇文章,了解或者介绍相关背景资料,比如作者的主要价值取向,创作时特殊的遭遇,社会背景等等,是有助于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的。但是,我们还不能忽略读者、教者所处时代主流价值观,及其个体思想情感对文本解读的影响。在我作为学生、老师的相当长的时期,人们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思想情感的理解都是以“①”为唯一答案的,推想其原因,也许是一方面,鲁迅是一个反封建战士,其文章便篇篇表达出反封建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在我作为学生以及当老师前期相当长的那些岁月,社会上左的思想泛滥,對作者及其作品不顾及其思想情感的丰富性,标签式地简单化理解,反正不犯政治错误,这既是思想上的惰性,也是政治上狡黠的自保。

第“②”种说法,则是左的政治环境已经消除,而人们开始在思想意识领域反思时的冰水熔融状态下的产物。一方面,对本文中“三味书屋” 的几个细节的“反封建”信息产生了质疑;另一方面,又对鲁迅先生“反封建的精神”从本文中“消失”心有不甘,就找了一个折中,用“表示不满”替换“揭露和批判”,那意思很清楚,鲁迅处处都在关注着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毒害。这使我想起了北京军区一位下级军官的遭遇: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一句“国民党时期是美国佬欺压我们,现在是苏联老大哥骑在我们头上”,被定性为反革命分子,军事法庭判刑六个月,逐出军队。八十年代初平反书定性为“思想落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政治环境所影响的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往往是滞后的。当然,人们由对成见的质疑引起的新的思考又是多么宝贵啊!

第“③”种说法,是在新时期更关注人文关怀的社会背景下得出的看法。此时,人们少了很多禁忌,思想更解放、更自由,因而也就更能接触到文本的真实,走近真实的作者,因而就有了这第三种“说法”。

对于这篇文章,很多代的的读者、教者,对第一部分都喜爱有加,理解无异议。这里,仅就第二部分相关信息作一梳理、探究。

二.“三味书屋”几个细节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一是其陈设,作者特别突出的是匾下“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松鹿图”。其用意,我想应该是介绍当时绍兴一带独特的文化氛围,这就像小说《社戏》介绍江南水乡平桥村,《孔乙己》介绍鲁镇一样。查相关资料,画中“梅花鹿”与清代科考的“梅花榜”有一定联系:清代绍兴一带,科考发布录取榜单时,每一榜50名,写成一幅由人名编织的圆形梅花图案——即被称之为“梅花榜”或“梅花图”。之所以要构成这种图案,同“松鹿图”中的“梅花鹿”相仿佛,是寓有象征意义的——“鹿”者,“禄”也。考试发榜是“梅花榜”,“松鹿图”中的“鹿”是“梅花鹿”——可见,“梅花”也是那时绍兴读书人美好愿望的象征。

树下伏鹿,妙用谐音,寓书下自有福禄的意思。“三味书屋”郑重悬挂此画,不仅仅是书屋主人思想体系的标志,更体现出绍兴一带突出的文化氛围。其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和美好期许蕴于其中:倘真诚地拜伏古书下,就可望登上“梅花榜”,获取高官厚禄了。这就很有一点我读初中时,老师对我们一群农村娃励志的味道:认不认真读书,关系着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问题。于是,怀揣着“吃皇粮,穿皮鞋”的梦想,我们这些整日吃红薯就泡菜的农村娃,很多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晚上伴着昏黄的煤油灯,苦读到一两点钟也是常事。甚至有人为了考上中师中专,反复地改了年龄,三年初中硬是读了八年,青黑着胡子跟我们十四五岁的孩子一起熬着。“福禄”也好,“皇粮、皮鞋”也好,不过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具体形式罢了,撇开其形式的东西,我们看到一种改变命运的执着的强烈愿望,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当时老师对我们的劝勉,是比不上这无字的“松鹿图”雅致的。

其次,“我”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先生以“不知道”拒答。 “我”幽怨地以为先生像其他大人一样“不愿回答”,就像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述说的遭遇那样。有人把本节内容与课文第八自然段,“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进行对比,认为私塾教育压制学生求知欲,以为表现了我对封建教育的不满。事实上,第八段“我”所问捕鸟之道,是在探讨当前所学,且闰土之父与其关系特殊,当然有此教授情景出现,而本节“我”是在“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这个尴尬的时机,向要求“最严厉”的先生问与当堂无关的问题,不遭拒答才怪。

