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散文教学
2015-06-11符育
符育
一、关于散文
1、散文的概念
首先对散文做一下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散文的注释:(1)指不讲究韵律的文章(区别于“韵文”)(2)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随笔、特写等。
2、散文的特点
由以上各家对散文所持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最根本的特点。
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征理解:《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上说,散文的“形”指的是散文的外在形式。散文的“神”指的是散文的主题。“神”蕴含于“形”,“形”表现了“神”。
3、散文的分类
根据中学教材中所选散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把散文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三大类。
(1)记叙性散文
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如鲁迅的《藤野先生》等。偏重于叙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等,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朱自清的《背影》等。偏重于写景的散文,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
(2)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春》、冰心的《荷叶母亲》。
(3) 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议论散文重于理智,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小思的《蝉》等。
二、研究散文的“形散神聚”对于散文教学的意义
1、散文教学现状
目前,中学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概括如下:
(1)务实的利用
将完整的散文大卸八块,分割成各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练习,忽视散文的完整性。自新课标颁布后,有的散文教学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重人文,而忽视字词的教学。或者说抛开文本,把文本当作引子,同样背离了散文教学的要求。
如把《五柳先生传》教成了《陶渊明先生传》,把《散步》教成了记叙文,寻找“六要素”成了教学中心
(2)教条的分析
将散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混为一谈,而不考虑散文自身的特色。学生学了若干年散文,不知散文是怎么回事,散文的特点应该是什么,应该从散文中学些什么。
(3)片面的理解
把“形散神聚”理解为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散文都表现重大的主题的。
如《羚羊木雕》人物分析:
万芳——重友谊、宽容
爸爸妈妈——重财轻义
“我”——胆小、软弱
如《孔雀东南飞》人物分析:
刘兰芝——焦仲卿——焦母——
(4)主体的忽略
课堂上只注重与时代背景联系,忽视作家自身的因素,特别是个人情感因素,只看表面,不深入到作家的内心去体会。
如《背影》:交通法規教育
《斑羚飞渡》:学习老羚羊的奉献精神……
2、抓住散文“形散神聚”的基本特征进行散文教学的意义
(1)可把握散文的完整性
进行散文教学,一定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应做到“形”“神”兼顾,而不能单独挑出若干所谓精彩片段分成几个知识点来分析。
(2)可把握散文的特殊性
散文的“形散神聚”使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直接切入文体自身所特有的特征及其内在规定性,加以概括论证。(3)可把握散文的情感性
在教学中应对散文作者作深入的了解,准确把握作者的主体情感,作者独特的体验,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
如《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围绕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进行散文教学的依据
(一)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对于中学阶段的阅读要求:能较熟练的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从新课标对于中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可以看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使散文教学成为达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
(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好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的特点。散文除具备以上几点,还有它自身的特色,教学时需加以突出,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并借此渗透人文性教育。具体分析如下:
1、取材广泛
散文在取材上非常广泛。世界有多大,散文的范围就有多大。取材的广泛性使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散文作品,体验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感情,从中感悟大千世界。
2、形式灵活
散文的结构形式灵活自然。既可使学生通过分析,把握作品主旨,并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同时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如何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来阐述见解、抒发感情,并能带点文采。
3、散而不乱
散文虽从内容和形式上看起来很散,很自由,却让人感觉主题明确、散而不乱也就是说散文的创作要有序,“序”即散文的“文眼”。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抓住文眼进行散文教学,可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四、如何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来组织散文教学
根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主要通过以“形”悟“神”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1、以“形”悟“神”的两个基本方法:
(1)、抓文眼,把握课文主旨
“文眼”即凸显作者的情思揭示散文主旨的语句。出现在篇首,如朱自清的《背影》,开头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在篇末,如《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放在中间。如《行道树》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2)、重体验,领悟文中情思
前面提到散文的“形”是外在的,而“神”是内在的,既然是内在的,就必须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揣摩、体会,以求准确把握。特别是有些散文表达情感比较含蓄,更需联系学过的课文,启发、调动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知识积累,与作品零距离接触,设身处地去体验,去理解作者,领悟作品的主旨,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去理解作品言外之意。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丁声树
[2]《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周红莉
[3]《巴金散文集》
[4]《朱自清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