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两道化学平衡的复习题
2015-06-11陈宗芳
陈宗芳
题(一) 如图所示:A中有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先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关闭开关K,再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起始时A、B的体积都为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都开始发生如下反应:
X(g)+Y(g) 2Z(g)+W(g),
反应达到平衡(Ⅰ)时,A的体积1.2aL,
则请回答下述问题:
(1)A中X的转化率α(X)A为 ;
(2)A、B中X的转化率比较:α(X)A α(X)B(填“>”“<”或“=”);
(3)打开K后,保持恒温度不变,在达到平衡(Ⅱ)时,A点体积约为 (用a的代数式,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解析:从题给信息可知:A容器进行的反应过程是恒温恒压的过程,而B容器进行的反应达到平衡过程是恒温恒容的情况。
第(1)问答案设计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T、P相同时,则 = 分析如下:
A容器:X(g)+Y(g) 2Z(g)+W(g)
n始/mol 1 1 0 0
n变/mol b b 2b b
n平/mol 1-b 1-b 2b b
则有: =
即得 =
解之得b=0.4mol
则α(X)A= ×100%=40%
第(2)问答案分析:该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气体体积扩大的反应,且B容器中充入气体初始总量是A容器中的初始总量的2倍。如果B容器中也是在恒温恒压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则A、B两容器中平衡状态互为“等效平衡”,那么α(X)′B=α(X)A,但实际B容器中在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状态(Ⅰ)B;又因为该可逆反应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若平衡状态(Ⅰ)′B变为平衡状态(Ⅰ)B时,必须压缩容器的体积即增压过程,而增大压强,该平衡向左移动了,即增压不利于可逆反应,则α(X)B<α(X)′B=α(X)A
第(3)问答案涉及规律:恒温恒压下,如果反应物初始投入“物质的量”比相同时,达到平衡状态时两平衡互为“等效平衡”,会有“平衡浓度”“转化率”“平衡组合含量”相同,但“绝对量”不同。
分析如下,若打开开关K后,重新达到平衡(Ⅱ)相当于初始量投入3molX和3molY在恒温恒压达到平衡(Ⅱ)。因为A容器初始投入1molX和1molY达到平衡(Ⅰ)时,容器A的容积为1.2aL。按上述规律:则有 = (恒温恒压下)解之得V(总)=3.6aL因为固定容器B容器的容积为aL,那么可变容器A的容积在达到平衡状态(Ⅱ)时为3.6aL-aL=2.6aL(说明:V(总)代表A、B两容器的总容积)
题(二) 如图所示:当关闭开关K时,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
2X(g)+2Y(g) Z(g)+2W(g),△H<0
达到平衡(Ⅰ)时,V(B)平=0.8aL,
请回答下述问题:
(1)B中X的转化率α(X)B为 ;
(2)A中W和B中Z的物质的量比较:n(Z)B n(W)A(填“>”“<”或“=”);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Ⅱ)时,A和B的总体积为 (用a的代数式,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解析:题(二)与题(一),内容形式相似,但反应特点及容器的代号恰好相反,实质相同。A容器进行的反应是恒温恒容的反应,而B容器中进行反应的过程是恒温恒压的过程。注意投入初始量也相反。因此第(1)问分析如下:
B容器中:2X(g)+2Y(g) Z(g)+2W(g)
n始/mol 2 2 0 0
n變/mol 2b 2b b 2b
n平/mol 2-2b 2-2b b 2b
则有: =
即得 =
解之得b=0.8mol
则α(X)B= ×100%=80%
第(2)问答案分析:先假设A容器与B容器一样先进行恒温恒压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Ⅰ)′A时,此时A、B两容器平衡状态(Ⅰ)互为“等效平衡”,由于B容器中充入气体初始量是A容器中的初始量的2倍,则B容器Z、W平衡量是A容器中Z、W的平衡时物质的量的2倍,但由化学方程式可知,B容器中Z的平衡时物质的量与A容器中的W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Z)B平=n(W)′A平,但A容器中实际在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状态(Ⅰ)A;又因为该反应是气体总分子数减少的反应,达到平衡(Ⅰ)A时,体系总压强减小,若平衡状态(Ⅰ)′A变为平衡状态(Ⅰ)A,容器A容积必然扩大,即减压。对该反应的平衡来说,该平衡向左移动了,即减压不利于该反应,则n(Z)B平=n(W)′A平>n(W)A平
第(3)问答案分析:由于B容器中初始投入量2molX和2molY达到平衡(Ⅰ)时,V(B)=0.8aL,那么打开开关K后,相当于恒温恒压下3molX和3molY投入量达到平衡(Ⅱ)。按前述规律分析:此时容器A和B总体积为
=
解之得V(总)= ×0.8aL=1.2aL(说明:V(总)代表A、B两容器的总容积)
通过这两道相似的复习题的解析告诉同行,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的实质,即俗语:“换‘汤不换‘药”。
编辑 李建军