那么,“我”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因此而招致挫伤呢?“我就只读书”是否就是负气呢?实际情况是,“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此有了神速的进步! “告诉我,你都记住了什么,我就能告诉你,你是个什么人(王晓春)”。很显然,“我”渴切的求问,遭遇先生拒答,而且明显地,先生生气了。引发了“我”内心对与《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的同样经历的情感体验重现。但正像我迟到被先生批评,在课桌上刻下“早”字那样,我很可能是意识到了先生拒答,甚至生气的原因:“我”在上了生书下来的时候,问了与当堂内容无关的东西,先生可能认为我上生书不认真了。不管“我”是否认真了,那一定是犯了“瓜田李下”之嫌的,所以责任在自己。于是,“我”便只读书,老师也就改变了对“我”的看法。事实上,这件事除了促成“我”专注学习外,并没有“压抑”住“我”的求知欲,“我”仍然读了很多书。

所以说,“我”幽怨的情感体验,并不能说是“我”对封建教育压制学生求知欲的不满,作者不过是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我们看到先生要求的严厉,书塾教育跟百草园的散漫自在不一样罢了。

第三.师生共读一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应是私塾教育采复式教育模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学内容不同。事实上,鲁迅进入三味书屋算是“带艺投师”的。十二岁的他,已在自家“台门里”读过几年书了。他不可能再重复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之类的文字了。从内容看,孩子们读的内容很显然分属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也就是说,在三味书屋的孩子们虽在同一屋子里,却属于不同的“年级”,这在古代私塾教育中应该是普遍现象吧。蒙学阶段的孩子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不但不会感到难懂,反而会感到有趣。至于说,像“鲁迅”这样十二岁以上的孩子读一点《论语》之类的课程,我想也不算是为难他们吧?这样的内容怎么就被指责为晦涩难懂了呢?如果对孩子进行“仁”的教育,在那个时代叫做“晦涩难懂”,“封建糟粕”,那我們现在的课程中的《论语》学习又叫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倡导学“国学”呢?

至于“先生自己也读书”,一是陶醉其中。老先生这种美读毫无疑义地是领略了文中旨趣,禁不住吟诵起来。对此,我不能说它是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但在客观上它给学生的恰恰是一种动其心魄的感染和示范,毫无一丝的酸腐。“我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 ,疑心者,由先生读书的状态推测也,且自己还未品读也,而“我”心向往之这种心理却显露无遗了。试想像一下,如果我们现在的老师也这样有美读的爱好,且以自己的美读,去感染学生,学生能不对我们的课程感兴趣吗?魏巍笔下的蔡芸芝老师用了唱歌一样的声音教孩子们读诗,不是让魏巍日后爱上了文学,成为了著名作家吗?

二是先生读的文章,“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语出清代武进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这篇赋描写唐末军阀李克用攻克邢州后,在三垂岗设宴庆贺的情况。先生通过有声的语言演绎出的“诗书滋味”——对建奇功,立大业的英雄的倾慕,胸中的豪情在诵读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我们不但看不出有何糟粕,反而从其中受到美文美情的熏陶。而“我”连当时先生读书加在句中的语气词“呢”“噫”“嗬”,先生读到末尾声音的颤动都一一清晰的记得,不正说明先生读书给我感染很深吗。

经过这样的梳理,我们赫然发现,尽管三味书屋与散漫自在的百草园不同,但“我”同样对它充满了深深的情感。

三.结论

百草园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因为对于儿时的‘我,那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是一个自由嬉戏的场所。在那里,‘我的心灵不受任何的约束、任何的限制,所有的感官都自由活动着,外部的世界和心灵的世界进行着畅通无阻的交流,因而在‘我的心灵中,世界是美丽的,是魅力无穷的。”但这样的生活不可能是“我”生活的全部,进书房接受教育是“我”成长的一个必然阶段。俗语说“男规书房,女规绣楼”。一个“规”字,告诉我们三味书屋的生活不可能有百草园的学龄前那种自在了。人类社会的礼仪、行为准则,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化积淀,都不能幻想以“自在”就能学得的。《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的形象,不过是社会人在束缚中对“自由”的怀念罢了。人的成长历程,可以说就是在对“自由”的依恋中,一步三回头地向有束缚的社会人成长的过程。

因此,三味书屋是“我”人生另一个值得记忆的场所,在那里有“我”成长的一段可追忆的经历。在那里,有严而不厉、宽容的先生,顽皮的同学;更有严于自律,学业精进的“我”。因为此,在“他日仰看流云时” ,它才“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百草园情感
学校里的“百草园”
三味书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